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08 11: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社

微笑

——人类最美好的表情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

中国古谚云:笑一笑,十年少

西方人说: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拂去历史尘埃,众多微笑的文物

让中国与世界“面对面”

绽放千载如一的笑容

孩童的笑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始建于1600多年前

在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第133窟中

动人的“东方微笑”令无数游客驻足

这尊小沙弥造像高度不足一米

面目似十岁左右的孩童

宽袍大袖,略略颔首,双唇轻闭而嘴角上扬

一双细长凤眼满含天真笑意,尤为传神

有人说:看到这个孩子的笑容

什么烦恼都被治愈了

“慈母”的笑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麦积山石窟第44窟开凿于西魏时期

其中的主佛像骨肉匀停

薄唇小口,低眉浅笑

微微俯视观者,显得和蔼可亲、端庄安详

传说她是西魏武都王仿母亲皇后的形象所塑

难怪许多网友都说

她的笑容令人想起慈爱的母亲

会心一笑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同样是麦积山石窟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第121窟里

一位带发女弟子和一位光头小沙弥比肩而立

只见他们紧紧相依,似在窃窃私语

正为了什么事情会心而笑

充满青春活力与自然活泼的情感

网友:这不就是我和同学上课开小差

说悄悄话的样子吗?

有乐感的笑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瞧好了!咱这鼓打得又是个满堂彩!”

出土于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的

这尊东汉陶俳优俑

头戴巾帽,着裤,赤足,袒露上身

他左手执鼓,右手握拳,作执槌击鼓状

耸起肩膀,似乎正发力演奏到尽兴处

他右脚蹬踢,左脚蜷曲,仰面大笑

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体态令人捧腹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爱笑的“唐美丽”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我是唐朝姑娘,爱笑的我运气不会太差”

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唐三彩女立俑

面庞丰润,亭亭玉立

端庄、优雅,尽显大唐风华

眉目娟秀,下颌轻抬

仰望的姿态中蕴藏无尽风雅

笑意在她的嘴角绽放

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

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

隋代菩萨:笑容和今日穿搭最配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石观音菩萨立像

是隋代的艺术珍品

她珠圆玉润,眼眉低垂,嘴角上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穿搭”

头戴化佛冠,宝缯下垂

斜披络腋,颈佩项圈

帔带自双肩沿双臂自然垂下

又饰以手镯、璎珞

下身系贴体大裙,衣纹舒朗

……

如此华丽精致的衣饰

这位菩萨想必对自己的今日穿搭十分满意

才会展露如此自信舒心的笑容吧

笑观苍穹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这尊北宋素胎仰观瓷俑

身着圆领袍衫,腰系革带,双手持笏

脚穿软靴,右膝着地,左脚勾屈,仰望天空

面上浮现出一丝平和而带有理性意味的微笑

他是否仰观宇宙,参透了什么奥秘

而正暗自欣喜呢

微笑小狗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有人说,微笑是独属于人类的表情

那可不一定!

不信请看——小狗也会笑

这条来自宋代的素胎瓷狗

乖顺地伏趴在地上

前爪交叠,尾巴蜷曲于身侧

颈带项圈,双耳后折

最灵动的是,它居然咧开嘴“笑”着

似乎刚刚饱餐一顿,正在美滋滋地回味

快乐马驹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匹鞍马神采奕奕

仿佛是看到了美景,“笑”着嘶鸣

从它的眼眸中、笑意里

能够想象古代中国的美好

这份穿越时空的微笑

呼应着如今的中国盛景

中国微笑,千载如一

它们,彰显着中国人历久弥新的

从容、豁达与积极

传递着中国对世界

恒久的善意与憧憬

百闻不如一见丨穿越千年的“中国微笑”

监制:卫铁民

策划:谈昦玄、朱昊晨

文案:朱昊晨、张倩(实习生)

海报:谈昦玄、张倩(实习生)

记者:张文静、童芳、杨一苗、袁慧晶、郎兵兵、何问

编辑:谈昦玄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甘肃分社

新华社四川分社

新华社陕西分社

新华社江西分社

联合出品

学术支持

(按文物出场顺序排名)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四川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江西省博物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特别鸣谢

文物摄影师:桂昊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麦积山石窟:穿越千年的微笑造像
...国石窟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现有石窟寺近6000处。“在中国所有的石窟寺里,麦积山石窟保有的泥质塑像年代顺序最久远、最完整,绘塑技艺十分高超。”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介
2024-09-13 00:14:00
行走麦积山石窟,看佛陀一笑千年
...麦积山石窟就是一座雕塑的时空记忆体,记录了佛像进入中国后被时代赋予的美感,有西秦的强悍勇猛和北魏的骨感清秀,也有北周的丰腴圆润和隋唐的丰盈、夸耀、夺目,在先瘦后肥的潮流中历经
2023-09-16 08:11:00
千年壁画“活”了 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亮相武科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文君)当千年壁画遇见现代科技,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在武汉科技大学沁湖美术馆铺展开来。3月28日,“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正式启幕,1
2025-03-31 20:26:00
【小陇画报·303期】麦积山石窟:绝壁上的美丽佛国
...一重城,而天水最著名的当属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因形如麦垛而得名。石窟泥塑秀丽生动,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已有1
2024-10-17 16:36:00
中国式现代化 百闻不如一见(济宁篇)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登圣
2023-10-29 21:4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林平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6日 第 11 版)我来自柬埔寨,今年23岁,目前正在同济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知识产权法。在中国学习的这
2024-01-26 04:46:00
“渝”见大运 | “水花消失术” 百闻不如一见
...场响起了欢呼声,观众席上有人感叹:“水花消失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两人整齐漂亮的入水瞬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经历过各种国际大赛,如今的张家齐已经不似当年面对镜
2023-07-31 19:42:00
百闻不如一见|福宝的“亮相日记”
本文转自:新华社经过2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和适应期12日上午9点35分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幼儿园2号馆正式跟公众见面“福宝”出生于2020年7月是旅
2024-06-12 21:18:00
第一次说“百闻不如一见”的赵充国是谁?
大家都知道“百闻不如一见”是个成语,它是用来比喻即使听人说一百遍也不如亲自看一看,这说明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比听人汇报重要。那您知道吗,那个说“百闻不如一见”的人是谁?他就是汉代
2023-01-26 21: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