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增进相互了解,共促人权进步”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0-28 05:5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 赫 刘仲华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第 03 版)

以“新兴权利保障:中国与欧洲的视角”为主题的“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近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土耳其、瑞典、捷克、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10多个国家的60余位人权领域代表围绕当前全球人权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多国学者赞赏中国人权事业成就

“中欧人权研讨会”创立于2015年,是中欧在人权领域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学术平台。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和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围绕“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一深刻认识,中国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人民享有了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更高质量的生活。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赞扬中国在人权保障和发展上的成就。她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考虑到所有国家的利益。

德国经济学家、国际物流专家乌韦·贝伦斯在中国生活工作20多年,见证了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中国曾经贫困的村庄如今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农舍得到整修,环境清洁,村民们对此感到满足且自豪”。

“中国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在社会经济和个体权利保障方面取得诸多进展。”德国蔡特金社会研究论坛研究员玛丽安娜·佩雷拉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表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自身发展经验,这有助于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保障人权首要的是确保生存权和发展权。他呼吁欧洲国家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权事业发展。

法国导演、纪录片制作人让·米歇尔·卡雷在研讨会上播放了他在中国西藏拍摄的纪录片《深入西藏》,引发与会嘉宾热议。他介绍,为拍摄这部纪录片,他深入西藏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采访,纪录片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欣欣向荣的西藏,那里的人们享有充分的住房、教育、卫生、宗教等权利。“个别国家滥用人权概念,在对中国实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指责批评中国人权状况,这很不合理。”卡雷说。

“相较于部分西方媒体散播的涉疆、涉藏等不实之词,本次研讨会向与会者展示了真实、客观信息。这反映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更加积极进取。”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教授毛俊响对记者表示。

如何保障新兴权利成为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新课题

研讨会期间,中外嘉宾围绕社会权利与经济不平等、数字技术与人权的交集以及可持续性——平衡个人、社会和自然界的权利等议题举行了三场平行会议。

多位学者指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变,催生了许多新兴权利,如数字人权等。如何保障新兴权利成为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新课题。

欧洲宗教哲学学院院长、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汉斯—彼得·格罗汉斯强调,个人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作为个体也需要履行对于群体的义务。在每个国家、每个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都应保持适当平衡。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很多国家的民众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欧洲人权法院资深律师托马斯·斯特劳布认为,国际社会对环境权的立法急需与时俱进,各国需采取更多措施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发展权。

瑞士日内瓦智库“普遍权利组织”执行主任马克·利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应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突出。例如,中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技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牛津大学副教授杰里米·诺克斯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发展。他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确实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中国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表示,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如隐私、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的道德决策等。人们需要探讨如何在技术进步与人类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确保技术的使用符合伦理标准。

中欧共同倡导对话合作促进和保障人权

推动人权事业发展是中欧两大文明的共同关切。“中欧人权研讨会”此前已举办8届。继在法国、荷兰、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成功举办后,今年来到德国。“柏林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也是东西相接、历史相连的地方。”会议承办方之一的德国中国文化基金会监事会主席阿克塞尔·黑格维恩说,讨论人权就意味着要开展对话交流、互相学习。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皮特·赫尔曼长期在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他说:“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能够促进人权研究。希望通过加强欧中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

国际科学哲学院主席、克罗地亚扎达尔大学哲学教授尤雷·佐夫科呼吁开展更多文明对话,在对话中相互学习,探讨如何保障和促进人权。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国际法教授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戈麦斯表示,人权标准各有差异,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才需要进行人权对话。“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欧洲各国与中国的人权对话,以增进相互了解,共促人权进步。”

新兴权利保护带来的全球性挑战难以依靠个别国家单独解决,而是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至今,中欧已持续开展两次数字领域高层对话;今年8月,中国和欧盟正式建立数据跨境流动交流机制。这为中欧开展新兴权利保护提供了合作基础。

“欧中人权对话很重要。”欧洲新闻通讯社欧亚频道负责人卡洛·马里奥全程参与了中欧人权研讨会的报道。他在报道中写道,在德国柏林召开的欧中人权研讨会围绕数据隐私、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新兴权利进行了讨论,其宗旨是通过双方深入交流,在人权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和促进人权,推动中国与欧洲在人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面对全球性挑战,世界需要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以促进人权事业发展。

“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安迈尔表示,各国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切实保障各国人民公平享有各类人权。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蒋建湘表示,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追求。新兴权利概念及其保护实践的多样性,是国际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深化中欧人权机构和学者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为新兴权利的理论研究与保障实践注入新的智慧。

