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了一泓碧水
...湖、巢湖等大型湖泊蓝藻集中治理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工程梅梁湖中央形似帆船的高压控藻井向外“伸出”三条粗壮的“链子”,对水面蓝藻进行拦截导流,将它们引至深井中。深井压力可以降低水面蓝藻...……更多
无锡梅梁湖“种”出一片生态绿,快来看看吧
初秋的梅梁湖景致秀丽,繁茂的水草在通透水面下随波摆动,这是记者12日在无锡梅梁湖东岸见到的一幕。5年来,从6万平方米到84.5万平方米,从试验区到示范区,太湖梅梁湖开放水域经人工种植水草打造的“水下森林”郁郁葱...……更多
...——全国首创的治藻新模式让无锡治太效能显著提升。在梅梁湖中央看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5个钢架结构“小房子”基本建成,每个“小房子”前有3条呈鸡爪型分布的围隔。“这是在锡研发的深井加压控藻平台,‘小房子’下...……更多
从根上治从源头控,由水到岸筑牢生态屏障
...030年,全省完成太湖生态清淤总量4059.6万立方米。无锡市梅梁湖湖面上,世界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首次投入使用,每日可稳定清淤5000立方米,并同步在船上实现淤泥压滤固化...……更多
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展开
...得明显成效,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7.8%。在太湖北部梅梁湖,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正在抓紧清理湖底淤泥。作为太湖治理的“主战场”,江苏省无锡市今年出台了总投资110亿元的水质改善三年行动方案,目前累计完成太湖无锡...……更多
多国记者看无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启示
...类水质,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也显著提升。今年3月,太湖梅梁湖湖面上,世界首创、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首次投入使用,每日可稳定清淤5000立方米,并同步在船上实现淤泥压滤固...……更多
美丽河湖,绘就人水和谐秀美华庄
...等措施,为河道水生态系统构建创造必要的生境。为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26条河道综合整治是华庄街道“美丽河湖”三年行动攻坚战标志性战役。为此,华庄街道强化硬措施,升级硬手段,优化水资源配置,积极开展小溪...……更多
无锡在绿水青山间书写“新答卷”
...优美的江南水乡,我感到舒心、幸福和自豪。”守护太湖碧水安澜是“国之大者”。今年,我市将着眼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下转第3版)无锡在绿水青山间书写“新答卷”(上接第1版)全面落实新一轮太湖治理“1+9”行动方...……更多
...入湖底,开始下穿竺山湖,到马山街道向东一路敷设穿越梅梁湖,“上岸”后从葛埭桥探入无锡经开区,一线“穿湖入路”、曲线通达将宜兴、马山、太湖新城串联在一起。自此,宜兴与无锡主城将“骨肉相连”。一条轨交线“...……更多
...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一北一南,蓝天碧水,可见可感地展现着“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今天,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惠及每一个人。...……更多
无锡版“山海经”如何唱?新春第一会里找答案~
...持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水到岸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把“太湖美”真正唱到每个人的心坎上。02立: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大“绿色动能”走进无锡格林美,一辆辆满载报...……更多
太湖美景让人沉醉,宜兴加大河湖治理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一曲脍炙人口的《太湖美》唱出来太湖美景让人沉醉,人们喜爱太湖深入心扉!5月29日,天蓝如洗,阳光明媚,参加“...……更多
...测的新阶段。张军毅解释说:“刚开始,我们主要是进行太湖蓝藻水华的人工巡视,太湖的藻类和理化指标主要依靠手工监测。”如今,卫星遥感、无人机、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浮标站等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面对太...……更多
...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当前环保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这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更多
...三角示范区3年来形成22项跨区域环保制度创新 ——共护一泓碧水,润泽一方百姓□ 本报记者 许海燕 作为一名“农民摄影师”,浙江嘉善姚庄镇的郁彩明最常去的拍摄地便是家门口的太浦河。一条太浦河,流经苏浙沪两省一市15...……更多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江苏省正在进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力争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太湖的生态环境发生质的变化,把太湖打造成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关于太湖治理,方伟说,2007年以来,我们省级财政...……更多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启用无人机智能机库
...直上云霄,10秒后已进入预设航线,开始第一次正式的“太湖巡测”。每年3—10月是太湖监测预警的关键时期,宜兴所在的西部沿岸则是备受关注的重点区域,以往主要以人工巡查为主,三伏天的烈日炎炎、梅雨季的风吹雨打都...……更多
...锡青少年水情教育校外实践示范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碧水锡韵”无锡水情教育品牌、形象标识及无锡首批水情教育精品研学线路——生态蠡湖线、科技治太线。水情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及实践手段,增进全社会对水情的认...……更多
...无锡治太投入均超过100亿元。“我们将更大力度守护太湖碧水安澜。”无锡市副市长马良说,将把太湖治理作为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聚焦入湖河道、西部湖区等重点区域,聚焦工业、生活、农业、湖体氮磷污染治理...……更多
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开工
3月7日,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开工。专为该工程设计的世界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投入使用,每日清淤达5000立方米,是传统装备的2—3倍,依托智能化系统仅需3人...……更多
我科研团队开发有效抑制蓝藻生长新材料
...南大学了解到,该校饶义剑教授团队经过对尾孢菌素抑制太湖蓝藻生长的持续深入研究,通过仿生设计开发了一种更加高效的抑藻材料。该方法为解决淡水湖水华问题,尤其是太湖的蓝藻暴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借...……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尹晓宇记者27日从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湖新一轮治理中,生态清淤力度加大。据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喻君杰介绍,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实施太湖清淤4000万...……更多
...尹晓宇记者从江苏省水利厅获悉,今年10月份以来,江苏太湖地区降雨持续偏少,太湖水位逐渐下降。综合分析天气形势、太湖水位变化趋势以及冬春季太湖地区供水形势,江苏及时商请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启动2023年冬季望...……更多
