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对张廷玉有多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16:37:00 来源:戏说三国

1750年,乾隆派兵去抄家,让80岁张廷玉交还当官50年得到的全部赏赐。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不知急流勇退,晚年被乾隆羞辱,郁郁而终。

雍正对张廷玉有多好?

清朝汉人做官,谁地位最高?答案是张廷玉,汉臣第一位配享太庙,也是唯一一位,这点让“半个圣人”曾国藩望尘莫及。

1700年,张廷玉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旋即在南书房值班,成为康熙的智囊团,备受重用,升任礼部侍郎。

1722年,雍正继位,对张廷玉更是宠爱有加。雍正的亲信,年羹尧、隆科多、李绂、李卫、田文镜都或多或少被批评,甚至囚禁而死,张廷玉、鄂尔泰则是例外,毫发无损。

康熙朝“九子夺嫡”斗争残酷,雍正严厉打击朋党,整顿吏治,张廷玉都能独善其身,堪称是官场的“不倒翁”。究其原因,张廷玉能力强悍,办事利索,且为人圆滑,不轻易选边站是关键。

雍正继位后,除了怡亲王十三爷胤祥,鄂尔泰、张廷玉最受重视,可惜两人关系不好,雍正也非常头疼。雍正对张廷玉究竟有多好呢?简要说4个例子。

第一、张廷玉身兼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一人兼任两个“尚书”,而且是至关紧要的部门,清朝史上并不多见,何况是汉人。吏部尚书,负责人事选拔,以及官员的考核。户部尚书,管理全国财政,都是核心要职。

此外,张廷玉是首席军机大臣,直到鄂尔泰从西南“改土归流”回来,雍正遵守祖宗“首崇满洲”政策,张廷玉才位居第二,排在鄂尔泰之下。首席军机大臣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二、雍正对张廷玉推心置腹,一日也离不开他,几乎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张廷玉回家“休假”,雍正就浑身难受,食不甘味,恨不得天天见到张廷玉,君臣关系很好,李世民、魏征都得自愧不如。

《历代名臣传》记载雍正的一份圣谕,如是说:“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没有分离过。我和你义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

第三,雍正遗诏,张廷玉不但是顾命大臣,而且可以配享太庙,这是臣子的最大殊荣。太庙,顾名思义,就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配享太庙的大臣,如果不是皇室宗亲且能力强悍,或者是具有“特殊”政绩,连门槛够不着,扫地的资格都没有。

雍正对张廷玉有多好?

从入关算起,清朝享国268年,配享太庙的有26人。其中,位于东配殿的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等宗亲14人。位于西配殿,则是张廷玉等12人,只有他一位是汉人,其余都是满蒙勋贵。

其四,雍正进行“秘密立储”,只有鄂尔泰、张廷玉看过副本。鉴于康熙“九子夺嫡”斗争之残酷,兄弟手足相残,雍正决定“秘密立储”,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皇帝驾崩时再拿出来,皇帝本人有副本。

传位诏书的副本,雍正就给两个人看过,鄂尔泰、张廷玉,可知他们在雍正心中的地位。1735年,雍正驾崩,大臣们苦于找不到副本核对,张廷玉却能准确说出副本所在位置,对乾隆有拥戴之功。

乾隆继位之初,对张廷玉确实很不错,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每次上朝都让人去搀扶,生怕他不慎摔倒,没了“国之栋梁”。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乾隆地位稳固,雍正遗留下来的“勋臣”到了退出政治舞台的时候。

张廷玉贪恋权位,不知道急流勇退,不在乾隆最重视他的时候主动上书归隐,而是继续留在军机处,这对皇帝而言不是好事。张廷玉混迹官场数十年,根深蒂固,乾隆岂能不担心呢?