(本报柏林10月27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兴权利保障:中国与欧洲的视角”为主题的“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其间,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应对数字时代人权保护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
2024-10-23 22:13:00
最后关头,没谈妥?冯德莱恩离开中国后,欧盟驻华代表团下挑战书
...,欧盟驻华代表团便向中国下挑战书,发表声明借所谓“人权问题”无端指责中国,同时,冯德莱恩还以中欧关系来要挟中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选边站。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到访中国,与
2023-12-13 14:06:00
...柏林10月23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22日,“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兴权利保障:中国与欧洲的视角”主题进行
2024-10-23 12:40:00
...新兴权利保障:中国与欧洲的视角”为主题的“2024·中欧人权研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其间,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与人权相关议题展开交流。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赵树坤表示
2024-10-23 19:42:00
这个激烈斗争的领域,中国干了一件漂亮事
...激烈斗争的领域,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哪个领域?人权!我们也不用回避,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权都是西方指手画脚的抓手,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比较被动,有一种挨骂
2023-09-21 08:11:00
【环时深度】在罗马感受中欧人权交流与较量
...理上的遥远隔不断沟通的诉求。当地时间9月20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
2023-09-25 10:05:00
...。文章称,分析人士认为,欧盟应当解释如何调整其对华人权政策。文章指出,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些欧洲官员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其他可以指责中国的地方,就去指责人权。文章还进一步表示,西方
2023-06-19 15:59:00
2023年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部门了解。《北京青年报》记者:据报道,“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办。发言人能否介绍更多情况?汪文斌:12月5日,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办“
2023-12-07 09:14:00
...包容和多元,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些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与当代世界普遍遵守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不谋而合。近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的“中华典籍中的
2024-11-26 09:4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针对美国最新公布的关税政策,英国广播公司、美联社等报道称,美新关税政策将推高美国民众几乎所有日用品的价格
2025-04-07 07:36:00
据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报道,中国的成飞六代机(歼-36)进展神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密集升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五次试飞
2025-04-07 08:00:00
昨天跟几位来了日本几年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朋友聚会,他们跟我叹了一道苦经:“跟日本人打交道真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行还是不行
2025-04-07 08:00:00
制作过《哈利·波特》《007:天幕危机》 《速度与激情6》等大片的巨头公司面临倒闭“快跑,这几年不建议新人入行。”“The Mill倒闭了
2025-04-07 08:00:00
当地时间4月6日,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巴罗访问阿尔及利亚,并分别与阿外交和海外侨民部长艾哈迈德·阿塔夫、阿总统特本举行会谈
2025-04-07 08:37: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当地时间4月6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示,意大利政府将以“坚定和务实的态度”应对美国加征关税问题。梅洛尼表示
2025-04-07 08:37: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当地时间4月6日,伊朗航空(IRAN AIR)宣布,自2025年7月9日起,将开通伊朗德黑兰与卡塔尔首都多哈之间的直飞航班。航班将在每周三执飞一次,往返运营。
2025-04-07 08:37:00
总台记者4月7日获悉,韩国政府初步计划于6月3日举行新一届大选。韩国宪法法院4月4日上午就尹锡悦弹劾案做出宣判,8名宪法法官一致认为
2025-04-07 08:39:00
海外网4月7日电 据《今日美国报》4月5日报道,美国对贸易伙伴国征收“对等关税”将影响美国消费者的钱包。美国食品行业分析师菲尔·兰珀特(Phil Lempert)表示
2025-04-07 08:49:00
特朗普大将劝各国不要报复,不料中方全面反攻,美财长气得要辞职
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就像发了疯一样,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发动 “对等关税” 战。这一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
2025-04-07 09:45:00
特朗普说“我爱日本”,转身发动对日本关税战,石破茂的大礼白送
最近国际经济局势那叫一个风云变幻,而特朗普和日本之间的这一出,更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特朗普前脚还说着 “我爱日本”,后脚就毫不留情地对日本发动了关税战
2025-04-07 09:47:00
海外网4月7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4月5日报道,在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美国许多小企业业主感到担忧
2025-04-07 10:21:00
刚果(金)强降雨引发洪灾 至少22人死亡
刚果(金)媒体当地时间4月6日报道,受连日强降雨影响,首都金沙萨发生洪灾,造成至少22人死亡。据报道,洪水导致金沙萨多条主要道路被淹
2025-04-07 09:54:00
耐克等品牌将被迫提价!美国关税政策或重创亚洲服装纺织业
根据特朗普4月2日公布的关税清单,美国将对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加征超过30%的“对等关税”,作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
2025-04-07 08:23:00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1名14岁青年
△以军公布的视频截图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7日发表声明,称其在约旦河西岸的图尔姆斯阿亚(Turmus Ayya)村镇向3名“朝公路投掷石块的恐怖分子”开火
2025-04-07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