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三样法宝”让黑土地产量连增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4 06: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本报记者 张欣禹

“农场全部土地都实现了机械化免耕作业,土壤保墒程度高,再配合玉米、大豆和高粱三种作物轮作,每年产量都有所增加,去年又丰收了。”盘点一年的收成,公主岭市双城堡镇海苹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刚全喜笑颜开。

海苹家庭农场去年播种面积有5000余亩,其中玉米1000亩、大豆1500亩,余下全是高粱。在王刚全眼中,让黑土地增产增收有三样“法宝”:条旋免耕、土地轮作、测土配方施肥。

“条旋免耕能减少土壤耕作,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也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保水保墒,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王刚全告诉记者,作物轮作既保证了每种作物的产量,又能不断恢复和提高地力,再配合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操作,连田间管理都使用了无人机,海苹家庭农场粮食产量以每年3%到5%的速度提升。

海苹家庭农场只是公主岭市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一个缩影。近日,在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的兴邦家庭农场,负责人崔学彪收到一条2023年测土配方施肥的信息。崔学彪感慨地说:“现在种地可是幸福多了,咋施肥都有人教,等开春我们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给土地‘对症下药’,节约成本不说,增产是没跑了。”

几年前,崔学彪加入了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简单说吧,农技推广人员在我家地块上多点采集土样,通过土壤样品分析,为我提供专业的施肥指导建议。”崔学彪说:“该怎么施肥、施肥多少,通过手机就都能知道。”

2021年,兴邦家庭农场开始使用堆沤肥。现在不仅粮食籽粒饱满,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所提高。崔学彪算了一笔账,通过科学施肥和使用堆沤肥,平均每亩地每年能省下七八十元,兴邦家庭农场大约有3000多亩土地,仅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省20多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林:全力备春耕 “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正当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走科技支撑有力的增粮之路坐落于公主岭市的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种业产业园内,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经风筛、灌袋、包装等流水作业后,走向市场。鸿翔种
2024-04-14 09:31:00
听,黑土地上传来丰收乐章
...械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用新技术 ,喜迎大丰收……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隆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5000亩土地,采用“秸秆还田+深翻”技术,迎来丰收……长春市九台区德强家庭农场60
2023-09-18 01:26:00
因地制宜  保护利用黑土地(美丽中国)
...秆部分还田+增施有机肥”模式,提高土壤肥力;在长春公主岭市,重点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保水保肥,提高地温……“花巧心思,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入9月,吉林省公主
2024-09-10 05:43:00
总产816.16亿斤背后的丰收“密码”
...的技术种出更好的粮食。现在正值种子加工生产旺季,在公主岭市吉农高新种子加工车间内,三条玉米种子加工线正在加班加点工作,每天加工50万斤玉米种子,为今年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品种支
2023-01-05 01:25:00
吉林粮食总产量816.16亿斤  解读“大国粮仓”的丰收密码
...指导各地加快秋收进度,确保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公主岭市无人农场里的自动收割机(央广网记者 郭东隅 摄)据了解,今年,吉林省抢农时、扩面积、排渍涝、提单产,推动农机、农技、
2022-12-14 17:11:00
公主岭: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创新保护好、管好黑土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示范。公主岭市依托农高区平台,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签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合作协议,落实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农机装备开发、技术推
2023-10-17 13:24:00
黑土地上粮满仓
...保护利用,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培优扶强种业企业,加快公主岭市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供种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位于公主岭市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的鸿翔种业科研制种基地,玉米种子已经进入
2024-09-26 08:31:00
秋收大有民同欣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秋收大有民同欣——走进公主岭市秋收一线本报记者 李亚东 孙红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又到收获季,记者走进公主岭市的田间地头,欣赏到一幅幅“丰”景如画。
2023-10-20 02:13:00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气风发,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乐农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传送带将玉米转运至存储仓(2022年1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新品
2022-12-19 14: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贵州航天医院呼吸科:守护好群众的每一次呼吸
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贵州航天医院呼吸与危急重症科(以下简称呼吸科),已从最初以结核病诊疗为主的专科,成长为省内诊疗项目最全
2025-09-02 20:26:00
临沂市人民医院内镜下“保胆取石术”守护胆囊健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王小彤 张晴晴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消化内科专家王爱华、鲁临、张秀田在内镜护理团队
2025-09-02 20:52:00
萍矿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愈七旬老人“缠腰龙”剧痛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萍矿总医院疼痛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为一位七旬老人解除了长期疼痛之苦。该老人饱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困扰达半年之久
2025-09-02 21:31:00
“营养+运动”助力开学活力足
新学期开启,如何让孩子吃对、动好、学得棒,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9月2日,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阎青,为家长解锁“营养+运动”的健康密码
2025-09-02 19:51:00
新学期“心”适应:孩子哭闹、拖延、厌学?心理专家拆解适应密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林新惠)开学季校门口的“悲欢离合”正在上演:一年级娃抱着家长腿哭到缺氧,四年级生磨磨蹭蹭不肯写作业
2025-09-02 16:20:00
倍元气鲜阿胶上市:以“元气密码”养出健康好气色
近日,新式滋补品牌“倍元气”推出其创新产品——倍元气鲜阿胶•西洋参黄芪阿胶凝膏,聚焦现代人元气亏虚与气血失衡问题,提出“有元气
2025-09-02 13:32:00
睡不好、血糖高、抗衰老?以岭健康给出中华养生智慧解决方案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繁忙、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接踵而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正在经历“脆皮”困扰。2025年7月智联招聘《2025职场人亚健康情况调研报告》揭示
2025-09-02 13:36:00
准备9月做近视手术?第一件事:查清茗视光眼科专家出诊日期
很多近视朋友都有摘镜的想法,他们很想知道做近视手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对于很多近视朋友来说,可能是人生第一次走进手术室
2025-09-02 13:38:00
视力骤降警惕视网膜裂孔 高危人群需定期眼底检查
大众网记者 姚辉 通讯员 李林 烟台报道54岁的徐先生因总感觉眼前有飞蚊飘动到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裂孔
2025-09-02 09:16:00
花溪区关工委助力新学期,关怀莘莘学子成长
9月1日,在新学期开学之际,贵阳市花溪区关工委副主任申万荣、谢菊蓉,区关工委委员熊万平,青岩镇关工委主任唐世华一行,前往花溪区第二小学
2025-09-02 00:06:00
花溪区关工委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暨七年级新生家长座谈会
8月29日,贵阳市花溪区关工委校家社协同育人系列活动——七年级新生家长座谈会在青岩贵璜中学举行。花溪区关工委副主任刘开英
2025-09-02 00:07:00
中药肠道灌注保留治疗:给肠道“洗个澡”,给身体“加动力”
讲到“中药保留灌肠”,大家可能会感到疑惑:中药还可以灌肠?还能保留?怎么保留?今天,烟台市奇山医院物理治疗科专家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融合传统中医精髓与现代医疗技术的创新疗法——中药肠道灌注保留治疗
2025-09-02 01:28:00
青年中医时健受邀出任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中医顾问
2025年8月29日,青年中医医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时健,受到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吉米·帕特里克先生的亲切接见
2025-09-01 11:08:00
【国际合作】盈康一生四川友谊医院入选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
2025年8月2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日本medicalexcellenceJapan(以下简称MEJ)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日医疗产业合作交流论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2025-09-01 11:08:00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科方恩喜:擅调脏腑,巧治肿瘤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中医肿瘤大夫经过数十年精勤探索,在中医肿瘤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2025-09-01 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