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11 15:4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绿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态兴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王丽

陕西,青绿几何?

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十年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余公里……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藏着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组合密码”。近年来,陕西聚焦秦岭区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筑牢生态屏障,以更高标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近日,记者跟随“绿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态兴”采访团,走进陕北高原、汉江流域、秦岭北麓等地区进行深入探访,切身感受到了“三秦青绿”所生发的不息能量。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9月底的陕北黄土高原(航拍图),绿意盎然。人民网 王丽摄

青绿有传承 生态环保做“家风”

他叫张继荣,今年52岁,是汉中市宁强县汉江源村的义务巡河员,家门口的玉带河,是汉江的支流之一,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每周不带着家人去河道和岸边捡垃圾,就好像少做了什么。”张继荣说。而这样的“义务”,他一尽就是17年。

张继荣有一门粉刷的技艺,年轻时候十里八乡打零工。据他讲述,一辈子爱干净的爷爷有次把他叫到跟前说,“你不要出去了,把河护好。咱们这里要发展起来,但没人把水看好就弄不成。”

2003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张继荣默默地组建了一支义务护水的“张家军”。从小就是“孩子王”的张继荣说动了五六个老伙计。他们有时三三两两,有时全部出动,清晨五六点就出发,沿河道走上五公里,来回3小时,行走四五万步,清理河道垃圾。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保护玉带河的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最近几年,大家普遍环保意识提高了,游客们不但很少乱扔垃圾,一旦碰见我们巡河,还会主动把垃圾给我们。”张继荣说。

朝着张继荣指向的地方看,几座两层小楼,散落在山脚下。橙黄墙壁、暗红门窗、黑色屋瓦,这是他开办的农家乐。

“夏季一个暑期能赚3万多,过年过节也有月利7000元的情况,加上平时我打打零工,一年的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张继荣说。

生态环境好了,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往日清一色的土坯房变身为白墙红瓦的小洋楼,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而如今,在汉江源地的巡河队伍里总能见到衣着朴素却精神抖擞的“张家军”,张继荣也把自己13岁的小儿子带了进来。

“这是对他最好的教育,我能传给他最好的家风,就是爱护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张继荣说。

在三秦大地上,像张继荣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义务植树、巡河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壮大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伍。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秦岭护林员。人民网记者 白鸽摄

青绿有传统 古训激励新作为

在秦岭北麓的两个村子,分别有一方清代咸丰年间的“秦岭保护碑”,碑上有文,各有一段秦岭保护的故事。

一块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园坡社区的潭峪口村,碑上刻着一行碗大的字:禁止潭峪沟永不得烧石灰。落款:咸丰四年十月,安善操保峪坊阖立。另一块在栗峪口村东涝峪口,立于清咸丰十年,石碑记载了清末合阳人贺遇霖为解决涝峪口水患捐钱买荒山,封山培林防水患的义举。

几百年过去了,石碑所在的潭峪口村如今已是秦岭脚下的一张美丽名片。村貌整洁,村民以种葡萄为主,“能感受到从过去到现在,这个村形成的环保意识、文化传统一直都在。”陕西省地方志研究专家张世民感慨地说。

东涝峪口村支部书记党红旗告诉记者,东涝峪口村在20世纪80年代曾遭遇了水灾,后来封山育林,至今再也没有受到水患。村民将刻有封山育林的石碑挪至村口,让更多人知道它的价值。“清代的历史教训和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这块碑石的历史价值。”党红旗说。

而离这两个村子不远的太平峪口,还树有一块鲜明的牌子——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一站三中心”就在这里运行,负责1551N网格化的总调度,开启了“数字秦岭、智慧管山”新模式。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卫星定期传回遥感画面,无人机日常巡飞,摄像头实时监测,1240名专(兼)职网格员值守巡查……“‘空天地人’一体,无数‘眼睛’替我们看护秦岭的沟沟梁梁。”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科技信息和网格化管理处处长雷波说。

如今,西安市秦岭生态保护区涉及6个区县,约占全市面积的55%。问题快速处置,得益于“空天地人”一体的秦岭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系统。

据悉,目前,秦岭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从一块“古训碑”到一张立体“保护网”,陕西用新作为传承和丰富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传统。

青绿有传扬 产业发展利民生

车过陕北高原,由南向北,林木站成生态屏障,瓜果挂作致富密码。高原绿,黄河清,这是几代人的努力。

连续20年,宜川县“悬崖造林队”植树拦泥沙,让原本不长树的悬崖逐渐绿了起来;石光银带领群众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绿色长城”;牛玉琴带领家人和乡亲把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人工绿海”……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榆林小纪汗林场。人民网 王丽摄

今天,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截至2023年底,延安市完成退耕还林1077.47万亩;榆林市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364万亩,林木覆盖率43.5%。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毛乌素沙地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变好了,陕北农村产业结构也更趋合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志华介绍,“山地苹果、大棚蔬菜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1381元增加到2023年的1.6万元。”

在陕北高原,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以绿生“金” ,“碳”寻发展密码。

榆林市横山区驼燕沟村发挥无定河种稻的生态优势,发展稻渔立体生态种养产业。“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和良好的栖息场所,河蟹给水稻提供天然粪肥、除草除虫,不仅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水稻产量和品质也都有所提升。”横山区水产工作站站长郭宏强说。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榆林市米脂县发展乡村农旅,9月的高西沟青山绿水环绕(航拍图)。人民网 王丽摄

