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星星的孩子”年逾四十,父母年迈,两代人怎么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3 11:28:00 来源:澎湃新闻

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以“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为主题。这意味着,在、之外,孤独症谱系群体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

家长最挂心的是,当自己老去甚至不在时,如何能有靠谱的监护机构或监护人,凭借家庭留下的财产,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有效照护?在、安徽等地,家长群体正在谋划和行动。他们说,这是面向“人、财、所”的“闭眼工程”。

家长们在行动中遇到了哪些状况?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还能做什么?从近年来的观察、对相关实践者的采访,以及家长群体的中,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尝试进行描述和归纳。

意定监护,现实中的难题

对谱系家庭来说,孩子18岁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相对松快。学龄前,家长焦虑的是如何干预,如何提升孩子的能力。学龄阶段,根据孩子能力和状态,家长可选择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此时融合教育支持较多,家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宽裕。而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孩子无论进行辅助性就业,还是在家里接受照料并做简单家务,都需要家长全天候支持。家长也会焦虑孩子如何更好地社会化。

18岁只是断崖之一。谱系人士到了60岁,将面临另一种断崖。管理对口部门由残联变成老龄办,他们不再是特殊需求群体,难以得到针对性照护。此时,他们的父母如果还在世,也已是八九十岁,自身尚需照料支持。

“星星的孩子”年逾四十,父母年迈,两代人怎么办?

上海的方坛咖啡馆是一家支持孤独症谱系人士辅助性就业的咖啡馆。

面对“两代人如何管”“家长去世后孩子怎么办”的问题,年长家长的焦虑程度比之前两个阶段更高。据国际上的研究,孤独谱系障碍人群平均寿命在54岁。事实上,中国第一批确诊的谱系人士,年龄已超过40岁。父母几乎已没有精力按自己的想法安置孩子。

一些成年谱系人士住在养老院,往往缺乏陪伴和活动,很难谈得上有好的生活质量。倘若他们爆发情绪问题,有挑战性行为等,为了其他老人的人身安全,养老院很可能拒收。

“这并未真正呈现在政府有体系的公共服务布局中。进入成年期,谱系人士会有各种复杂需求。”上海闵行区吴泾慧灵社区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陈戎东说到。

“星星的孩子”年逾四十,父母年迈,两代人怎么办?

上海闵行区吴泾慧灵社区助残服务中心,一次手工活动。

该中心是目前上海惟一面对成年谱系人士的日间照护机构。身心疲惫的家长——很多是单亲妈妈,可在此寻求照护支持,获得休息时间。成年的谱系人士,都有自己的感知与表达方式,往往很难照护。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位主要照护者,掌握所有照护经验。

既然家长愿意信任照护机构,陈戎东认为,对具体的个案,机构要把自身积累的照护经验,传递给将来承担照护的人和监护人,使其沉淀为可以赋能的活的档案。

这正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的具体做法。但关键是,往下究竟传递给谁?

这涉及“家长去世后孩子怎么办”。国家层面,法院、民政以及村居委等机构,可以凭职权指定监护人。但实践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或专业监护组织。机制设计上,除需要指定监护人之外,还需对监护做监督,监督人更为难找。最后,往往只能由基层托底进行公职监护,民政局作为遗产管理的。这些工作的进行,需要根据财产、身体状况,要准备各种资料与不同部门对接,还要结合谱系人士的特质,基层人员往往难以顺利推进。虽然有识之士提出制定“公职监护执行手册”,对具体操作给出必要指引,但基层能做的毕竟有限,难以顾及多元需求,又涉及沉重的成本负担。这无法成为所有谱系家庭的托付之道。

尚有能力的家长们也在为“意定监护”做打算。可以找怎样的人和机构,做?届时如何能让钱最有效地用在孩子身上?眼前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地方,既能照护孩子又能安顿自己的老年?归根结底,是信任的问题。

家长抱团,先行探索

“心智障碍者的老年家长,面对的照护压力非常复杂。他们并不愿与所谓专业人员探讨,而是需要长期的同伴支持。在社会工作专业,叫‘未来规划’(Future Planning),也即根据家庭的特点,帮大家做出计划。”陈戎东说。

这可能正是上海普陀区爱托付关爱服务中心形成的原初动力。一部分心智障碍家庭的家长们因年迈和疾病,把成年或未成年的孩子放在养护机构。接受这部分家长委托,爱托付组团前往这些机构对孩子进行探望。而后开展居家探望,希望通过志愿者定期探望,提前和孩子们建立情感链接。“倡导年青家长从现在开始探望年老家长的孩子,为将来自己年迈时,享受彼时年青家长的探望而做准备。”

“星星的孩子”年逾四十,父母年迈,两代人怎么办?

