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开春田间看变化 土地托管有新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4 00: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开春田间看变化 土地托管有新意

绿盛合作社农技人员正在给托管农田追施肥料

本报记者 姚二曼 刘雪妮

“再下一场春雨后,跟着追一次肥,今年麦子的长势应该很不错。”2月21日,李军炜和李朝宁顶着大风来到地头,查看麦苗的长势情况。

李朝宁是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盛合作社)副理事长,李军炜是临渭区下邽镇张杨村党支部书记。“我们村有2000多人,但留在村里种地的不足1000人,种地群众年龄基本在60岁左右。以后谁来种地?怎么才能让地亩产高、种出的粮品质好?”自己多年也不曾种地的李军炜想到了土地托管,“但群众不了解也不放心,为此我想着自己以比较高的价格从群众手中流转些土地,托管给绿盛合作社,如果这种模式可行,群众看到了效益,种粮积极性肯定会极大提升。”

去年秋天,李军炜将自家的和流转的100亩土地托管给了绿盛合作社,今年一开春,他便急慌慌赶到地里,查看麦苗长势。

其实去年秋天麦子刚出苗的时候,李军炜感觉种得有点稀,当天就叫了绿盛合作社农技人员,“人家告诉我宽幅沟播看着就是这样,按规定并结合地的实际情况测算的播种量,下种量没问题。今天一看,人家是对的,你看现在这长势多喜人。”看着眼前一行行整整齐齐、绿油油的麦田,李军炜满意地笑着说,“看来托管靠谱,现在种地既不操心买化肥、农药的事情,也不用再另外雇人干活,省心省力多了。”

根据托管协议,每亩地李军炜交400多元托管费,从耕种、灌溉、打药除草到最后收割,全部由绿盛合作社完成,合作社承诺托管田块亩产高于当地同等田块平均产量。

在地头,李朝宁随意拔起了一根麦苗,指给李军炜看,“目前分蘖情况良好,根系也粗壮,加上后期管理好,产量没问题。”李朝宁说,他们公司一直在推广宽幅沟播技术,有利于麦田通风透光,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还能提高产量。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托管,心里有点不踏实,后来看到人家的田间管理既规范又专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用的大部分都是智能化机具,打药除草全是无人机,有的田块已经用上了无人驾驶播种机,早已经颠覆了传统的种地模式。”李军炜感慨道,“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人家专业的人来干。”

官底镇庙王村也面临和张杨村同样的情况,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在家种地的人年龄普遍偏大,种地力不从心,接受现代农业新技术新理念比较慢,无法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年轻人不种地、老年人种不动地问题,庙王村和绿盛合作社开始合作,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户”模式,整村推进土地托管。除了农户自行和绿盛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外,该村以村集体经济公司为平台,流转土地570余亩,一并交给绿盛合作社管理。

2021年5月底,第一届丰收大会在庙王村南的托管田块举行,通过群众参与、专家监督,最终托管田单季亩产达1273.45斤,比群众自己种植高出200斤。“原来群众自己耕种管理,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都比较盲目,科学管理更无从谈起。托管后从耕种到管理都是绿盛合作社专业农技人员干,我们只管灌溉和收割。2022年村集体经济增收20多万元。”庙王村党支部书记孙书红直言土地托管有很大优势,“因为大面积托管,人家大型机械可以充分使用,农资统购成本比单家独户购买价位低,病虫害防治用智能化无人机,效率高不说还节约人工,托管实实在在降低了种地人工和投入成本。这几年集体经济所得收益除给流转户每户分红700元外,剩余部分用作村上各项公益事业,让村上面貌越来越好。现在我们村上没有一分撂荒地,群众种粮积极性特别高,精神面貌好,幸福感也比较强。”

张德贵是庙王村种粮大户,家里的30余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村集体。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种地,农药、肥料、种子加上灌溉、收割,一亩地投入在600元左右,净收入1000元多点都算是好收成,自己还得一年到头扎在地里下苦。“现在把地交给村集体公司后委托绿盛合作社托管,一亩地一年净分红700元,现在真的是背着手种地。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后,我有时会种芹菜增加收入,闲暇时间打打零工,收入比单纯种地好多了。”张德贵喜笑颜开。

