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李宗光的万亩良田
——“新农人”备耕记⑤
采访李宗光,很特别。
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李宗光一直开着越野车,载着记者奔跑在田埂、田间和他的万亩良田周边,感受备春耕的气息和黑土地保护的变化。
李宗光是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技师。10年前,他带领合作社,在农安县率先购买免耕播种机,应用保护性免耕播种技术,托管农户土地。目前,合作社土地托管面积近1.1万亩。
万亩田有多大?站在大地上,透过层层树木,一眼看不到边;坐着越野车,蜿蜒曲折也跑了近一个小时。
李宗光说,这就是他为之奋斗10多年的“战场”,也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它的每一寸都承载着科技的基因和政策的血脉。
冬已逝,春可期。初春的田野,阳光普照,春风荡漾,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清晨,薄雾刚刚散去。奔跑在凹凸的田埂上,土地松软,泥土飘香,隆隆机器声打破了沉静的大地。
“这万亩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土壤通透性强,玉米抗旱抗涝,1公顷地打粮2.5万斤左右,节约成本1000多元。”李宗光指着一垄垄黑色的土地说,去年秋天玉米收割后,便进行了秸秆还田处理。这样实施保护性耕作,秸秆和根茬覆盖地表,减少了土地翻耕,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同时,播种采用了六行免耕播种技术,相比传统免耕播种,效率提高近3倍,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这就是我们丰收的最大底气。”李宗光声音振奋。
驶出田埂,奔跑在田间小路上,一辆辆挖掘机正在路边作业,场面热火朝天。
“以前,这些田都由农户各自经营,如同一盘散沙,大家各自为战,公共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基本无从谈起。”李宗光说,合作社采取黑土地保护土地托管模式,受到农户的欢迎和认可,目前带动种植户400余户和脱贫户35户。合作社对托管土地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将原来的水沟、田间路、“磨牛地”平整好,建成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示范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实施利用率。同时,合作社还邀请农资服务队、植保服务队,对托管土地统一管理和服务,粮食产量平均增长10%。
“合作是农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推行黑土地保护土地托管模式,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信心更强。”李宗光说。
驶离田间,奔跑在乡间公路上,一辆辆农资运输车快速闪过,驶向前方。
“备春耕是一年一度农业生产的首场‘战役’,更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李宗光说,目前,合作社的全体员工正在进行机器维修和养护,确保春耕生产万无一失。合作社共有免耕播种机、拖拉机、深松机、条耕机、玉米收割机等农机具40余台套。所有这些农业机械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积累,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久将来,合作社将真正实现耕、种、收、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从而推动粮食规模经营走上持续发展轨道。
“实现全程机械化,既解决了土地零散问题,又解放了劳动力,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李宗光大声说。
采访结束,停车,登上一处山坡。山顶立有“岳王城古城”石碑,相传渤海王国时期,有一位叫岳王的贵族,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池。山下,是奔流的松花江环绕的万亩良田。
“未来几年,我要与农户深度合作,让这山上山下土地连成一片,让农民的收入再翻一番。到那时,岳王的‘八百里’城池,将变成富民的‘八万亩良田’。”
李宗光用力地挥着手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