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绿色低碳路 澎湃新动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06 13: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周明 陈宏江 席晨

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用;延长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远景能源推出掌握自主整机技术的首款风电机组……

从能化领域技术创新到林业碳汇交易不断扩大,再到“风光”无限的新能源发展,如今的陕西正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

绿色不仅是生态优势,更是陕西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劲动力源泉。陕西各地聚焦“双碳”目标,围绕各自资源禀赋,加快以制度改革驱动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源源不断的动力。

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绿

对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的人而言,前不久榆林化学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实现全系列满负荷运行,或许是他们收到的一份最具纪念意义的新年礼物。

作为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项目——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的第一阶段建设工程,在过去一年,历经首台气化炉投料成功、单系列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产出乙二醇产品、全系列流程打通……成绩的背后,是榆林化学紧盯技术前沿、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所做的不懈努力。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榆林市在“双碳”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双碳’目标为榆林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榆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信心。”榆林市市长张胜利表示。

近年来,榆林市在转型升级中明确了高碳城市低碳化的发展思路,谋划和推动了一批带动性强、可持续性好、综合效益高的高质量项目,以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绿。

从国能榆林化工年产5万吨PGA正式建成投产到远景风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再到榆林华秦氢能产业园即将投入试运行……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项目逐渐完工,勾勒出榆林市不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成为榆林市努力走出一条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

2022年,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建成投用,该研究院为我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先行示范。“我们将充分发挥中科院能化领域技术创新优势,努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智力支撑。”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任晓光说。

变“碳”为宝 大有可为

1月2日,在延安市延长县国家储备林基地,漫山遍野的油松、侧柏、樟子松迎风招展,为陕北的冬日增添了勃勃生机。

2020年10月,延长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双储林场”建设和林业碳汇开发利用融合发展新路径。

“我们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预计到2030年,基地将新增森林面积5.08万亩,增加活立木蓄积量25.06万立方米,储存碳汇量12.53万吨,碳汇收益1253万元。”陕西林业集团延长翠屏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中秋说。

2012年以来,延安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254.84万亩,为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供了强大保障,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

在延安市安塞区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二氧化碳驱动采油等技术不断成熟,百万吨二氧化碳将被注入地下,变“碳”为宝,在实现生产效益的同时,将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据杏子川采油厂注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梅艳介绍,二氧化碳驱油及封存示范工程致力于打造石油企业碳减排和低渗致密油田有效开采技术示范,可捕集榆林百万吨级化工园区排放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封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举。

此外,延安市推广光伏、风电、储氢等新能源技术应用,着力推动风光一体、风光储氢一体等新能源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和绿色氢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预计到2025年,延安市将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基本形成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雏形。

产业“降碳” 发展“增绿”

深冬时节,记者走进咸阳市泾阳县三渠镇陕西安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不由眼前一亮。往日粉尘弥漫、“灰头土脸”的生产场景已被优美的绿植、清新的空气、花园式的厂区所取代;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作业,一个个玻璃制品被自动分装、打包运出厂房,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近几年,公司先后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实施窑炉燃料煤改天然气及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公司三个生产车间均配备两套污染治理设施,有效保障治理效果。”该公司总经理梁金鼎介绍。

作为一家以生产日用玻璃制品为主的企业,高耗能曾经制约了该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该公司积极对所有生产线进行环保升级改造,引进了先进的治污装置,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不但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而且推动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目前,该公司正在申报玻璃行业B级企业。

咸阳市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以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为牵引,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动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工艺,让当地传统产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如何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咸阳市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锚定低碳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型电子显示、现代医药、食品加工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彩虹光电、隆基光伏等多个智能产业项目落户,不仅提升了咸阳市产业升级进度,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并逐渐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如今,放眼全市,新技术支撑下的“绿色之花”已开遍咸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1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秦大地深绿版图再萌新绿
...、抗旱技术等办法,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延安市林业局生态修复科高健表示,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植树造林2800多万亩,植被覆盖度跃升到81.3%,昔日荒山秃岭成
2024-05-15 09:44:00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来春风入秦关
...式绿色转型。在植树节来临前夕,本报记者深入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采访奋斗在植树造林一线的典型代表,向读者讲述他们的“播绿”故事,号召大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春天里培
2023-03-12 10:04:00
逐绿而进,守护黄河安澜(美丽中国·守护生态安全)
...升改造。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省延安市草木葱茏,生机勃勃。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蜿蜒九曲,奔流不息。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
2024-07-11 03:39:00
延榆高铁11月5日开工:项目涉及两市七县区 工期4.5年
...意义。项目涉及两市七县区 建设工期4.5年延榆高铁涉及延安市宝塔区、延川县,榆林市清涧县、绥德县、米脂县、横山区、榆阳区等2个市的7个县(区),建设工期4.5年。建设征地拆
2023-11-04 16:04:00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截至2023年底,延安市完成退耕还林1077.47万亩;榆林市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364万亩
2024-11-11 15:45:00
“陕电”外送通道扩容   能源结构求“变”
...,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工程——延安市宝塔山换流站开工。作为国家“十四五”跨省输电重点工程,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从陕西延安出发,途经
2024-03-23 05:57:00
...村手机公益课堂”“儿童暑期安全教育公益课堂”活动;延安市开展“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助农助企直播公益周活动”特色公益活动;榆林市开展“e起护航·网络安全公益宣讲”等活动;汉中市
2023-08-19 01:06:00
推行“四优先” 服务有温度
...个开花哟,红艳艳……”陕北民歌中所唱的“山丹丹”是延安市的市花,象征着热情和坚强。作为革命圣地的一扇“窗口”,在延安站,也有一支像山丹丹一样热情的“圣地情”花儿服务队,主要服
2023-10-23 08:49:00
陕西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陕西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速350公里,线路起点位于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向北经延安市宝塔区、延川县,榆林市清涧县、绥德县、米脂县至横山区,终点位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共设延安、延安新区、延川、清
2023-11-05 16: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