据了解,从2018年探索开展农田托管以来,绿盛合作社托管面积已由最初的500余亩扩大到2023年的21900余亩,从合作社周边拓展到临渭区、渭南高新区、华州区、华阴市、合阳县、大荔县等周边县(市、区),其中今年订单优质小麦种植4400亩,开展小麦宽幅沟播种植12199亩,涉及39个行政村及社区,与1800余户种植户建立起合作。土地托管后,绿盛合作社从粮食作物耕、种、管、收四方面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为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确保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0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时间,李宗光一直开着越野车,载着记者奔跑在田埂、田间和他的万亩良田周边,感受备春耕的气息和黑土地保护的变化。李宗光是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技师。10年前,他
2023-03-14 05:15:00
春耕备耕新意浓 田间地头农事忙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春耕备耕新意浓 田间地头农事忙□ 本报记者 苑捷 通讯员 孙展春三月三,苦菜叶儿往上钻。连日来,阳高县下深井乡从平展的川塬到纵横的梯田,农机轰鸣、农户忙碌,耕耙
2024-04-13 05:56:00
合肥蜀山:科技赋能春管 助力粮食丰收
...余亩冬小麦进入生长关键期。该区通过机械化田管,实现田间智慧管理,科技助力省工省时,确保午季小麦丰产丰收。喷洒车在田间作业。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农田管理有“智慧”4月12日,在小
2023-04-17 10:31:00
人民日报聚焦六安市金安区丨开展送技下乡 农户种田有方
...帮助菜农出圃辣椒苗。 刘建平摄(影像中国)人勤春早田间忙。抓好春季田管、确保夏季粮油丰收,对稳定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开展农技指导,提供托管服务,推广节水灌溉……当前,各地
2024-02-29 10:49:00
合山:田地托管出新招 托起农户新希望
...镇环山村水稻种植“一条龙服务”示范田里,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稻穗不断被卷入机器,一粒粒黄澄澄的稻谷尽收“囊中”,田间一派丰收的景象。“这一片原本是丢荒田,有了‘田保姆’之
2024-07-18 17:51:00
广德四合:农田“托管” 管来好“丰”景
...里来回穿梭的收割机引来不少村民现场采购,边收边卖,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秋收“丰”景图。成片的金黄稻田喜迎丰收。周逸萱摄“我们村山多田少、田地分散,一直以来,水稻种植机械率低、生
2023-10-24 11:22:00
履职故事记满8个笔记本
...过去的一年,刘海玲走进工厂车间、深入基层社区、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群众诉求。刘海玲有个习惯,每天都会记录工作笔记,她随身携带着一个约2厘米厚的笔记本,随时把桩桩件
2023-02-13 05:55:00
沃野“耕”新不负春 广袤大地奏响“春天的故事”
...型无人机大显身手今年春节期间,河南有多场降雪,因此田间总体湿度大、墒情好,有利于小麦生长。但湿度过大也容易造成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当下春管的重点是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2024-03-19 19:43:00
抢农时、强服务,吉林通化—— 田间党旗红 共助春耕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健飞)近日,走在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孤山子镇高台村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村民和机器作业的轰鸣声。“远处2000多亩稻田,是合作社通过流转、托管经营的。从春季育稻苗到秋收入户
2024-05-06 10:4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
健康问太和 | 关节镜微创技术,巧解关节“卡顿”难题
走路时膝盖突然剧痛卡住,缓一缓又能恢复?这可能是关节里混进了“不速之客”——关节游离体,反复发作将加速关节磨损。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2 23:25:00
科普|福州 17 岁少年患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攀升需早防
福州17岁少年患上糖尿病专家提醒:青少年发病率持续攀升,早防早治是关键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潘温祥)糖尿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2025-11-12 22:00:00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