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2 16:05:00 来源:杭州网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宋洋 王佳祯 王靖升)“信以受器,器以藏礼。”中国青铜器早期是生产工具,后来主要发挥了礼器功能。青铜器的存在是一个时代符号,通过它,可以了解到历史的璀璨;研究它,可以共享文明的光辉。7月11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领略青铜器文化,探寻“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从青铜器“宅兹中国”铭文看最早的“中国”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它来自西周早期,尊内底部铸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就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者们站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厅内,抬头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体字形状的灯光投下一片温暖光影,伫立在中间的何尊隔着3000年的时光,诉说着古老“中国”的故事。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何尊特别展。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告诉记者,何尊是三千多年前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豪华典雅祭祀先祖的青铜礼器,因其内底铭文出现最早的“中国”一词,而声名远扬。“‘中国’一词作为词组第一次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中,在当时来讲是地理方位的概念,但也可以从中一窥‘国名’源头的事实。”

“而何尊铭文的价值可远不止于此,何尊铭文起到了证史、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宁亚莹说,何尊中所记载的关于营建“成周”和举行“祼祭”,印证了《史记》《尚书》的记载,具有补史证史的作用;铭文“唯王恭德欲天”中的“德”,表明三千多年前德政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媒体团成员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厅内参观展品。

据介绍,何尊特别展通过“珍贵档案 弥经补史”“精铸良工 艺术典范”“秋雨之夜 国宝惊现”“学者争鸣 共话中国”四个部分内容将何尊的发现、器物造型、铭文价值、学者研究等层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宝鸡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展》则分别从“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讲述周秦两个王朝在宝鸡发生、发展的历史,系统阐释了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品火纹罍。

同时,馆内常设专题陈列《明月照琼琚——古代玉器与艺术生活展》《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等。除此之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每年还推出近十个临时展览,以丰富陈列展览的内容与形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品。

为什么宝鸡有这么多青铜器?院长答疑

传说中长得像猪的“貘”、被称为“青铜史书”的逑盘、展翅欲飞的凤鸟、布满翠绿色铜锈的兽首衔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市中华石鼓园内,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藏文物 48万余件组,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卫鼎、逨盘等百余件国宝重器,以藏有青铜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造型之精、文饰之美、价值之高、铭文之重要而著称。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领略青铜器文化。

走近这座博物馆,抬头望去,可以看到馆体建筑为独特的“平台五鼎”造型,结合了石鼓文化与青铜文化,气势雄伟,恢宏大气,也如一面巨大的青铜日晷,记录着这座古城的时光与过往。

为什么宝鸡会有这么多的青铜器呢?宁亚莹解释,中国青铜器开始于仰韶文化早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到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而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宝鸡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展》。

“而宝鸡古称陈仓、雍城,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尤以青铜器的出土最为著名,因此也被冠以‘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宁亚莹说。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品秦公钟。

