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楼村的来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0 07: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在梁园区谢集镇西南1.9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董楼,又名董进士楼。对于名称来历,当地流传个故事。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村里有个董振远,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小伙子聪明伶俐,虎背熊腰,自幼习武,本领高强。嘉庆末年(1820年),朝廷开武科榜选将,董振远进京赴试。初试因坐骑失蹄,考场失利,榜上无名。主考官念其家境贫寒,又怜惜他武艺精湛,便将此事上奏皇帝,特许董振远再考一次。因是特许考试,嘉庆皇帝亲临考场,看董振远是否有真才实学。董振远二次进场考试,把平生所学,尽情展示。因心神专注,超常发挥,把十八般武艺演练得精彩绝伦。嘉庆帝见其功夫精湛,龙心大悦,亲赠御匾一块,上书“敕封御进士”。董振远因此成为“独榜进士”(御匾于1958年损毁)。

董振远金榜题名赴京做官后,曾回故地在村中建楼一幢。因此楼为名人所建,所以迅速广传乡里,该村也随之改称董楼,并延续至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致远家庭林场 詹楼村优质葡萄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左图:8月11日,梁园区致远家庭林场迎来省、市、区三级园林绿化部门的相关领导和苗林专家参观指导。多年来,农民李各民创办的致远农场致力于无絮杨苗林研究和培育,解决
2023-08-18 02:49:00
索绰罗氏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便是永琪最宠爱的女人。那么,这位索绰罗氏究竟是什么来历呢?索绰罗氏是清朝著名的包衣世家,主要分布在内务府正白旗包衣,这个家族以科举闻名于世,享有“四世五翰林”的美誉,索绰罗氏
2023-07-30 21:27:00
旧貌换新颜 美景惠民生
...上了城里的环境。”6月11日,带着孙子在村里凉亭玩耍的梁园区李庄镇朱楼村村民赵金花高兴地说。不仅是朱楼村村民,24岁的包村干部王者风,目睹并深刻感受到小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
2024-06-14 07:28:00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上海的弄堂,东西南北,横竖曲折,密如蜘网,大都有其来历,与科考有关的主要有三个。渡江路上有个状元巷。古时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2024-06-11 08:09:00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孙福集,位于商丘市梁园区西北部,过去曾叫孙庄,与山东隔河(旧黄河)相望。据传,在明朝初年,孙庄村东头住一大户人家,姓孙名亚山,外号孙霸天,家财万贯,骡马成群,良
2024-05-14 07:17:00
梁园区孙福集乡人居环境治理刷新乡村颜值
...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期,梁园区孙福集乡正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刷新乡村颜值,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着力解决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难点、堵点、痛
2024-01-24 01:58:00
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支招”玉米苗管理
...米起到缩节、控高、促进玉米增产……”7月11日,商丘市梁园区观堂镇农业技人员张玉峰在冯楼村南的一块玉米田地头,对身边的一位老大爷说。盛夏时节,正值玉米苗田间管理关键期,连日来
2023-07-11 10:10:00
咸丰皇帝之师杜受田生平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这家店取名曰杜店,据说这就是今滨州市滨城区杜店镇的来历。杜受田来到山东赈灾地点后,置暑湿于不顾,宵衣旰食,察民情,问疾苦,与山东布政使刘源灏、江宁布政使祁宿藻核定施赈章程,安
2023-01-14 12:40:00
和珅的贪腐之子,为何深得乾隆殷德,没有受到牵连
...腐之名路人皆知,但由于深得乾隆恩宠,谁也动不了他。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皇帝寿终正寝后第二天,和珅就被锒铛下狱。不到半个月时间,嘉庆就整理出和珅的20条罪状,还下令抄
2023-08-10 16: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