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东西问·中外对话|“欧洲需要三个月的事,中国三天就完成了”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26 22:55: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新闻网讯 从“8D魔幻”的重庆,到网红美食众多的长沙,再到因烧烤圈粉的淄博,近年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凭借自身特色迅速走红,甚至“出圈”海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新渠道。

中国城市的活力和感染力从何而来?中国城市青年文化建设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城市文化如何“向外输出”?近日,荷兰青年汉学家、《北京周报》编辑顾问潘妧纱(Elsbeth van Paridon)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刘江红做客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潘妧纱表示,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城市青年活力迸发。刘江红则提到,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具有好奇、开放和协作的特质,他们追求个性化消费,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之一。未来要继续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安居乐业,也让外国青年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淄博成为全中国最热门的网红城市。小白(潘妧纱),您如何看待淄博的走红?欧洲有过类似的城市吗?

潘妧纱:对西方国家而言,政治已经盖过了很多东西,他们将政治化叙事置于其他一切之上。提到中国时,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国家的14亿民众。但我“千禧一代”的朋友们都很喜欢看中国的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好在现在淄博走红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纷纷涌向淄博,品尝当地烧烤,让淄博登上国际新闻头条。淄博的走红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仍然富有生机,无论是在时尚潮流、功夫,还是在像淄博烧烤这样的饮食文化领域。

至于人们一夜之间云集一地的现象,我在欧洲几乎没见过。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力量日益壮大所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

中新社记者:刘院长,您会怎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淄博?您认为中国的网红城市吸引外国友人的点是什么?

刘江红:我可能会用一句话,叫做“一座用烟火来治愈你的千年古都”,来概括淄博“出圈”的三个特点。

淄博是一座千年古都,除了烧烤,淄博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蒲松龄等名人的故乡。

“烟火”二字指出了淄博因烧烤而走红的特点。

中国古话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烟火”,我们所谓的“烟火”不只是吃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间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品味人生。就如汪曾祺所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淄博烧烤就是中国人用热情好客创造的生活抒情诗,能够治愈人心。

中新社记者:曾经有一篇英文媒体报道,讲述了中国的手机应用让德国一座城市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的故事。刘院长,您认为中国的流行文化已经在向全球输出了吗?

刘江红:目前在短视频等新的媒体形式的帮助下,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流行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日常的文化娱乐。现在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多还是通过长城、熊猫这类经典的形象,以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麻将和武术等等。二是影视、文学作品。比如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三是“中国风”文创。例如被热议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还有很多已经融入衣食住行的文创产品。四是网络原生的文化产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原神》目前已经在150多个国家上线,在海外很受欢迎。五是网络文化。例如非遗“纸翻花”,通过外国博主的rap配音走红海外社交媒体。

中新社记者:从滑板到露营、从咖啡厅到艺术区,青年活动、青年社区正成为中国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二位觉得现在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何特点?中国城市中的青年文化近年来有哪些新潮流、新变化?

潘妧纱:关于中国城市青年文化的发展变迁,我认为其实是中国整个国家的成长故事。经济先发展带动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青年文化的发展,其实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是如何不断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当属“中国风”正式出现。“中国风”意味着中国从关注外部的全球品牌,转向关注内部。

刘江红:的确,中国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文化,也更有创新意识。

中国这一代的城市年轻人有三个特质:好奇,开放和协作。其中,“好奇”是说年轻人会通过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去学习,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精神;“开放”是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年轻人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体系;协作是形容年轻人非常愿意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一个项目。

基于这些特征,以“趣缘”为基础的城市青年消费潮流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年轻人消费和参与社交活动更多是出于对某事的兴趣爱好,而非其他。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如果说国外的年轻人喜欢通过涂鸦等方式表达自我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您认为中国青年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社区和文化的?和西方的年轻人有何异同?

潘妧纱:2022年,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流行起了“户外风”,追求一种去户外享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尚风格。2023年,结合了“户外风”和运动风氛围的都市风流行起来。这和人们亲近自然以及户外活动的需求紧密关联,也与刘老师提到的年轻人的新兴趣有关。

另外,过去几个月,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搭子”社交。它是指在网上寻找一起旅行、一起吃饭、一起八卦、一起打麻将的“搭子”。我认为这是另一种和人建立联系的尝试,也是中国年轻人跟随潮流并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一种方式。

从城市文化构建上讲,欧洲和中国的情况有些类似。年轻人都是通过社交媒体构建新的文化潮流,但中国的城市文化更新颖、更年轻。

中新社记者:小白(潘妧纱),您有许多外籍朋友。外国青年人在中国城市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们对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何看法?

