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一到冬天,不少老人被皮肤瘙痒困扰。“痒”虽谈不上是什么大病,却能让人心烦意乱,甚至夜不能寐。进入寒冬,各种皮肤问题也接踵而来,特别是老年人皮肤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对老年人来说,具体有哪些与寒冷天气有关的皮肤病更容易惹上身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主任李清峰,请他和老年朋友一起聊聊冬季皮肤方面的问题。
皮肤瘙痒误区多
“皮肤瘙痒是冬季老年人遇到最多的皮肤病之一,约占门诊量的三成。”李清峰说。除了冬日天气比较干燥,人们长时间待在暖气房间、经常使用电热毯等电暖产品,导致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外,还因老年人的皮下脂肪较年轻人少,保湿锁水的能力下降,皮肤出现萎缩、退化,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故更易出现皮肤瘙痒、脱屑。中医认为,老年人体弱气血不足,血虚易生风生燥,不能濡养皮肤,故而瘙痒。此外,很多人认为,用热水洗澡可以给皮肤止痒,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恰恰相反,经常使用水温过高的水洗澡,并用刺激性较强的香皂清洁是导致皮炎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年人皮肤瘙痒的一些误区,李清峰分析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清洗过度。有些老年人认为,皮肤瘙痒是因为不清洁引起的,于是就拼命清洗,而且洗得时间很长,再使用碱性很强的浴皂或药皂。这样做皮肤是洗干净了,可是也把皮肤表面具有护肤作用的脂膜去除了,缺少脂膜保护的皮肤,就容易发生干裂。暴露的神经末梢受温度变化和衣服纤维刺激、微生物的影响等,易引起皮肤瘙痒。
误区二:热水洗烫。有的人因为皮肤瘙痒就选择用热水洗烫的方法止痒。当时是不痒了,但过后不久,皮肤瘙痒反而加重了。这是因为热水烫时产生的疼痛感掩盖了瘙痒,等到热痛消失,瘙痒又出现了,甚至更严重。所以不能图一时之快而不顾后果。
误区三:用手抓。对于顽固性皮肤瘙痒,反复用手抓的结果,就是造成明显的皮肤损伤,如皮肤抓破、出血、结痂、化脓、感染等,时间一长,皮肤发生苔藓化,使疾病更加复杂化,治疗变得困难。
李清峰建议,要防止这种状况发生,可从平日的吃、穿入手。从饮食上看,随着天气变凉,可适当增加一些温补的食物,如清汤的牛羊肉、莲子、枸杞等,最好不要做成辛辣的食物,否则会适得其反。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若感到口渴才喝,人体就会处于缺水状态,必然从皮肤中获取水分。还可多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防止皮肤干燥和老化。
手足皲裂这样做
除了痒以外,对于老年人,手足皲裂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汗腺分泌减少,又缺乏皮脂滋润,再加上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的刺激和摩擦,使掌部皮肤增厚、变干、变脆,失去弹性,当局部活动或牵拉力较大时,即可将皮肤拉断而产生皲裂,引起疼痛。另外,某些皮肤病如鱼鳞病、手足癣、湿疹皮炎等均可在病理条件下发生皲裂。
该如何预防手足皲裂呢?李清峰建议,平时要加强自我防护,避免接触酸、碱和有机溶液等刺激性物质,防止过度机械性摩擦。劳动后要及时洗手,擦干后涂些防护霜等,并及时处理过度增厚的角质。对手足部有皮炎、湿疹、癣菌病、鱼鳞病等皮肤病者要积极控制和治疗。注意手足部皮肤的保湿、保暖,按摩手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及钙、硒、锌等养分的绿色蔬果。
如果已经皲裂,李清峰给了大家一些治疗方案,以局部外用药为主,原则是去除过度增厚的角质,促进上皮增生,修复裂口。所以用药之前,先用热水浸泡患处,促使角质软化,如有角化过厚,则用刀削去过厚的角质,然后局部再涂以愈裂膏或1%尿囊素乳膏、15%~20%尿素软膏、3%~5%水杨酸软膏、0.05%~0.1%维甲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蛤蜊油、紫草油等。若裂口较深,可在涂药后局部加密封包扎或白天活动时贴胶布,晚上休息时再涂治裂膏,直至皮肤恢复正常纹理后再停止治疗。
