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缙云丨刘惠:一位姓朱的医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9 07:05: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刘惠:一位姓朱的医生

一位姓朱的医生

文/刘惠

近来,和家人坐在一起闲话,无论话题扯得多么远,最终都会回到一个人身上——一位姓朱的医生。

正是因为有这位朱医生,才显而易见地缓解了阿妈的病状。虽然我们仍然不得不心疼地看着她把服药当“饭”一样吃,但毕竟只要一天三顿按时按量服用,体内就不会再有大量的积液,就不会腿肿脸肿,连躺下睡觉都深感困难。虽然她只能守着老屋老院,去只有几分钟车程的小城都已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只要她服着吃厌烦了的冲剂、胶囊和药片,儿女喊一声妈,孙男孙女叫一声婆,还有人应。

也正是因为有他,阿妈才能在我们回家时,未等我们坐稳,就献宝似地捧出一本书来,说:“我都看完了的哟,不信你看嘛,一共有五百九十多页。”她生怕我不信,把书塞到我手上。我捧着书,有点夸张地表示惊讶。这位被生活的砂砾反复打磨过的老人,越来越像一个渴望被表扬被肯定的小孩子。但是,如果没有与朱医生的不期而遇,我们可能已经没有机会满足她那份小小的虚荣了。让她把书捧起,摆拍一张,她有点扭捏地配合着。二姑爹说,拍得好,如果你女儿是记者就更好了。阿妈似乎只把二姑爹的前半句话听进去了,于是继续听从“摆布”,微笑着看书或看镜头。

阿弟说,年前,妈病势又重了,水米都不想沾牙,又不想去大医院,怕一旦有啥“落不了屋”,在最绝望的时候给朱医生打了个电话,朱医生说带来看看。朱医生认为主要是积了食,受了风寒。“还好有他啊,如果一门心思只想把妈送往城里头的医院,恐怕………”阿弟每讲一次,劫后余生之感就又增加了一分。

2023年“五一”期间,我和妹妹几人还专程去了朱医生所在的镇医院。去之前,也是因为在聊天的过程中,听阿弟讲这位医生开的药,办到了大医院也没办到的事情。住在旁边院子里的、时常来看顾阿妈的表嫂也讲,说附近某村某人,已经被告知医疗手段无能为力时日无多了,家里人只好把病入膏肓的人从医院里接回来,又听说这个医生好,找到他,开了些药来吃,居然又活了好几年。这就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了,到了一定年纪,谁身上没有点这病那痛的呢,谁不希望逢着一位药到病除的良医、恢复到活力满满的状态呢。妹妹们去看他,是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找他对症下药,俗话说,“药医有缘人”。万一也能和这位医生开启一段奇妙的缘分呢。而我去看他,有感激,有好奇,想看看此乃何方神圣,想见证奇迹。

一大早,我们就赶到了这所医院。那是一座很平常的乡镇医院,就在公路边,下车即到。穿过挂号、抓药的大厅,上几步石梯,是一座两层小楼,楼下诊室分列走廊两边,诊室外是候诊的椅子,一切陈设都与乡镇医院十分搭调。在聊天时,有人开玩笑说,朱医生比同龄人要出老些,可能是用脑壳用多了。见到朱医生,跟大家口中所描述的差不多,中等个儿,寻常样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医圣下凡衣袂飘飘的样子。当听说我们是慕名而来,特别是想见证他的神奇医术时,他有点腼腆地笑了,说,没得啷个神。看他问诊的过程,的确也没有想像中的神乎其神,不过也是望闻问切,不过也说,先开几服吃了再看。

前几天回家,阿妈又补充了一个细节。她说,其实最初想找的并不是这个朱医生,而是另一位医生。我们去看了,药都开好了,退出来看门外挂的医生简介,才发现找错了,当时还觉得心上心下的,有点不踏实呢。哪晓得,还没有找错。阿妈虽然心脏遭到病魔的重击,但头脑还算清醒,记忆力也还好,她用了十分庆幸和感激的语气把这些事讲给我们听。“对我们好的人,我们要真心地感谢。”阿妈说。

