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文旅和鸣乘势起
——赖店镇新周村深耕“林中书香”底蕴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杳杳丛山拥万籁,汩汩清溪绕田来。”在仙游县赖店镇,有一个蕴藏“七彩仙石”的村——新周村。
这个村四周群山环抱,背靠大尖山天然绿色屏障,木兰溪支流柴桥头溪贯穿全村。古有“林中书香”之美誉,今有“花园新周”之蓝图。在党建引领下,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新周村徐徐展开。
民生工程赢民心
2021年换届以来,新周村遵循“党建引领、强村富民”思路,建构“123”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围绕“建好一套机制,理清两类资源,实现三个收益”总目标,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2年多来,新周村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制定村“双引”(产业招引、人才吸引)工作方案,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乡贤回归,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党群关系双收益、产业发展和村财壮大双收益、资源集约和人才培育双收益。
1月5日,新周村周宅组圆满水坝修复通过验收,可以灌溉200多亩农田。去年杜苏芮、海葵相继袭击该村,水渠、水坝均被大水冲毁。村党支部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筹措资金,修复长达1.8公里的堤岸。
“我们村‘两委’干部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伟杰说,顶店自然村有80多户300多人口,只有一条土路与外界连通,每逢雨天,土路泥泞,群众出行困难。民呼我应,村里想方设法修建了一条400多米水泥路。
赖店镇副镇长、党委组织委员林男介绍,2021年换届以来,该村党支部围绕民生需求,投资216万元新建道路2.4公里、健身活动广场4000平方米、公共视频84个、拦水坝2个。这些项目的实施,让村民们有了更多获得感。
盘活土地促共富
“发动乡贤回归,唤醒沉睡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摆在新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了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优势农业,新周村深化“党支部+基地”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闲置果地改造工作,以委托经营方式发包给茶叶种销大户,盘活土地资源30多亩,实现效益4000元/亩,扩大茶叶种植基地200多亩。郑伟杰说,实施这个县级土地开发项目,将新增耕地105亩,实现奖励收入130万元。
2年多来,新周村开展资源禀赋和人才潜能大起底、大摸排工作。全村共梳理专业技术、企业经管、党政等各类高级人才17人,耕地、山地、滩涂地、山塘水库等资源清单6项。
去年,郑伟杰带队多次赴福州、厦门、广西等地,联系本村在外的企业高管、专家教授等方面人才,吸引乡贤回乡投资。目前已引回项目1个,投资额1000万元。村里积极利用上级部门补助资金57万元入股,合作成立福建大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集中流转山地400多亩,退林还耕53亩,全村11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培育了熟练农业技术工人20多人。
“通过做大农业产业,改变了过去‘小散零碎’的面貌,使村民广泛参与村企、产业的生产运营,实现多渠道增收。”郑伟杰说。
优势赋能新蓝图
山林间多有遗存的古迹。新周村与东石村交界处广桥头有一座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木桥——“万寿桥”。清朝年间,村里了个武举人黄腾龙,其故居已被县风貌办挂牌保护。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石碑宫,一座建于明代的“马岭宫”,供奉妈祖、陈靖姑等,在促进闽台民间交流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马岭宫门前有一座3层古塔,以红砖垒砌,每块红砖都刻有“敬惜字纸”。古人重字之情,敬文之意,充盈字里行间。因此,新周被誉为“林中书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新周村文化遗产穿越时光,为乡村文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色。“林中书香”赋能“花园新周”,以文化之韵赋能青山绿水,是该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
“柴桥头溪带来丰沛的水源,灌溉两岸广袤的耕地、果园、茶田。”郑伟杰介绍,村里计划沿柴桥头溪上游两岸建设百亩“花园新周”综合性基地。
“花园新周”项目种植桔柚、文旦柚、脐橙等农作物,打造露营地、采摘园、研学基地及网红打卡点等多个功能区,开辟体验经济新路径。这个项目将从新周人“日见而不觉新”的自然风光、民俗建筑和传统美食等方面入手,聚焦人文历史、地方特产等要素,修缮并开放黄腾龙故居、兴周书院等历史遗迹,宣传和推广九条茶、香芋等本土特色农产品,利用东溪水库上游、木兰溪支流源头的区位优势,着力培育生态观光、美食品鉴等消费新业态。
“花园新周”项目涵盖休闲、养生、研学等多个领域,集“吃、住、行、游、购、娱、养、学”于一体,着力构筑多元化、个性化的特色乡村文旅品牌,使野趣与文韵交融、视觉享受与精神陶冶兼具,书写乡村发展新范式。
此外,“花园新周”正探索“党支部+基地+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引入第三方团队,依托股份制经济框架,利用农村合作社形式,致力于茶叶、果蔬等传统特色产业规模化,打造新周村农特产品专属品牌,形成多功能、新业态、高效益产业链的集成与延伸,激活山水生态、传统文脉优势,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花园新周’项目建设完工后,预计新增就业和创业岗位将惠及村民200多人。”林男说,新周村“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蓝图正逐步转化为现实。郑志忠 王祺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