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韦倩 施绍根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2023年,贵州民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努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基本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福利、专项社会服务、支撑保障“六大体系”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民政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化、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作风整治“三大专项行动”,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发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积极贡献民政力量。
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 格外关注关爱关心困难群众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关注!”2023年12月21日,在黔东南州天柱县渡马镇龙盘村,80岁的独居老人欧阳接过工作人员送来的粮油和大米,一个劲儿地道谢。
连日来,为应对低温天气,天柱县提前进行防寒保暖工作安排,县民政局紧急采购、储备大米11万斤、食用油200桶、棉被200床,为困难群众送去防寒物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温暖过冬。
安全温暖过冬牵动千家万户。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在“早”字上下足功夫,早谋划、早研判、早准备、早行动,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众、“一老一小”,在迎战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磨砺初心。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我省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体目标,创建“大数据+”监测帮扶机制,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势,形成了横向汇集14部门23类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汇总合计302.4万余条低收入人口数据,具有“防漏”“防错”双向预警核查功能的动态监测系统,动态将符合条件的风险人群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强化主动发现,完善低收入人口“防漏”监测机制,将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和重病重残人员、高额医疗费用患者、重灾人员、失业人员等尚未享受救助待遇的人员全部列为预警线索。2023年平台共发出“防漏”预警信息8.4万余条,主动将6793人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着眼精准救助,完善低收入人口“防错”预警功能,将死亡人口、车辆、公积金、企业登记、房产、财政供养人员、婚姻、殡葬等数据汇聚作为“防错”监测预警比对数据源,通过线下入户核查,及时清理退出不再符合条件对象。2023年平台共发出“防错”预警信息7791条,动态将477名不再符合条件的预警人员退出低保,有效破解财产和隐性收入核查难问题。落实“民政兜”,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全省共将143.2万脱贫人口、36.4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开展“部门帮”,依规落实相应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强化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帮扶。动员“社会扶”,积极动员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我省各级民政部门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734元/月、6086元/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到1012元/月,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9.2万人、特困人员11.1万人,实施临时救助25.5万人次。
——通过规范救助管理工作流程、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探索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全面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进行再提标,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升至110元/月/人、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升至90元/月/人。截至目前共有37.8万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34.6万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省民政厅持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基础上增设“特殊保护”专章,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特殊保护立法依据;发布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务保障工作指引等3项地方性标准,实现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地方性标准零的突破;印发实施全省四类特殊未成年人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20余项,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体系。
我省连续五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800元、130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按照孤儿保障标准执行,将农村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分类施保金从20%提高到30%。“十四五”以来整合各类资金1.24亿元,加快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2023年,完成毕节市儿童福利院优化提质,加快六盘水市、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等4家区域性儿童福利院优化提质。下拨资金2500万元,支持各地新建534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全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全部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2023年联合公益机构实施“童伴计划”“善行贵州·益童乐园”“春晖守望”等村级儿童活动项目680余个,投入资金1.2亿元,惠及儿童868.5万人(次)。
更好履行基层社会治理职责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民政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政策落实靠基层、工作成效体现在基层,夯实基层基础尤为重要。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省民政厅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建立健全沟通联络机制,出台《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2023年以来,140余家全国性、东部省(市)社会组织深入贵州开展帮扶,61家全国性、东部省(市)社会组织和52家全省性社会组织与我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结对帮扶,5家全国性社会组织组团开展助力贵州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2023年全省共组织动员1000多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实施项目583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1.4亿元,惠及群众1000万余人次,有效助力了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民政厅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稳就业保就业系列决策部署。省民政厅对贵州工商职业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等省属13所民办高校4.8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分析汇总,组织引导30家重点行业领域社会组织搭建就业平台帮助毕业生就业。全省680家社会组织开展双选会、现场招聘会,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481场,帮助1万余人实现就业和见习服务。
为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创新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大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深化自治实践,不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做好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实验试点,形成榕江“榕易谈”、纳雍“七人议事”、册亨“村民说事室”等一批村级议事协商基层实践经验;