“我说找对人了吧。”快人快语的表嫂说,“你们要顺着她,你们妈想要啷个就啷个,大医院好是好,但她不想去折腾,就听她的。做子女的,哪个不想父母好好的嘛,但有些事情,想得到,不一定办得到。朱医生隔得近,有啥子不舒服,几分钟就去了来了。”

是的,孝顺二字,最难得的是顺字。是的,我们怎能不感激这位医生呢,倘若不是有幸逢着他,倘若没有他的妙手,用阿弟的话说,恐怕坟头上的草都长了多深了。

小时候,常听人讲,如果我们不住嘴地念着某个人,那个人的耳朵会发烫。不知道,我们对这位医生的念兹在兹,会不会让他时常感觉耳朵在烫呢。希望,我们的念及,并没有打扰到他,更希望有更多有病在身的好人,也能和我们的阿妈一样,特别是在生命最需要得到抚慰的阶段,能与这位姓朱的或别的什么姓氏的医生,能和他们开出的药结一段不可多得的缘,以弥补他们虽勤谨一生,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清福的憾恨。

作者简介:刘惠,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涪陵区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缙云丨刘惠:一位姓朱的医生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刘惠:石磨豆花的灵魂伴侣
石磨豆花的灵魂伴侣文/刘惠周末,一个人在家,一个人逛街,饿了,吃点什么好呢?来一碗豆花饭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自有一方人的食物偏好。在川渝黔地区,豆花这种食物,极其寻常
2024-01-06 06:59:00
缙云丨兰卓:病房里的人生
病房里的人生文/兰卓那位大姐正在输血,请我帮她把病床升起来,我刚刚升到她想要的高度,一个看起来挺资深的医生就带着几个年轻医生进来了。那位大姐说,医生,你看,我输血这么慢,是怎么回
2023-07-06 07:21:00
两人爱得难舍难分回城后失去联系,多年后她找到原因泪奔了
...二人推着一辆架子车,将玉红的阿妈送往公社医院。值班医生是一位汉族人,看到张云程背着一个傣家大妈,好奇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张云程简要地介绍了情况,医生立即收治了阿妈。原来
2024-03-15 08:20:00
缙云丨谭洪霞:静待花开(微型小说)
静待花开(微型小说)文/谭洪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便意味着Ta拿着属于生命钥匙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旅途。你与我并无二致,都是被赋予新生的花朵,究其不同,便是花开的时间是不
2024-09-18 06:47:00
在海拔4700米为生命护航
...时,一定还会有人记得,那位用呼吸机做了3台手术的白医生……卢蓉:孩子的守护天使卢蓉告诉记者,援藏半年来,自己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亲手挽救了十几名危重婴幼儿的生命。其中一对龙凤胎
2023-12-28 07:26:00
社会各界捐助治疗的藏北患儿小拉姆长大了
...故事。这是为其美拉姆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北京安贞医院医生顾虹,与将接受第二次手术治疗的其美拉姆一起玩耍(唐召明2014年10月8日摄)时间回溯到2014年9月23日,北京安贞医
2023-02-03 11:16:00
让老龄患者老有所“医”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浙江缙云县中医医院老年病防治中心整合多学科为高龄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康复服务,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让老龄患者老有所“医”本报记者 章关春 楼彦 通讯员
2024-02-19 10:23:00
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陇东村为老年人配备“小度智慧屏”
...在线7月4日讯(通讯员 朱欣科 卢政)7月3日,家住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陇东村的卢阿婆感觉头晕闷热,便用语音功能唤醒了放在床头的“小度智慧屏”,与壶镇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进行视频
2023-07-04 18:42:00
缙云丨邓艺:家母有个好护工
家母有个好护工文/邓艺今年5月15日早上8点多钟,侄女在电话里哭诉:二爸,婆婆昏倒了,人事不省,120拉到医院正在抢救。如晴天霹雳,我眼泪夺眶而出。放下鼠标,我从书房冲进卧室告诉
2023-08-28 06:5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