老人更需要护肤
“门诊中,面对老年患者,一说让他们平时注意护肤,不少人觉得是一句玩笑。很多老年人认为,年轻人才需要护肤,老年人皮肤上都是皱纹,没有护肤的必要,这个观点可不对。保护皮肤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是老年人越容易出现皮肤方面的问题,更应该注意皮肤的护理。”李清峰说。
人到老年,皮肤老化更加明显,有四个特点:一是萎缩。皮肤起皱变薄,干燥松弛,光泽减退,弹性减少,血管脆性增加,易出现紫癜、瘀斑等。二是增生。前额和面部出现皮赘、老年疣、老年皮脂腺痣、樱桃样血管瘤、日光性角化病等。三是迟钝。皮肤的功能降低,容易受热中暑、受凉感冒,皮肤的反应性减退,易受损伤,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力也减弱。四是敏感。对某些因素作用后的反应过于强烈,如皮肤干燥、瘙痒、疼痛等,所以老年人的皮肤更需要精心呵护。
特别是冬季,空气中水分很少,气温全年最低,对皮肤状态本来就不是很好的老年人来说,伤害更大。所以,要注意从这几方面来保养皮肤:
保持居室湿度。冬季人们喜欢室内取暖,这样就使空气湿度变得更低,不利于皮肤的保养,所以要通过洒水、晾湿毛巾、使用加湿器等方法提高室内的湿度。
防寒保温。冬季气温低,皮肤裸露部位极易被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其他如脚部也易受冻,所以要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
选择护肤品。护肤品以保湿类为主,涂润肤露之前最好能给皮肤以充足的水分。拒绝劣质化妆品,质地不纯或含铅重的化妆品,对皮肤有害。
皮肤按摩。皮肤按摩对保护皮肤过冬有特殊功效。每天坚持做面部、手部按摩两三次,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恢复皮肤弹性,缓冲皮肤神经的疲劳。
用水保养。想要保持皮肤润滑柔软就要多喝水,喝水量以每天2升左右为宜。早晨用冷热水交替洗脸,有助于减轻面部皮肤对低温的敏感性。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能有效预防脚裂和冻疮。冬天洗澡的水温要控制在38℃至40℃。
冬季洗澡别太勤
“有人觉得,经常皮肤痒,多泡泡热水澡会好点,其实并不是这样。现在天冷,洗澡也很有讲究。不少人洗澡方式不当,导致皮肤病加重。”李清峰说。
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很多人觉得冬天天冷,特意把水温调得很高,其实这对皮肤都是有损伤的。因为水温过高,会过多带走皮肤表面的油脂,使得本来在冬季就容易干燥的皮肤更加干燥,甚至刺痒、皲裂。李清峰提醒大家,水温一般控制在40℃以下。再者洗澡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为10分钟至20分钟,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还要注意洗澡不宜过勤,一般7天至10天洗一次即可,洗澡太频繁,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皮肤的抵抗力也会减弱,容易得皮肤病。皮肤本身外面就有一层保护膜,碱性强的肥皂、沐浴露等都避免不了含有化学成分,用多了都会对皮肤表面的保护膜起到破坏作用。如果洗澡次数偏多,则不必每次都打肥皂。
洗完澡后适当用一些保湿润肤品。李清峰给出一些建议:皮肤干燥的,可以选择含橄榄油、硅酮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润肤剂。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弹性,提高皮肤抵抗力,可选择含人参、花粉、珍珠、胎盘、鹿茸等成分的营养护肤品。为了抗衰老、抗黑色素以及祛斑增白、防晒除皱,可选择含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护肤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