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其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朱元璋从25岁加入起义军开始,到1368年称帝,其中经历了20几年的时间。在20几年的时间里,有一年,恐怕是朱元璋最难熬得一年,1361年,朱元璋受到3面强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面强敌分别是,上游的陈友谅,下游的张士诚,以及北方的元朝,这三个对手实力都比朱元璋强大,需要朱元璋做出决定。如果稍有差池,朱元璋领导的队伍,可能会全军覆没。上游的陈友谅在龙湾一战中,被朱元璋打败,陈友谅非常不甘心,一心想着报仇,于是陈友谅很快恢复元气,随时准备向朱元璋发起进攻,所以,朱元璋对于陈友谅一刻也不能放松。
至于下游的张士诚,意识摇摆不定,一时像元朝称臣,一时和陈友谅保持联系,准备向朱元璋发起攻击。虽然张士诚的兵力和朱元璋差不多,但是张士诚占据浙西富庶之地,想对付朱元璋,朱元璋也不能放松对张士诚的警惕。
北方的元朝军队在这一年,收复了山东省,这样一来,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就直接和元朝接触。元朝的统帅是察罕帖木儿(小说中倚天屠龙记赵梅的父亲),他面对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还没有打过败仗,这样一来,朱元璋的压力来了,自己做什么决定,关乎起义军的生死。
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朱元璋选择了妥协,准备向元朝投降,向他俯首称臣。朱元璋也是为了他们好,总比被消灭了好。这在朱元璋二十几年战斗生涯里,唯一一次动摇了投降的投降的念头,这时候的朱元璋手下有十几万大军,谋士名人也有,和他们比,也不差事。
但是将士和群臣的坚决反对,也使朱元璋对自己做的决定产生了怀疑,自己也不知道是降还是战,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给他写了一封信,此人叫叶兑,它是一个普通人,和刘伯温,宋濂等人是同乡,他听说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犹豫不决,于是自己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
信中的内容就是《武事一纲三目》,一纲就是不能投降元朝,他还建议朱元璋拿定都南京,拒绝向北面察罕帖木儿的招降,向南攻打张士诚,向占据温,台的方国珍联手,取浙江和福建两地,开括两广和江西,这样一来,进可以北伐,退守可以划江而固守。朱元璋如梦初醒,于是采纳了叶兑的建议。
在这一年里,朱元璋做了充足的准备,陈友谅也没有来进攻,张士诚也按兵不动,加上元朝内部斗争不断,元军的统帅察罕帖木儿去世,给朱元璋留下喘息的机会,在鄱阳湖战役中,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后来顺势灭掉了张士诚,统一天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