1745年,鄂尔泰病逝,张廷玉也已经70岁了。张廷玉、鄂尔泰关系不好,斗了几十年,也总该结束了。但是,张廷玉没有辞职,乾隆很不高兴,便提拔年轻的讷亲(后来作战失误,被处死)为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还是第二。

讷亲,康熙“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孙子,才三十出头,年轻的小伙子。张廷玉年逾古稀,比讷亲大40岁,是爷爷一样的年纪。张廷玉排第二,明摆着是乾隆故意羞辱,但张廷玉却“不醒水”,又跟讷亲闹矛盾。

1748年,眼看乾隆对自己日益冷淡,张廷玉终于主动“辞职”,但乾隆以“配享太庙功臣不应退隐”为由,婉拒。1749年,张廷玉再次上书“辞职”,乾隆起初批准。但是,张廷玉“礼节”不到位,没有亲自入宫“辞谢”,而是派儿子去谢恩,乾隆很恼火,张廷玉被廷议治罪,没能辞职。

1750年,皇子永璜夭折,张廷玉第三次上奏要辞职。乾隆不高兴,拿着一份官员名单给张廷玉:“你看看他们,谁适合配享太庙?”张廷玉吓得一身冷汗,廷议废除爵位,取消配享太庙的资格,然后让他滚回老家。

雍正对张廷玉有多好?

张廷玉回家不久,他的女婿卷入吕留良案,且贪赃枉法,坑了老丈人。乾隆也不客气,直接派兵去张府抄家,后从轻发落,让张廷玉交出当官50年里得到的全部赏赐,活生生地羞辱一把。

1755年,张廷玉病逝,虚岁85。乾隆也算有良心,还是同意让他配享太庙,但张廷玉却带着“不能配享太庙”的遗憾而去。如果张廷玉急流勇退,在鄂尔泰病逝时,立刻告老还乡,也能活出尊严,完美收官。

参考书目:《清史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配享太庙荣誉的雍正宠臣——鄂尔泰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康熙晚年和雍正一朝的历史,也认识了更多的历史人物。但电视剧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也不可能塑造所有的人物,这里要说的这个人,在《雍正王朝》中一
2024-06-07 14:56:00
张廷玉晚年逼乾隆写保证书,抄家不配享太庙,乾隆:与鄂尔泰同罪
张廷玉,这位曾深受康熙和雍正器重的老臣,却在晚年与乾隆帝之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张廷玉竟然逼迫乾隆写下保证书,意图保障自己的家族安全。然而,乾隆的回应却是抄家并取消张廷玉的
2024-08-24 20:11:00
张廷玉为何被除去配享太庙的殊荣
提起清代的汉臣,就不得不提张廷玉。这位雍正的得力助手不仅为人处世堪称一流,更以杰出的能力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加封伯爵,成为一众汉臣的精神领袖。然而,雍正朝红得发紫的张廷玉却在乾隆时
2024-04-25 15:25:00
乾隆上台之后为何处处羞辱张廷玉
张廷玉,满清三朝元老,尽心辅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任各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位极人臣。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雍正曾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
2023-01-11 15:15:00
乾隆帝为何对张廷玉先重用后打压呢
...朝著名的汉人大臣,三朝老臣,发迹于康熙时期,受宠于雍正时期。到了乾隆时期可谓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身为雍正驾崩之际留下的顾命大臣之一,张廷玉在乾隆帝登基以后,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
2022-12-30 11:27:00
张廷玉的悲剧,源于冒犯了皇帝和他的皇权
...士,因谨慎干练、口风紧、记忆力强而获康熙提拔。到了雍正朝更是被皇帝大力重用以及视为肱骨--“虽是君臣,情同契友”。为了表彰张廷玉并示其宠信,雍正许下了让其“配享太庙”的承诺。
2023-04-17 09:22:00
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深受雍正器重
...巷。张廷玉是整个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人,深受雍正器重,晚年却被乾隆帝抄家,其地位之高可见一般。起初太庙中供奉的都是历代的皇帝,后来皇后和有功之臣也可以配享太庙。张廷玉是
2023-07-29 13:55:00
...侑大烝,可谓极心膂股肱之重矣。” 张廷玉在康熙与雍正执政时期均值南书房,官至礼部、户部尚书,授大学士等。张廷玉参与机要,积极参政议政。 多年来,他整治吏治,坚
2024-06-07 06:56:00
雍正的宠臣,乾隆为什么一个不留?
乾隆上台后,雍正的宠臣都怎么样了?几乎就是全军覆没。乾隆皇帝有一个特点,凡是他父亲雍正喜欢过的人,他上来之后都喜欢敲打敲打。咱们就看看雍正朝期间最主要的几个大臣:怡亲王胤祥、李卫
2024-09-02 11: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