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ARC技术破解“毒素困局”,新洋丰助力成果转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01 16:4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3月31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研发、新洋丰担纲科技落地并实现产业化的“ARC生物耦合技术”隆重发布。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ARC技术破解“毒素困局”,新洋丰助力成果转化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现场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旨在促进各国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本届论坛自3月27日至31日举行,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ARC技术破解“毒素困局”,新洋丰助力成果转化

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

作为论坛重磅活动之一,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发布了19项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基于原语表示的类脑互补视觉感知芯片‘天眸芯’”“朱雀二号改进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成功”等。ARC生物耦合技术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篇章精彩呈现,聚焦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中长期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攻克了花生、大豆源头阻控黄曲霉毒提升质量和固氮减肥增产两大国际难题,作为唯一的农业类科技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新洋丰作为复合肥行业唯一一家将ARC生物耦合技术应用在复合肥产品中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企业,通过与院士团队深度合作,成功将ARC生物耦合技术从实验室推向生产车间和田间地头,实现了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转化。

二十年攻坚,ARC技术突破黄曲霉毒素困局

我国高度重视油料作物生产,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但当前,我国油料作物生产长期面临产量低、品质差、病害多等问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制约着花生、大豆等作物的种植。

据了解,针对黄曲霉毒素,目前国际主流技术是向田间投放不产毒的黄曲霉毒株,通过“以菌攻菌”抑制毒素。李培武院士认为,不产毒的霉菌可能因基因突变恢复产毒能力,且这一行为对土壤生态影响不明确。ARC生物耦合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技术通过靶向调控微生物群落,既无需引入外源菌,又能长效维持土壤健康。

ARC生物耦合技术是微生物菌剂作用于豆科作物起到提质、结瘤、固氮、增产等多重作用的一项创新技术。其中,“A”代表黄曲霉毒素控制;“R”代表诱导根瘤菌结瘤固氮;“C”代表耦合同步实现。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ARC技术破解“毒素困局”,新洋丰助力成果转化

“ARC生物耦合技术”在重大成果专场发布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20余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了这项技术,为实现油料作物提质增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技术突破后,原本需要花费200—300元送至实验室化验的样品,只需十几元就能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及时评估黄曲霉毒素污染;李培武院士团队还对致使黄曲霉毒素污染的50多个因素进行排查,最终将毒素主要来源追溯到了田间土壤。

李培武院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外研究动态来看,这项技术处于领先水平。针对黄曲霉毒素真正实现有效控制,尤其是在田间收获前,就能将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丰度控制在60%以上,这还是比较少见的。2024年,该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大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

作为我国复合肥行业领军企业,新洋丰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顺应农业绿色发展趋势、引领产业升级,从2023年起,新洋丰便与李培武院士团队开始合作,启动ARC生物耦合技术产业化研究与应用,“ARC生物菌剂提质固氮耦合技术研发剂产业化”被列为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与新洋丰等单位共同承担。

通过近三年的科研攻关与验证试验,新洋丰与李培武院士团队在菌剂研发、肥料产业化及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合作不仅是新洋丰探索科技引领农业变革的实践,更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前沿尝试,为科技创新向生产力转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肥载菌,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ARC菌剂的隔离保护、稳定添加,以及菌剂在土壤中如何激活,都是研发过程中的难题”,新洋丰新型肥料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所长武良博士介绍道,针对如何将ARC菌剂稳定添加到复合肥中,新洋丰研发团队尝试了数十种包膜材料,最终研发出微生物活性保护技术,破解了复合肥与微生物难兼容、易失活、肥效期短的行业难题,确保菌剂存活率超过90%,并研制出高富专ARC菌剂专用肥。

为验证技术效果,新洋丰和油料所在全国花生和大豆主产区布设了70个示范试验点,从南到北全面覆盖。在山东花生试验示范田,施用ARC复合肥的植株根瘤数量增加了40%,果实病斑减少了70%;在黑龙江大豆试验示范田,亩均增产12%,且大豆蛋白质含量提升了3%。同时,试验结果显示,ARC复合肥能使花生和大豆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下降80%以上,增产增效和品质提升。目前,含有ARC菌剂的新洋丰高富专花生肥和大豆肥已经正式上市。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ARC技术破解“毒素困局”,新洋丰助力成果转化

