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0 0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题: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作者 徐皇冠 王宗汉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以“发现彼此:中法建交60年”为主题,第三届“东西问智库”对话活动9日在北京举行。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法文明互鉴展开深入探讨。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圆桌对话。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发现彼此”至关重要

中法地处欧亚大陆的两端,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的彼此“发现”从历史中走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指出,每每在欧洲历史的关键节点,法国总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法国学习社会制度变革的历史经验,双方的彼此“发现”不断迈进,而这种“发现”是中法之间互相了解、理解的基础。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法国汉学家魏明德将法中文明喻为美酒与好茶,因为不同,所以有“互见”的可能和“互鉴”的价值,两种文明可以像“高山流水”一样,欣赏相互的高度,既能相互理解,也能相互回应。

从现实出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认为,过去几十年间,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欧之间的彼此深信十分重要。“只有正确理解法国,才能正确理解欧洲。”他说,从战略的高度、从对未来世界方向把握的高度去发现彼此,成为共识。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冯仲平。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加深对话化解“误读”

“想象”是不同文明交流的恒常关键,但“误读”也随之产生。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认为,“误读”带来许多的过度阐释,背后的根源是理解世界方式的不同。但越是存在误解,就越是需要学术层面的对话,东西文明互鉴,亟需思想层面的深入对话和双向阐释。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如何看待“他者”,是每个文明都需要回答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看来,认识“他者”,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本我”。中法文化之间的误读与理解,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而不同”的关系。从这一角度出发,中法之间的对话仍有很大空间。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冯仲平认为,“误读”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缺乏相互了解的愿望。中欧都认识到对方很重要,但双方也面临很大挑战。应该从拥有了解对方的强烈愿望入手,让中法、中欧以至于世界变得更好。

文化“相知”走向未来

文化是更深远、更持久的力量,文化“相知”是其他领域互信合作的基础。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导演王可然以话剧《悲惨世界》正走向欧洲为例指出,合作的过程就是发现彼此“相知”的过程,是“我”发现“彼”,也是“彼”发现“我”。在这个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过程中,坚持融合、坚持信任至关重要。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导演王可然。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魏明德认为,中法交流的特色,从一开始就重视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的交流,是一种文明对话,而不是商业交往。人文主义的精神,就是中法交往的特点。

“两种文化的真正沟通,要求双方都有关于对方的深入了解,知晓对方的文化结构,了解对方文化的深层、底层含义,这不是表面上的沟通,而是心灵上的沟通。”钱乘旦表示。

第三届“东西问智库”对话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东西问智库”和《中国新闻周刊》承办。活动期间,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致辞并向第四批“东西问智库”学术顾问、特聘专家颁发了聘书。(完)

东西问|中外专家:“发现彼此”,促中法文明互鉴

“东西问智库”第四批学术顾问及特聘专家证书颁发仪式。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文字编辑:安英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奥运之城、创意之都等内容开展国际学术对话。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两国政府在文化领域建立了多层次交流机制。近期,“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
2024-05-07 19:49:00
为迎接明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欧美全球倡议等智库机构13日在法国巴黎合作主办“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3巴黎对话”。此次活动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2023-11-14 22:48:00
“真实、有趣,知识性强”
...知识性强”《康熙与路易十四》海报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近日在北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该片为庆祝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而作,曾分别在中法两国实
2024-04-28 07:18:00
...世界艺术史中的独特意义,呈现赵无极在东西文明互鉴、中法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影响。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日,举办第三次学
2024-02-04 06:44:00
...”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多位中外专家围绕“发现彼此:中法建交60年”展开讨论。法国汉学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魏明德在主旨演讲时表示,当代社会,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点可能比区别更
2024-05-10 15:09:00
中国网5月4日讯(记者 彭瑶)当地时间5月2日,第二届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在法国巴黎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文局指导,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欧美全球倡议联合主办。中
2024-05-04 22:43:00
以“中法精神”引领两国合作继续向前
...性和引领性。面向未来,两国携手合作,必将再创辉煌。中法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能够相知相交、相互理解、携手同行,是出于独立自主、敢为人先的精神共鸣,是两大文明之间的相互欣赏、
2024-01-29 09:20:00
...社法国多维尔11月13日电 (记者 李洋 王高飞 阚枫)第六届中法文化论坛当地时间12日在法国多维尔拉开帷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法国前总理、展
2024-11-13 22:09:00
...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马克龙总统不无感慨地说,中法合作在不同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中国的开放姿态令人印象深刻,法方期待同中方开展更多新的合作项目。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
2024-05-13 05: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