推进法治建设,开展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夯实平安乡村基础,完善“多网合一”管理体制,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
下达城乡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推进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持续组织实施“百千万”为民便民安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着力提升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水平,下拨省级城乡社区以奖代补资金240万元,支持清镇市站街镇枫渔社区等24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提质增效;
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培育文明乡风,各地认真落实婚丧移风易俗具体要求,围绕婚嫁陋习整治、婚姻家庭辅导、婚俗礼仪创新、推行丧事简办、规范丧事办理和倡导文明祭祀等主要任务,88个县(区、市)均制定出台了婚丧移风易俗具体实施方案;
开展2023年度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工作,推荐评审出2023年度省级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20家。
更好履行基本社会服务职责 紧贴群众所需所盼提升幸福指数
“我母亲行动不便,平时我如果要去办点事,就会把她送到社区的养老驿站,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把老人们照顾得很好,给我们家也带来了方便。”居住在遵义市新蒲新区金科·中央公园城的王女士说。
位于金科·中央公园城内的新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一家依托互联网管理,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集养老、医疗、居家上门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项目。该养老驿站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的养老模式,既能满足社区老年人日间活动,又能满足短托和长托管理服务。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工作。
建立三个支柱性制度,完善养老服务政策设计。推动制定《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全面规范了基本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医养与康养等工作;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并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出台《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发布《贵州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3年版)》,明确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或照料护理服务、家庭养老支持服务、探访服务、文体旅游优待、交通出行优待等19个服务项目;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机制,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支持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制定三类工作标准,加速实现养老服务专业化。制定实施老年养护楼、城市街道嵌入式养老机构、农村区域性敬老院3个装修配套标准,三年来省级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打造标准化养老机构281个,形成护理型床位4.02万张,大力打造标准化养老机构;制定实施《贵州省养老服务质量规范》,细化52项服务内容,大力推进专业化养老服务;制定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规范》等5个日常监测规范,确保服务品质连续稳定提升。
实施三项扶持政策,激活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动力。制定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人才培训和人才补贴政策、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指南等政策文件,形成补贴扶持+人才扶持+运营扶持的全方位扶持格局。
落实三项风险防范措施,形成立体综合的风险防范格局。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形成综合监管、消防改造支持、机构综合保险补贴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格局。
数字见证不凡历程,彰显民生温度。2021年以来,我省基本养老服务实现大幅增长,服务项目增长到19个。养老服务质量实现大幅提高,照护养老机构增加281所,增幅近7倍。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城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10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1549个,覆盖率达到74.15%。全省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92家,民办养老机构141家。2023年,我省整合下达养老领域各类资金6.28亿元,完成20个标准化养老机构和10个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质改造。累计实施2.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全面启动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共探访关爱16.4万人次。扎实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对11.77万名老年人进行专业评估。
民政连着民心,民心感受幸福。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社会关切加速发展基本社会服务,让高质量发展更具情怀、更有温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规范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在大型人口聚居区增设街道,全省乡级行政区增至1510个;实施《贵州省地名管理办法》预备立法项目,建立地名命名更名线上备案公告制度,标准化处理一批不规范地名,更加方便群众出行交往;深化平安边界建设,有重点地更换批界桩。
强化优质婚姻管理服务。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均引入专业社工参与婚姻家庭辅导,通过为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供优生优育、矛盾调处等辅导服务,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
为慈善插上互联网“翅膀”。省民政厅积极推动互联网慈善发展,鼓励引导慈善组织与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抖音公益等互联网募捐平台合作,依托互联网平台募集善款,先后参加了“520”“99公益日”等互联网募捐活动,全省互联网募捐总量突破1亿元;主动对接腾讯公益争取支持,决定支持我省举办2023年腾讯“乡村振兴·贵州专场”互联网募捐活动,为“贵州专场”提供技术支撑和1000万元配捐配套资金支持,培育发展互联网慈善,提升全省慈善组织项目设计、财务管理和募资能力。活动得到全省慈善组织积极响应,45家慈善组织上线乡村振兴公益项目388个,全省150万人(次)参与募捐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募集善款达6500万元。
温暖开展志愿服务。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日常监管,对1163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890万人,志愿服务项目47万个;开展“春节送温暖”、“3·5”学雷锋纪念活动、“关爱老养育小”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培育和推广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
推动福彩事业再上新台阶。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在贵州建设4个商业综合体“岛型店”和1个旗舰店。全省2023年销售福利彩票35.94亿元,筹集公益金11.43亿元。
扎实开展社工工作。社工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全省社工服务机构265家、社工专业人才7.09万人、持证社工9662名,2800余名驻站社工下沉乡镇(街道)社工站,协助当地党委政府解决基层群众困难;社工站建设持续加强,全省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1300余个,覆盖率近90%;专业服务成效持续彰显,稳步推进“社工黔行”“牵手计划”“三区”计划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社工优势聚合“五社”力量,撬动“五社”共同联动确定了一批条件较好的村(社区)实施“五社联动”试点工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将继续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人心、汇聚众力,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谱写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贵州省民政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