上海普陀区爱托付关爱服务中心组织的一次探望服务。

这类自发组团探望,只是精神慰藉,不是尽法律上的监护职责。拥有类似深刻悲欢的家长们,会在探望过程中加深彼此的信任。大家抱团取暖,解决共同的焦虑,也是减轻国家负担。

这就是社会自组织的潜力所在。它可能发展为正式的监护或监督机构,无论被法院指定,还是家长通过遗嘱方式指定,都能起到稳定而长期的作用。家长也可指定,倘若自己和孩子都不在了,剩余财产可资助困境家长群体或这类家长组织。如此周而复始。

也有家长从一片场所入手。比如,安徽金寨的,最初是工作在北京、故乡在金寨的谱系孩子家长的一个想法。从2017年开始发起和筹划,到第一批14个家庭加入,再到70位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股东,星星小镇在2024年夏天即将迎来人们入住,当下由废弃希望小学改造的星星家园,已能让人其间的。

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小镇的运行需要有工作人员和专业照护力量。这些事情都要仔细考虑和慢慢做。2024年3月,为星星小镇服务的监护机构成立,其业务范围包括监护和监督、遗产管理和遗产捐赠。未来还有做特殊信托的计划。两代人的生命链条中,这些工作都是必要的支持。

“星星的孩子”年逾四十,父母年迈,两代人怎么办?

上海,一个孤独症谱系家庭,妈妈在带领孩子和志愿者们,排练 家庭戏剧。

回到上海,闵行区的若干街镇,也正在面向大龄谱系人群,开展“星星之家”等空间的营造。要让这些空间真正起支持作用,其中的关键,正是要与家长社群取得链接,使大家的问题能够在这里得到解决。围绕具体的人去做事,会让社会资本进一步增强,更会减轻未来的公共财政负担。

营造友好环境,为了共同的未来

这些家长群体的行动,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关爱别人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根本上,创造整个社会的,才能让成年谱系人群有尊严地生活。

支持性的网络越多越好。比如,上海安远路的,总有孤独症谱系店员走来走去,有家长坐在店里,一边看孩子工作,一边喝咖啡聊天。屋后的烘焙间,则有谱系青年在做点心。每个周六,蒙自东路上的会请孤独症谱系的来表演音乐。这类咖啡馆的主理团队,以及背后的基金会等机构,其实都是潜在的监护人和监督人,至少如今已是支持性网络中的一环。

“星星的孩子”年逾四十,父母年迈,两代人怎么办?

上海方坛咖啡馆,在书架的显眼处,摆放了关于孤独症的绘本。

而在安徽金寨星星小镇,家长也会带自己的孩子走出小镇,来到县城,求医或是购物。时间久了,乡亲也都认得他们,会热情和善意地打招呼,也会在孤独症关注日一起组织关爱活动。这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发生。