潘妧纱:作为在华外籍人士,我们首先要适应的就是中国速度。中国速度太快了。这就好像是,在欧洲需要三个月才能做完的事,在中国三天就完成了。比如,每天我骑自行车去上班的时候,都看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很多朋友有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以北京为例,每天我们都能以骑车、走路或其他方式,在历史中穿行。

有时,我禁不住会停下来想,这里真是太棒了。这主要是因为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这里的时尚、美食、语言、“淄博现象”,以及网上各种爆火的事情,都让生活变得非常精彩。谁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呢?我喜欢住在这里,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样。

中新社记者:建设城市文化,不仅关乎潮流,更要传播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如何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让外国青年体味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刘江红: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好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这是两个核心点。

创造性的转化就是要让城市“潮”起来,为年轻人所喜欢。比如现在很多城市有城市音乐会,还有改造的工业园区,给年轻人提供了社交休闲的平台。

创新性的发展,就是要让城市“酷”起来。我认为这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现在年轻人中的一个新潮流是博物馆“打卡热”,很多博物馆也推出了“网上博物馆”的功能,这也有利于帮助外国青年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

潘妧纱:城市建设必须让人感到真实自然,而非刻意营造。保持真实自然和方便参观是重中之重。城市建设也不能够急于求成,应做好规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西问丨王义桅:全球文明倡议,旨在解决三大问题
...,是为文明正名。何谓“文明”?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欧洲文明史》一书中这样描述:“文明就像海洋,它构成一个民族的财富,该民族的生命的一切要素、支持它的存在的一切力量,都集中并团
2024-03-15 21:06:00
东西问|顾爱乐:40余年间,我的“中国观”
...鲁塞尔7月1日电 题:40余年间,我的“中国观”——专访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首席执行官顾爱乐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日前,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来自中欧双方近6
2024-07-01 21:22:00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历史中走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指出,每每在欧洲历史的关键节点,法国总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法国学习社会制度变革的历史经验,双方的彼此
2024-05-10 00:08:00
【东西问·中外对话】学者:中德文化有诸多共通之处
...,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文明研究”负责人胡春春表示,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欧洲文化的共通之处非常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和德国、欧洲都生活在现
2023-07-05 22:29:00
中欧游戏企业在沪对话,完美世界分享“东西互鉴”合作新方向
伊迪阐述了中国游戏产业与欧洲的互动与演进,并结合未来趋势,提出AI技术协同、跨文化创意共创、全球化人才培养三大方向深化合作,成为本场活动的亮点之一。中欧游戏产业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当
2025-08-01 16:06:00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用?高大伟:重塑古代丝绸之路是我支持的愿景。我认为欧洲和亚洲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分离。欧亚大陆的整体性是一个事实,为了和平与共同繁荣必须认同这一事实。2016年,我在意大利首都
2023-09-14 20:22:00
中国特使出访欧洲五国,为何要这样排序?丨深度解析
...国,认为这次访问非常重要,能够促成中国同冲突方以及欧洲国家等进行战略对话。中国特使出访欧洲五国将为政治解决俄乌冲突起到怎样的作用?本文摘编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
2023-05-17 08:10:00
东西问·中外对话|齐白石的“水墨江湖”,如何让外国人一见钟情?
...水墨的双年展;传到日本,出现了版画等新的形式;传到欧洲,影响了印象派。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中国艺术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中新社记者:国画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也有挑战,国画丰富的
2023-07-03 20:21:00
... 》( 2024年10月28日 第 03 版)以“新兴权利保障:中国与欧洲的视角”为主题的“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近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
2024-10-28 05:5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
海外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时长突破历史记录,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合
2025-11-05 18:12:00
11月3日,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即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2025-11-05 20:04:00
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迁至贝伦,以配合即将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2025-11-05 22:09:00
追新看点|开通!开通!开通!这些国际城市,福州今年直飞
12月6日,东航将开通长春—福州—吉隆坡往返航线届时福州又多了一条连接东南亚的“空中连廊”!开通!开通!开通!2025年初至今福州机场开通多条国际客运航线吉隆坡
2025-11-05 18:38:00
中国网11月5日讯 据中国和越南气象部门预报,台风“海鸥”将于11月6日夜间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5日至6日越中部地区将出现强降雨
2025-11-05 09:12: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于当地时间11月3日因病逝世
2025-11-05 02:24: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问:近期,各界高度关注安世半导体问题磋商进展
2025-11-04 14:18:00
据秘鲁媒体报道,秘鲁外交部长乌戈·德塞拉3日宣布,由于墨西哥驻秘鲁大使馆向秘鲁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贝特西·查韦斯·奇诺提供政治庇护,秘鲁已决定与墨西哥断绝外交关系。来源 新华社
2025-11-04 15:26:00
哪天放假、怎么调休?2026年放假日历来了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元旦将在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
2025-11-04 22:42:00
“进宝”GOGOGO丨四国留学生志愿者沉浸式探馆:解锁进博魅力,挖掘世界看好中国市场奥秘
中国网上海11月4日讯(记者 韩雅洁)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4 17:26:00
中拉峰会这一站:“雪王”的快乐老家!
大河网讯 “请大家登上雪王的魔法列车,我们要出发喽……”11月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与会嘉宾走进蜜雪冰城总部
2025-11-04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