ARC生物菌剂提质固氮耦合技术河南花生试验示范测产观摩会

目前,作为我国粮食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油料长期依赖进口,2023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940万吨,同比增加11.42%,整体上对国际大豆依赖度较高。武良博士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ARC生物耦合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意义深远,不仅提升了大豆和花生的品质和市场价值,还有助于增强我国油料作物自给能力。

为了最大限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洋丰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达成战略合作,新洋丰成为ARC生物耦合技术在花生、大豆复合肥领域的独家合作企业促进油料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

李培武院士称此次合作为典型的“政产学研用”的结合范本,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以肥载菌’模式,推动我国粮油生产全面迈向绿色安全。”

新洋丰总裁杨华锋表示:“ARC生物耦合技术的成功入选,既是对新洋丰创新探索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强力支撑。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新洋丰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科技力量惠及更多农民,从而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在与黄曲霉毒素的二十年博弈中,李培武院士团队以“绿色安全,生态低碳”的中国智慧,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递交了一份绿色答案,而新洋丰则依托在作物营养与土壤健康领域的深厚积累,架起了实验室与万亩良田的转化之桥。通过与李培武院士团队携手推进ARC生物耦合技术产业化应用,新洋丰将控毒、固氮、提质等功能融入新型肥料产品中,有效降低作物中的有害物质污染风险,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未来,新洋丰将继续携手院士团队,加速推进ARC生物耦合技术的落地应用,让更多农民从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中受益,为国家粮油安全筑牢根基!(郭慧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密织技术网络,守护“大国粮仓”
...学围绕粮食安全开展联合攻关密织技术网络,守护“大国粮仓”在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本报记者 张 晔收粮、储粮、售粮…
2023-10-11 03:50:00
打造龙头势能 守护大国粮仓
...出400斤左右,多次刷新省内稻麦单产最高纪录。2020年,新洋分公司以1655斤的亩产创造省内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于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今年,公
2024-01-10 06:05:00
科技执笔,绘就“大国粮仓”新丰景
...到生产线,从学术殿堂到田间地头,以科技之力守护大国粮仓,以创新之火点燃产业振兴之路……在吉林,有一位粮食加工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心系粮安”,用科技守护国之大者。他,就是来自吉
2025-06-14 13:26:00
...营、海南育种基地,为种业创新提供条件保障。四是加强成果转化,推动种业产业化。近几年,在全国首创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采取成果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新品种转让费超过1.3亿
2024-02-03 12:01:00
走进“大国粮仓”,护航粮食安全
...内的员工,赴惠山粮库参观学习培训。本次培训内容涵盖粮仓保管实务、智能化粮库管理、粮食质量标准解读等内容,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理论知识的深度讲解,又有实操训练、实地观摩。走进
2025-07-22 10:37:00
绿色革命,科技先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赋能新洋丰,推动缓控释肥创新升级
...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耕产业,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新洋丰始终坚持“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深耕肥料科技创新,持续深耕缓控释肥前沿技术,在新型肥料研发、养分资源高
2025-02-24 17:31:00
...动行业创新发展,培育具备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引领产业发展作用的创新型企业。作为中国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洋丰一直坚持“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2023-11-13 18:14:00
...保护提质升级保驾护航。202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首次得出黑土区侵蚀沟有49.6万条的数据,摸清了黑土侵蚀沟的空间分布,同时对黑土地自然资料土壤性质、作物
2024-08-01 15:28:00
探访“大国粮仓”:办理“身份证”入住“智能房” 让粮食收得放心存得安心
...装置与振动清理筛装置清除秕谷、石头、破碎粒后再存入粮仓,司机随后驾驶空车驶上地磅台,工作人员便会在一卡通中录入粮食总量、实时结算粮款。“每辆卡车、每个流程,都需要在一卡通中进
2023-12-07 21: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
成都警方:男子造谣“龙泉山荒野求生大赛征集令”博取关注 被行拘
2025年11月7日,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08 08:44:00
反悔的原因,是因为旅客对此事进行了投诉。>>旅客反映按照要求提交了资料后长安航空又说无法全额退款宋先生是黑龙江省鹤岗人
2025-11-08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