•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克孜尔石窟艺术——探寻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起点
...历程,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蓝峰 整理) ……更多
...山西古建筑打卡推荐、山西古建巡礼路线规划、山西文化遗产打卡等成为马蜂窝攻略群中的热议问题。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山西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古建大省。在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165处古建筑中...……更多
河床发现唐代菩萨半身像!龙门石窟考古上新
...们已经在伊河河道疏浚或旅游设施施工中,陆续发现4件文物,入藏龙门石窟研究院文物库房。接下来,我们会更多关注伊河河道的这些工程和疏浚,加强伊河龙门段的河道考古,期待有更多新的发现。”路伟表示,这些新发现...……更多
演出、展览、音乐节,成都青羊“五一”期间乐享不停!
...主题常设展“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和“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照常免费开放。而“风华万象:16-20世纪典藏珍品艺术展”共展出300余件16-20世纪的中外珍品,呈现中西...……更多
免签利好持续释放 河南入境游市场“暖意渐浓”加快复苏
大河网讯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3月27日,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16位来自泰国的游客神采奕奕,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中国中原之行。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沿着登山台阶一步步前行,旅游团来...……更多
支持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财政部下达资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务
...财政下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资金预算。2024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49.36亿元下达为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更多
非遗传承人于安君的青铜之路
...青铜器复仿制技艺也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代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让中国青铜器、甲骨文、书法、绘画、瓷器等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有些成为某些海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于安君始终...……更多
...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整体规划及文旅融合等相关工作都有重大意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编辑:曹静 ……更多
行走的课堂!学生走进洛阳龙门石窟,感受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
...石窟,作为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口与莫高、云冈石、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0月11日,“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正在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展出,众多文物保护“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通过考古现场、石窟...……更多
跟着悟空成长 一起欣赏大足瑰宝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这款游戏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1:1还原跟着悟空成长 一起欣赏大足瑰宝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大足石刻当大足石刻被1:1还原到游戏世界里,将是何样的景致?昨天,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表...……更多
更有情感,更接地气的“西湖表达”,《走近西湖》写了什么样的西湖
...新闻讯 西湖誉满天下。2011年6月24日,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这方诗意山水声名远扬。西湖何以独特?9月23日下午,《走近西湖》论文集发布会在西湖博物馆举行。《走近西湖》论文集发布现场 章然摄文章作者都与西...……更多
48批次2113件/组!这些“珍宝”终于回家
...,踏上归途。它们是意大利查获并于近期返还中国的56件文物艺术品中的一部分。经过入库、点交、鉴定等诸多程序后,11月9日,国家文物局向公众通报了这些珍宝归家的历程——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更多
...相关部门和沿线省份,持续完善相关规划政策体系,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研究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规划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出台黄河保护法,多部门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黄河文物保护...……更多
深入山东五城,“找寻齐鲁记忆”媒体采风行启动
鲁网10月11日讯为聚焦山东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绩,围绕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博物馆优化提升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等主题,10月10...……更多
...,突破了物理空间局限,“盘活”了丰富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资源,让敦煌艺术在牛首山可看、可读、可玩。 ……更多
苦等四年,山西终成“顶流”:旅游热度暴涨,能否火到十一黄金周?
...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长久以来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然而,在众多热门旅游省份中,山西的文旅产业似乎总是少了那么一份应有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如今,随着悟空横空出世,能...……更多
四川南江通报“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色”:正评估价值和损失
...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开展调查。2023年11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巴中市文物局专家进行现场查勘,并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已联系文物资质机构对摩崖造像价值及因涂抹造成的损失...……更多
...长刘玉伟说。报道介绍,科技与创意的加持,赋予了文化遗产全新生命力。数字技术弥补了文物天各一方的遗憾,天龙山石窟造像实现久违的“团圆”。在多方努力下,天龙山石窟完成11个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实现了大部...……更多
...为53875处。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国保单位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在5万余处保存下来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总量为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近半...……更多
...记者 冯雪玉)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文旅厅、内蒙古文物局发布了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更多
龙门石窟奉先寺保护工程入选2022十大文博年度影响力榜单
...保护工程。据了解,2022十大文博年度影响力榜单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文博圈协办,组织工作专班,组建由文博专家、资深媒体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团,主要从传播力、影响力角度遴选产生。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原名...……更多
横跨欧亚,飞越万里 “小而美”卢森堡文物精品展来了!