据了解,目前榆林市横山区稻田养蟹发展到4万亩,养殖企业扩展到34家,年成蟹产量10多万公斤,蟹苗产量30万公斤。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榆林,小纪汗林场是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之一。2023年,小纪汗林场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形成“林业投资——林业增长——碳汇增加——碳汇交易——林业投资”的可持续循环。据小纪汗林场场长郭伟介绍,未来,计划完成全区65万亩乔木林碳储量监测,利用5年时间集中连片建设碳汇林业示范基地20万亩,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双重目标。

从一个人到一代人,从一滴水到一条江,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抹绿到一条产业,这是陕西不断提升生态空间“含绿量”的一个缩影。陕西的“青绿密码”,正在解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1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落的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了保护秦岭“青绿”,省检察院直属分院依法办理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公益诉讼系列案件。办案团队运用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模型,筛查出陕西
2025-02-15 07:55:00
绿水青山踏歌行 | 2024美丽中国·看陕西网络媒体采风活动启动
...美三秦!让我们以“媒”为“媒”,汇聚正能量,踏歌向青绿!
2024-09-09 13:25:00
西安:司法协同共护秦岭青绿渭河安澜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8月8日电 (记者 张一辰)“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关中人的‘母亲河’。秦岭北麓、渭河流域生态及文化遗迹的司法保护,
2023-08-08 22:14:00
陕西护林之“变”
...里眼”和“顺风耳”,结成了“护林联盟”,守卫着三秦青绿。
2024-10-10 11:32:00
...地等22大类、百余种应用场景。比如,在生态保护方面,陕西以实景三维数据为支撑,对秦岭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
2023-08-23 15:42:00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巡回审判庭揭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4月16日电(记者 张一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巡回审判庭揭牌仪式16日在陕西省周至县秦岭人民法庭举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巡回审判庭
2024-04-16 20:40:00
探索秦岭生态保护新导向 第二届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论坛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西安4月19日电(邹星)“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需要科技的支撑!”“人畜共患病、松材线虫危害……秦岭生态保护中还有很多科学问
2023-04-19 11:58:00
9月16日上午,经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以下简称“陕西铁检分院”)提起诉讼,一起个人组织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民事公益诉讼案在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审理。经审理,法
2025-09-18 23:17:00
陕西省高院发布“三个意见” 加强秦岭、黄河、汉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三个意见”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邹星摄人民网西安5月8日电(记者 邹星)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
2023-05-08 14: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通讯员 亓磊马聪 为净化泉头村文化环境,提升村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10月7日,正值国庆假期,西张庄镇泉头村以“扫黄打非扬正气文明新风润人心”为主题
2025-10-09 18:13:00
鲁医健康说|读懂老年人的“情绪信号”,心理支持需多方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4:00
10月7日,在山东冀鲁边乡村振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3台大型烘干机开足马力运转。经过10个小时的作业,玉米水分从40%以上降至18%左右
2025-10-09 18:15:00
通讯员 吴俊 马聪 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预防犯罪防线,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近日,西张庄镇东白沙村组织开展“关爱未成年人
2025-10-09 18:15:00
河北新闻网讯(张强、王育民)据唐山市商务局信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唐山市消费市场延续火热态势。对16家大中型重点零售
2025-10-09 18:18: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丁楚风鸡排哥成了“现象级”,从景德镇的街头走到全国的舆论中央,仅仅用了半个月。这位二十年如一日守在校门口炸鸡排的摊贩
2025-10-09 18:19:00
“双节”不“打烊” 龙龙铁路武梅段(福建段)项目施工忙
东南网龙岩10月9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陈荣香 谢思棋 李亚鹏)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保工期。国庆中秋“双节”假期
2025-10-09 18:21:00
唐山能源集团开展“到访不遇用户”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马杰、王育民)双节期间,唐山能源集团开展燃气入户安检“到访不遇用户”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以“不漏一户、不留一患
2025-10-09 18:28:00
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圆满完成“双节”服务保障工作
国庆假期,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出租汽车市场专项治理行动。河北新闻网讯(师源、杨冶)国庆假期,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前部署
2025-10-09 18:29:00
河北乐亭:缤纷文化活动点亮“双节”
图为广场上的地秧歌表演。侯亚婷摄河北新闻网讯(肖丹阳)“双节”期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河北省乐亭县开展了以“多彩金秋·魅力唐山”为主题的国庆
2025-10-09 18:30:00
唐山交通人“双节”坚守保畅通
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相关检查。河北新闻网讯(师源、杨冶)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唐山迎来出行高峰,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岗位
2025-10-09 18:31:00
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下月举办 邀韩国作为主宾国
大皖新闻讯 10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大皖新闻记者在会上获悉,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11月15日在黄山市开幕
2025-10-09 18:38:00
2025年9月,西藏林芝市以“林芝文旅号”首航为契机,同步举办入境旅行商洽谈会,联动40余名来西欧、东北亚、东南亚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旅行商
2025-10-09 18:40: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旨在加强电子印章规范管理
2025-10-09 18:40:00
随着国庆中秋长假的结束,长春机场迎来了返程客流高峰。“双节”假日期间,支队全体执法人员坚守岗位,周密部署,确保了机场场区秩序井然
2025-10-09 1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