相互看见、彼此关爱的社会氛围,就会带来更多潜在的令人信任的意定监护人和遗产受托人。对于深度老龄化的城市,这类做法可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而对个体而言,在具体关爱行动中,可以体会有意义的人生,其中得到的谢意和成就感,无法通过赚钱获得。与其说这是做功德,不如说至少是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以此,向身边每个人展示,这才是值得期待的未来。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健康|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星星的孩子”老了怎么办?
...过世后患者的去向和生活状况感到忧虑。“我走了,孩子怎么办?”是孤独症患者家长普遍担忧的问题。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原副所长肖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孤独症障碍者未来的监护监督、财
2024-04-02 09:41:00
关爱“星星的孩子” 早期干预或能改变命运
...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心关爱“星星的孩子”,也不能仅限于一天或是一段时间。洪琴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促进婴幼儿社交沟通能力,关键要做到“五多”。1、多面
2024-04-03 05:22:00
提升家长照管能力,护航“星星宝贝”成长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提升家长照管能力,护航“星星宝贝”成长青岛医疗机构、培训学校将着力开展孤独症患儿照管者技能培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赵黎4·2世界孤独症关注日20
2024-04-02 06:20:00
...一个问题时常出现在余华的脑海里:“等我不在了,孩子怎么办?” “不敢死”,这是孤独症孩子家长的普遍焦虑。为了寻求答案,余华和其他一些家长去海外考察了很多为孤独症家庭提供服务
2025-05-06 08:44:00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安置政策研讨暨新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织在孤独症障碍者安置领域的艰辛探索。“我走了,孩子怎么办?”肖扬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社会议题,孤独症障碍者未来的监护监督、财产信托和托养照料是孤独症父母面临的主要问
2023-06-19 11:35:00
关注孤独症患儿,临沂儿童康复专家建议:家长应首先学会自我和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程贵宝正如《开花的星星》里唱的那样:“每一颗星星都会开花,每一束光都会找到方向。”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喜欢与外界接触,犹如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
2025-04-02 10:35:00
共创共生,用温暖拥抱“星星的孩子”
...写过:“......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我的寿命足够的长,我希望能够走在孩子的后面.
2024-04-03 09:02:00
这群特殊“老师” 呵护“星孩”健康成长
...年了,再继续做训练,我们的经济也比较难负担,未来要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18岁以下的孤独症患者在我们中心做康复干预,一个月可以获得残联1700元的补贴,相当于自己只要负
2024-03-30 01:42:00
孤独症,误解知多少
...归类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儿童常被人们称作是“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好像来自遥远的星球,在夜空中独自闪烁。社会公众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认识孤独症,学会理解并接纳孤独症儿童,
2024-04-02 15: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实习生赵韵涵)11月2日,秋天的阳光洒在玄武湖畔,位于金陵STYLE浪漫中心的2025南京文学书集又开始了以书香迎客的一天
2025-11-03 07:37:00
“心”生欢喜,“耳”目一新 18名西藏患儿在宁成功接受手术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他从没在学校的体育场上自由奔跑过,是南京的医生帮他重拾自信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苏超”,正为城市招商引资打开“超”链接。11月1日晚,在上海月星环球港举行的“我在上海看苏超”足球嘉年华上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朱静)11月1日,参加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的艺术家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2025-11-03 07:38:00
猛德大叔与江西的情缘
在帕米尔高原上颠簸4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开阔的牧区,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正帮老乡寻找走丢的牦牛
2025-11-03 07: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
92岁老人将厨房打理的像咖啡屋 孙女:爷爷一直爱整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南昌高女士拍摄了爷爷家的厨房并上传网络,干净整洁的厨房引起广泛共鸣,数百万网友观看、十多万网友点赞
2025-11-02 10:32:00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5)上,由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曾永毅教授团队主导完
2025-11-02 11:08:00
二十公里暖心守护!大学生热心助人获市民表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向湘)10月31日,武汉城市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热心市民潘萍女士的表扬信,信中讲述了该校2024级工商管理1班张奥文同学在勤工俭学途中主动救助事故受伤女生
2025-11-02 12:37:00
展民企风采 绘时代华章 “青岛企业家日”主题摄影书画展盛大启幕
鲁网11月2日讯金风送爽,山海礼赞。在青岛市第五个“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展民企风采·绘时代华章——企业家风采主题摄影书画展”于11月1日在青岛隆重开幕
2025-11-02 12:39:00
驿站内,调解员一番耐心开导,两位因楼道堆物产生矛盾的居民终于解开心结,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在邻里驿站内设立调解室
2025-11-02 12:57:00
一位八旬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11月1日在楼下晒太阳时不慎离开小区后迷路。幸好在街头被原先所住小区的邻居认出,及时联系了网格员
2025-11-02 12:57:00
家长接孩子途中,在街头遇到“扫码送文具”的地推活动。虽然当场领到了文具,但随后几天却频繁接到培训机构推销课程的电话。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见习记者 陈阳阳)怀着以文会友、增进友谊的诚意,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法国
2025-11-02 13:21:00
西北大学校友辛周平获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近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正式公布了各类奖项的获奖名单。西北大学1978级校友辛周平被授予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2025-11-02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