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志愿讲解传承青铜文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14: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

志愿讲解传承青铜文化

本报记者张琼

志愿讲解传承青铜文化

“大一时,我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大学期间努力的目标之一。”6月27日,宝鸡市优秀志愿者、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大四学生刘金榕(见右图),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入党故事。

刘金榕的外公、妈妈都是党员,看着外公和妈妈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举动,刘金榕逐渐产生了想成为一名党员的愿望。刘金榕说:“妈妈在社区工作,经常奔波在社区帮助居民解决各种困难。此外,妈妈喜欢做义工,她在家乡参加了一支帮助留守老人的志愿服务队。一有闲时间,妈妈就带上我一起去当志愿者,给老人做饭、洗衣服等。”在家庭氛围的熏染下,刘金榕对志愿服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认为带给别人快乐和帮助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快乐。

进入大学后,刘金榕加入了宝鸡文理学院青铜器博物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已有20余年历史,主要是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游客开展青铜器知识志愿讲解。从了解青铜器知识,到背诵讲解稿,从周末到青铜器博物院进行志愿讲解,到培训新加入的学弟学妹,刘金榕将这项志愿服务坚持了四年。刘金榕说:“看到一些外地游客因为我的讲解,对宝鸡青铜器知识和周秦文化多了一分了解,我心底就有一种获得感。我个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经过多年的锤炼,刘金榕逐步成长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十佳志愿者,并担任宝鸡文理学院青铜器博物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如今,这支服务队有约6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十四运举办期间,刘金榕又积极报名参加礼仪服务志愿者,获评十四运优秀志愿者。

大学四年时光里,刘金榕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00多个小时,于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刘金榕说:“其实,身边很多大学生都在积极申请入党,大家也都通过自己擅长、热爱的方式去努力,争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如今,刘金榕已考取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谈及未来打算,她说:“希望以后在社会工作、在志愿服务方面,继续发挥青年党员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茹 宋洋 王佳祯 王靖升)“信以受器,器以藏礼。”中国青铜器早期是生产工具,后来主要发挥了礼器功能。青铜器的存在是一个时代符号,通过它,可以了解到历史的璀璨;研究它,可以共享
2023-07-12 16:05:00
青铜之光耀古今丨何以“中国”?来“青铜器之乡”找寻答案
大河网讯 陕西省宝鸡市是周王朝龙兴之地,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周王朝的序曲在这里奏响,世家大族在这里云集,留下了无数青铜瑰宝。藏礼于器,青铜之光,闪耀古今。10月28日,大河网
2024-10-28 18:42:00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精心策划展览,丰富教育活动走近青铜瑰宝 感受“何以中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核心阅读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因出土大量青铜器,
2024-09-18 09:50:00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完成 12月30日起试运行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完成,12月30日起试运行。据了解,提升改造后的基本陈列精选展陈了千余件文物,四大展厅通过实物、遗址模型、图表、雕塑、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全面阐释
2024-12-30 16:17:00
【何以中国】守护国宝!陕西宝鸡村民20年护宝出土文物827件
...中国,来宝鸡。”上下5000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1963年,青铜器“何尊”在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其铭文中出现了“中国”两个字,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
2023-07-12 16:05:00
学习绘文|赏青铜国宝,品文化之美
...,文脉绵延不绝。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宝
2024-09-13 08:31: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在“青铜史诗”里,触摸“中国”脉搏
...风秦韵,尽显雄浑之姿、磅礴之气。凝结当时先进技术的青铜器,成为“礼”的载体;因出土大量青铜器,宝鸡也成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宝鸡青铜器
2024-09-11 22:41:00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听周风秦韵 看何以中国|打卡传统文化地标
策划:张毅、冯春梅统筹:刘阳、赵鹏文字:孙天霖、马泽祥海报设计:侯名瑄编辑:孙天霖责任编辑:安博文【编辑:王超】
2024-09-14 20:04:00
新闻多一点|这个博物院里有最早的“中国”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周风耀古,秦韵烁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有各类馆藏文物48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02件尤以周秦
2024-09-13 15: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
毫厘之间见匠心 岳西工人好手艺造出好国徽
大皖新闻讯 桂花香里,金属铿锵。为天安门城楼制作新国徽的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门头上,一幅巨型国徽高高矗立,工人们在这枚国徽的“注视”下
2025-10-06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