守青山叠翠 护碧水悠悠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守青山叠翠 护碧水悠悠——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贡献人大力量作者:本报记者 张文骁《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5日 05版)福建厦门筼筜湖景观。新华社发第十一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第四段赛况。新华...……更多
“太湖好一点了吗?”|两会问答·总书记的牵挂③
...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问起太湖治理情况:“太湖好一点了吗?”“没有蓝藻了吧?”蓝藻的生长与水质互为因果:水质越恶化,蓝藻越疯长;蓝藻愈泛滥,水质愈恶化。过去,太湖岸边分布着大大...……更多
无锡三名学生获得资格 参加亚洲青少年樱花科技交流项目
...慧、倪舒燕和孙菲阳3名学生共同完成的科技项目《无锡太湖蓝藻治理考察及调查》,在2024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国际交流项目冬令营终评展示中表现优异,获得参加今年4月份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青少年樱花科技交流项目”...……更多
...(记者秦华江)记者1日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太湖水质已达到国家总体方案、江苏省治太规划2025年目标,太湖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今年1至11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总磷浓度0.053毫克/升,总氮浓度1.08毫克/升...……更多
...、严惩破坏行为等一系列实招硬招,助力太湖实现“一池碧水”。2023年胡埭镇围绕“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等目标,全面提升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环境、景观绿化、人文底蕴和形象秩序水平,以绿为底,绘就了亮...……更多
江苏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成效背后:多部门齐抓共管,共护碧波万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太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2月2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成效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从现场获悉,2023年,太湖水质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连续16年实...……更多
守护一泓碧水 密云区冯家峪镇开展保山护水职工志愿服务活动
...家峪镇西庄子村开展“密云区志愿服务‘大篷车’‘守护一泓碧水’”职工志愿服务暨爱心捐赠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理发、义诊等服务,并捐赠健康用品等。活动现场,冯家峪镇向村民发出了《守护一泓碧水倡议》,号召村民...……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喜旺通过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
胶东在线2月21日讯 近期,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持续的创新发展,喜旺集团顺利通过山东省标准化协会的严格评审
2025-02-22 23:54:00
【观点摘登】刘亚品: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生态
数字社会建设不仅是技术革新的实践,更是新时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必须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平衡创新发展与规范治理
2025-02-23 00:53:00
【观点摘登】马一德: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系统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系统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形成激励和保护。现代科技创新不再是个体的单打独斗
2025-02-23 00:53:00
【观点摘登】张志勇: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优质普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
2025-02-23 00:53:00
【天眼调查】贵阳花溪河一河段水质堪忧、泾渭分明?生态环境部门:属于正常沉淀现象 现场抽检无异常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组接到群众反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养牛大沟沿线,长期有一股颜色异常的黄色污水流入花溪河,尤其是到了下雨天
2025-02-23 01:24:00
E法黔行|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调研组深入友谊社区,探索基层网络普法新路径
2025年2月21日下午,全国网络普法行调研组一行抵达贵阳市云岩区的友谊社区,开展了一场深入基层的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社区在网络普法工作中的实践与创新
2025-02-23 01:55:00
【天眼问政】“这种违停到底该怎么管”?小区周边违停乱象频发,居民生活受扰亟待有效管理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部分居民区周边道路的违停乱象,已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能够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2025-02-23 01:56:00
据《陕西日报》报道,2月21日,全省教育大会在西安召开。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2025-02-23 03:0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25上合云品 好品山东”电商直播活动持续升温——好物聚“云端”  消费添活力(弘扬“上海精神”
2025-02-23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台湾青年北京冰雪季系列活动举行——双奥之城 青春之约(两岸脉动)本报记者  施 芳 本报通讯员  王宇琦体验冰雪运动
2025-02-23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罗布央宗代表——提质改造完善交通网络(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本报记者 鲜 敢“实施好扎墨公路提质改造”
2025-02-23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李东浩委员——推动特色产业更好发展(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本报记者 刘以晴棕黄土地
2025-02-23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周培代表——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本报记者  张腾扬近期,全国人大代表
2025-02-23 05:44:00
擂响奋进鼓  提振精气神(文化中国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月22日,“春到万家”——2025年全国鼓王大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举办。来自10个省份的14支具有地方特色的锣鼓队同台竞技
2025-02-23 05: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王浩)水利部近日印发实施《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全面启动
2025-02-23 0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