...物院,让中国人民也得以一览卢森堡的国宝级藏品和包罗万象的文化遗产。”米歇尔·波孚说,他非常期待本次展览能够让中国民众更真切地领略卢森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增进两国人民的情感,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观众在...……更多
11月22日在南京遇见博物馆开展
...富内涵。整个展览分为“古蜀觅踪”“敬事神明”“神国万象”“梦回古蜀”(光影大秀)四大单元,既有生产生活场景帮助观者了解三星堆文明丰饶的物质生活,也有“人神互通”的神圣祭祀和独特的神权信仰,生动地展现三...……更多
...有一番魅力。响堂山石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存16窟,大小造像4000余尊,并有大量石刻经,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的艺术宝库。策划:...……更多
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承办的太原市古建筑、石窟寺消防安全现场会,9月6日在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天龙寺广场举办,抓住《黑神话:悟空》让山西古建再次“破圈”契机,加强应急保障和服务设施维护,护航“...……更多
屋檐上的文脉 | “土”到极致的稷山大佛
...记录了寺院的历史变迁,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瑰宝,传承永继2013年5月,稷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大佛历史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保护...……更多
...副省长张敏对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让文化遗产活化起来。河南积极打造文化遗产展示的新场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能够活化利用起来。近年来,河南省重点打造的二里头夏都博物...……更多
推荐19个文保项目,新疆力促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新疆决定推荐龟兹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建设、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博格达片区保护展示等19个项目纳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启动“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更多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拂去历史尘埃,众多微笑的文物让中国与世界“面对面”绽放千载如一的笑容孩童的笑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1600多年前在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第133窟中动人的“东方微笑”令无数游客驻足这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切断日寇运输线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梁鸿山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说起山西的抗战史,就不得不谈到一条重要的铁路线——同蒲铁路,而今天我们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同蒲铁路沿线的阳曲县高村乡高村火车站一带
2025-07-29 07:03:00
孙佳睿五千年黄河浪涛里,一声“嗨哟”刺破风雨。这是先民脊梁抵住洪峰时的呐喊,是木桩砸进堤坝时的震颤,是纤绳勒进血肉的集体节拍
2025-07-29 07:41:00
央视《新闻周刊》近日关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蔡文在福州义无反顾下井救人的英勇事迹。
2025-07-28 23:43:00
山川同念,英魂永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越是生活平稳,越是缅怀英雄,崇拜英烈。何云、李林
2025-07-29 00:42:00
刘奕雅舒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间,每当晨曦穿透薄雾,总有一群身着红袄白裤的汉子,脚踏黄土,手持鼓槌,以排山倒海之势敲响一种叫“安塞腰鼓”的乐器
2025-07-28 11:41:00
晚唐诗人陆龟蒙一首题为《秘色越器》的七绝诗。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陆龟蒙
2025-07-28 11:59:00
湖羊,一只从北方 来到江南的绵羊
《初平牧羊图》“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天吃羊肉,也是一件美事,而在有关羊肉的佳肴中,“胡羊美无敌”。中国北方多绵羊
2025-07-28 11:59:00
大河网讯 7月25日,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根亲营的营员们走进洛阳,在龙门石窟、关林
2025-07-27 23:31:00
2025西泠春拍举槌拍卖,本次春拍包含27个专场,共有超过5000件艺术精品呈现。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黄宾虹诞辰160周年
2025-07-27 08:2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血战南化塘:中原突围的“生死之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烽火硝烟虽已远去,英雄壮举永载史册。79年前,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
2025-07-27 17:43:00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与“电”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常用汉字背后蕴藏的千年演变故事。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马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电”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025-07-27 14:43: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