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5 12: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由于独特的自然地貌,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世界前100座高桥中,近一半在贵州。“五一”期间,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仍在加紧施工。大桥建在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与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建成后,驾车横穿峡谷的时间将从两个小时缩短至两分钟。目前,大桥正在进行主缆架设工作。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凌晨2时,花江大峡谷的风力渐趋稳定,此时,正是吴朝明和同事们调整索股最合适的时间。悬索桥几乎所有的承重都要依靠两根主缆,花江峡谷大桥上下游两根主缆分别由217根索股组成,吴朝明和同事们正在调整的是第7根索股。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吴朝明说,调整这根索股需要参考基准索,也就是主缆第一根索股的位置。索股与基准索的相对高差,和指令的误差在-5到+10毫米内,调索才算完成。调索的工序并不复杂,但条件非常苛刻,只有在风和夜间温度都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但峡谷地质构造复杂,风力、湿度、温度变化莫测,极大地增加了吴朝明和同事们调索的难度。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吴朝明回忆起上个月调整基准索时的艰难经历,因为其余216根索股的架设都要以基准索来做参考,因此基准索的定位是否精确非常关键。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即使调整到误差范围内,隔1小时后还需要继续观测数据,一天一共需要观测6组,连续观测3天,18组数据都没有波动,才能开始架设第二根索股。为了调好左右两条主缆的基准索,吴朝明和同事们足足花了14天。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每天与捉摸不定的风打交道是吴朝明和同事们的日常,如何保障施工团队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条道,被称为“猫道”,它是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之下、平行于主缆的线形临时施工便道。当初建设“猫道”时,为了增强它的抗风能力,吴朝明他们绞尽脑汁想了不少招,最终决定加大“猫道”承重绳和提高横向通道刚度。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上下游两边的“猫道”通过这个通道连接为整体,形成一个空间网状结构,“猫道”整体也就变得更加稳定了。然而,施工的前提是得了解这里的风场的情况,于是,“捕风”就成了当时吴朝明团队的首要攻坚任务。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根据多年的造桥经验,他们创新性地在桥梁建设中引入了多普勒激光雷达,专门用于观测风场,可以24小时自动收集数据,为施工提供精准的气象参考。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吴朝明说,等到大桥成型后,这个观测风场的设备还会被迁移到桥上,监测风来时桥的摆动情况,及时掌握桥的健康状况。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花江峡谷大桥,2022年开始施工,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在这里,吴朝明年复一年与险峻山川抗衡,源于他从小对“通路”的梦想。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吴朝明出生在贵州铜仁一个小山村,从小立志要给家乡修路,并成为当时村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家乡贵州修建大桥和高速公路。吴朝明说,现在家乡早已通上了公路。而在从业近19年里,他也已经参与了8条高速路的建设,修建了近40座桥梁。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建设的是桥,淬炼的是技术。在这几年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中,吴朝明参与的发明专利已经有近10项,有的让施工更安全,有的让材料更环保,还有一些造桥施工中首创的新技术。他说,有项目的时候,只有人在工地心里才踏实,一点点见证着大桥向625米的高度拔节生长。

我在第一线 | 一路挑战,一路超越 在“地球裂缝”上建桥

望着眼前已经初现雏形的花江峡谷大桥,吴朝明的眼里充满期待。建成后,这座大桥将成为家乡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界第一高桥。站在大桥的主塔上俯瞰,北盘江在“地球裂缝”间平静流淌。作为六安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峡谷两岸的贞丰县平街乡营盘村和关岭县花江镇五里村之间的行车时间将
2023-01-29 22:20:00
在“地球裂缝”上搭起的这座桥 将是世界第一高
...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仍在加紧施工。大桥建在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与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建成后,驾车横穿峡
2024-05-05 12:41:00
【境内外媒体贵州行】瀑布旁览飞桥 来安顺邂逅诗与远方
...盘江上的花江大峡谷,两岸绝壁高近千米,被称作“地球裂缝”。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宛如一座连接“地球裂缝”的天桥,横跨于深邃峡谷之上。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采用1420
2024-11-07 11:43:00
贵州桥梁 总是在刷新“世界纪录”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全长2890米,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是六安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其625米的桥面至水
2023-08-21 17:28:00
壮观!花江峡谷大桥开展动力荷载试验
...程,地处2.5亿至2.01亿年三叠纪地层,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桥梁全长2890米,主桥为1420米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面距水面625米,建成后主桥跨径居山区桥
2025-08-23 21:54:00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进入主缆架设施工阶段
...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建在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全长2890米,主跨达1420米,主桥桥面与谷底的北盘江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其建成后不仅是世界第
2024-04-15 09:39:00
打个“飞的”看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关岭飞行基地投运
...观光之旅。在飞行过程中,游客们在空中尽情领略“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的钟灵毓秀,以及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的伟岸雄奇。首批体验这一项目的游客,全程沉浸在美景之中。“今天我从关
2025-09-23 13:20:00
不可复制!首届世界第一高桥铁人三项国际邀请赛将在贵州举行 One of a Kind! Guizhou to Host the First World’s Highest Bridge Triathlon International Challenge
...道重新定义了全球铁三赛事的难度坐标。大桥跨越“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贵州交投集团供图)赛事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山水美学与工程奇迹的结合。参赛者将在“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间穿行,掠
2025-09-18 13:07:00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从565到625米,只有贵州自己了
...个世界级超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跨越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1420米的主桥跨径和625米的桥面至水面高度,将成就这座巨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刷新世界纪录。建成后,花江峡
2023-05-21 20: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周六相约南京,多重优惠等着你“苏超”决赛夜,“惠享”全城嘉年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本周六,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决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激情开战
2025-10-31 08:00:00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
元通商圈地下空间联通项目一期完工南京结合轨道交通优化立体慢行系统图为元通地下连通工程一期出入口元通站8号出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吴春霞“没想到这里多了3个地铁出入口
2025-10-31 08:0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毛欣悦记者张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为一辆车蓄满电。继去年全市首个光储超充放站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投运之后
2025-10-31 08:01:00
南京3年受理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案件140件标的额超70亿元涉外审判专业,经贸往来安心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记者昨天从市中级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10-31 08:01:00
地方文明实践和驻区高校资源深度融合江宁“幸福校校乐”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南报网讯(通讯员包丽记者张希)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徐佳肖日东“干这行16年,和姐妹们聊天,大家最希望的就是权益有保障、技能有提升
2025-10-31 08:01:00
南京交警发布“苏超”决赛观赛出行提醒制定20余条线路让球迷大巴有序出行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轩记者王茸)11月1日晚,“苏超”决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 通讯员张悦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2025-10-31 08:02:00
10月30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
2025-10-31 07:34:00
10月30日,从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我省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25-10-31 07:40:00
太原地铁建成以来,对改善城市交通、提升太原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体验乘坐轮椅的人士能否得到友好对待、是否实现无障碍出行
2025-10-31 07:40:00
唐山举办情满重阳·漫游唐山——发现唐山之美文旅宣传推广活动
摄制丨河北日报记者郭宝强见习记者安洋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郭宝强)10月29日,“情满重阳·漫游唐山——发现唐山之美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唐山花海北区举办
2025-10-31 07:42:00
河北新闻网讯(常汇、师源)今年以来,唐山市开平区委组织部持续统筹协调全区人才工作,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工作体系
2025-10-31 07:43:00
摄制|河北日报见习记者靳庆军 记者 郭宝强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靳庆军、记者郭宝强)10月29日下午,来唐山参加非遗旅游融合创新交流活动的嘉宾现场观摩“非遗美食汇燕赵”——唐山宴
2025-10-31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