文物穿越岁月,将历史诉诸今人。宁亚莹说,文字是记录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由于时代久远,典籍文献缺失,青铜器上的铭文就以实物形式让大家看到了历史本来的面貌,宝鸡出土青铜器大量源于窖藏,占全国窖藏出土铜器的78%,而窖藏青铜器多是生活在宝鸡的世家大族所用的庙堂重器,且大多都有长篇铭文,浓缩了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无论是昨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秦兵马俑,还是今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青铜铭文,都是古代文艺成果的形象体现,令我印象深刻。”国际在线记者王鲁平说,此次活动还有外国博主和留学生同行,可以让他们直观领略“何以中国”的含义,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好方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7: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在“青铜史诗”里,触摸“中国”脉搏
...风秦韵,尽显雄浑之姿、磅礴之气。凝结当时先进技术的青铜器,成为“礼”的载体;因出土大量青铜器,宝鸡也成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宝鸡青铜器
2024-09-11 22:41:00
何以中国:不默的文物
...考古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等文物殿堂,透过文物看文明,穿越历史看中国。“打卡中国——你好,陕西!”参访团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摄影 张雨晨
2023-07-12 16:05:00
...。这件被誉为“长江文明坐标”的镇馆之宝,与馆藏475件青铜器、754件玉器共同构建起“虎方文化”体系,以高度发达的范铸技艺(如精湛的云雷纹、兽面纹铸造技艺)证明:三千年前的赣
2025-06-20 19:44:00
秦始皇的铜车马是如何改写中国历史的?
...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到了秦朝,随着大一统的实现,青铜冶炼技术获得空前发展。史书记载秦始皇曾收缴天下武器,铸作12个巨大的金人,这不可能离
2023-08-29 16:32:00
宜兴丁蜀镇: 紫砂联袂青铜 传承千年神韵
...兰(右)近日,“非遗对话非遗——非遗寻古之紫砂对话青铜器主题展”在宜兴开幕。江苏省文史馆书画院院长萧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路朔良,传统失蜡法青铜铸造工艺及青铜器修复技艺非遗传
2023-09-27 17:48:00
陕历博重磅新展用青铜器回答“何以中国”
...史博物馆找到了这场宏大叙事的三条线索:彩陶、玉器、青铜器。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在经过一年半精心筹备后,陕历博“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及收官之作“吉
2025-05-17 13:20:00
花脚大仙分享《萧山历史文化陈列》
...堂铜镜续篇一从越王州句剑到唐佛钟: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青铜器欣赏李家淇贺:锦州缘遇明代止山子識铭铜镜李家淇贺:熔金铸铭善在铜鉴--闲说《为善最乐》铜镜收藏趣事李家淇贺:一眼千年宛
2023-08-01 16:38:00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集中展示了青铜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出土文物,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为解密并阐释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文化根脉
2024-03-01 18:20:00
...儿女永恒的精神家园。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在镇馆之宝—何尊前驻足凝视。早在5年前,总书记就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认真端详何尊并细听讲解;2020年
2024-09-19 19: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3420名技能高手“巅峰对决”!直击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精彩瞬间
大河网讯 9月21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激战正酣。在大赛举办场馆——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尽显国家级技能盛会的独特魅力与新时代工匠的卓越风采
2025-09-21 19:57:00
鲁网9月21日讯为切实做好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近日,临沭县玉山镇组织开展节前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专项行动。高位推动,下好安全生产“先手棋”
2025-09-21 20:04:00
临沭县玉山镇:多场景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活动
鲁网9月21日讯全国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期间,临沭县玉山镇结合辖区实际,聚焦学校、少数民族集中用工企业、机关单位三大重点场景
2025-09-21 20:05:00
农行蒙阴县支行与蒙阴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暨金融知识崮乡行活动
鲁网9月21日讯9月18日,蒙阴农行与金融监管支局到蒙阴县岱崮镇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暨金融知识崮乡行活动,此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
2025-09-21 20:07:00
鲁网9月21日讯近日,农行临沂市河东区支行营业室紧紧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这一中心点,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
2025-09-21 20:07:00
军事设施保护宣传借势“引流”入心见行
战鹰呼啸苍穹,万众欢腾喝彩。连日来,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事设施保护宣传活动也在展区同步展开——长春警备区紧抓观展人流高峰
2025-09-21 20:14:00
10项活动共庆丰年,潍城丰收节打出农文旅“组合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刘超 齐天尚9月20日,潍坊市潍城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创业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2025-09-21 20:14:00
28对新人喜结连理!第二十三届德州青年集体婚礼浪漫启幕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通讯员 赵一瑾 德州报道9月21日,由共青团德州市委、德州市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老德州情缘”——第二十三届德州市青年集体婚礼浪漫启幕
2025-09-21 20:20:00
20多岁跻身“正高级” 世赛冠军来到“国赛”现场
大河网讯 2025年9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火热举行。9月21日,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赛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侯坤鹏
2025-09-21 20:28:00
9月20日,为切实保障居民用气安全,提升服务水平,太原天然气公司燃气增值服务厅联合各民用管理站,同步开展燃气表更换和“以旧换新”专项活动
2025-09-21 20:36:00
9月18日,一趟试验列车从荆门西站驶向襄阳东站,历时仅37分钟,标志着襄阳至荆门高铁正式进入开通倒计时。从古代的3小时水路
2025-09-21 20:39:00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协办2025青岛工程咨询师法律专场
9月19日,由青岛市工程咨询协会主办,中建筑港、山东华政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25青岛工程咨询师法律主题讲座”在青举行
2025-09-21 20:41:00
首届荣成好运角半程马拉松举办 5000余名选手畅享滨海奔跑盛宴
鲁网9月21日讯9月20日,“好运山东”那香海·2025荣成好运角半程马拉松在那香海景区艺术中心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跑友齐聚好运角
2025-09-21 20:41:00
【本周热榜】这一周,威海发生了哪些事呢?(9月15日-9月21日)
鲁网9月21日讯在威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周都有新鲜事发生。在这里您将看到本周威海地区最受关注的 10 大热点新闻
2025-09-21 20:43:00
9月21日,由海南航空执飞的长春-海口-新加坡往返国际航线正式开通。航线计划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各执行一班。首次航班由新加坡起飞
2025-09-21 2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