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小刘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熬夜,他唯一的解压方式就是吃,短短几年时间里胖了20多斤。
大约从1年前开始,小刘发现自己的排便次数变多了,一天能拉个3.4次,且后面几次的排便都不成形。但他并没有太当回事,直到近期每次排便时会异常的便血,体重也下降了不少,他才引起重视去了医院检查。经检查,小刘被确诊为肠癌,且病程已经发展到了中期。
了解过往史后,医生称小刘1年前身体出现的症状其实就是肠癌信号,但被他忽略了,没有及时就医检查,以至于发展至此。
一、全球一半肠癌在中国,多半是拖出来的?
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肠癌的年发病人数为136万人次,我国占了56万。也就是说,全球约有一半的肠癌患者在我国。
南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田靖博士表示,肠癌又叫结直肠癌,诱发其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医学界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约有90%的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达100%。但整个过程需要5~10年时间,这给预防肠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发展过程为正常黏膜——增生——腺瘤——腺瘤癌变,在癌变前的任何一个阶段进行干预,就可以预防癌症发生,肠癌早期的治愈率高达95%。
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筛查中心王谊提醒,大部分肠癌都是拖出来的。因为早期肠癌发出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肠炎所致,以至于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4种异常是肠癌信号,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李五生提醒,在肠癌发生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这四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便频:当肠道内出现肿块时,直肠会反复受到刺激,进而会引起排便频繁的症状出现。且排便后会有排不尽或里急后重的感觉。
便血:肠癌引起的便血多会附着在粪便内部,而痔疮引起的便血多会在便后呈喷射状出现,对此要注意区分,切不可盲目将便血认为是痔疮。
排便习惯改变:一般情况下,健康人每日会排便一次,且时间较为固定。如果本身规律的排便习惯变得不规律,如一天多次、多天一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则要警惕可能是癌症引起。
粪便形状改变:肠道内存在肿瘤时,会让粪便在经过时受到挤压,导致其形状发生改变,跟被挤过的牙膏一般。
三、很多人不愿做肠镜,不妨听听院士怎么说
很多人对肠镜检查有很深的抗拒感,认为在检查前需要喝泻药十分痛苦,且检查的位置十分尴尬,同时还害怕检查过程中身体会有不适感,以至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做检查。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表示,肠镜检查时的确会有一些不适感,检查前的泻药以及过程中需要有个导管进入体内,这些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但大部分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相较于肠镜检查给身体带来的益处,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无痛肠镜是在麻醉下进行肠镜,睡一觉醒过来检查就结束了,相对而言不适感会更小。但无痛肠镜检查不适合所有人,检查前还是要遵医嘱。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提醒,如果超过45岁还没做过肠镜检查的话,一定要尽快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做一次检查可保5年、10年不患肠癌。因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息肉慢慢演变而来的,所以要在过程中尽早进行检查,就可以预防演变成癌。
肠癌在早期发现具有很高的治愈率,所以一定不要忽略肠镜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尽早进行检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3: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