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4 20: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编者按:2023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致力打造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系列策划,约访出席该论坛的部分境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稿件自9月11日起陆续播发,敬请垂注。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中新社巴黎9月14日电 题: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专访法国国际问题专家、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

中新社记者 李洋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举行之际,中新社“东西问”对出席论坛的法国国际问题专家、中欧论坛创始人、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Gosset)进行书面专访,与他探讨目前他对中西方交流合作的最新研究,以及相关焦点议题。他寻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令人印象深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高大伟先生,您主编的新书《灵感·山西》、《灵感·上海》均将出版,可否向我们介绍一下《灵感》系列图书的编辑主旨及主要内容?我注意到您之前还曾主编《灵感·天津》一书,您还计划将哪些中国城市列入这一系列?您是否希望外界通过这套系列丛书重新认识中国城市?

高大伟:感谢你对我主编书籍的兴趣。书籍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至关重要。这种相互理解的产生需要时间,而一旦产生,就能生发出一些真正的影响。

在谈《灵感》系列图书之前,我想告诉大家,我很高兴能够担任《中国与世界——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征之路》一书的主编。这套书共三卷,汇集了与来自世界各地57位高层人士进行的对话,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套书的第一卷已于2020年出版,第二卷出版于2021年,第三卷2022年问世。在新冠疫情期间,这套书试图表明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考虑到该书出版时的复杂状况,我认为这套书所展现的内容确实是有建设性的。

我们再来谈谈《灵感》系列图书。这套系列图书的编纂是从不同的逻辑角度出发的。向外界展示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方式之一是去彰显这个庞大而多元化社会的不同元素。可以说这套书的编纂是“万花筒”(kaleidoscopic)式的展现,kaleidoscopic这个词所对应的三个希腊语词根是:kalos——美丽,eidos——形式,skopeo——观察;因此它们组成的字面意思便是“对美丽形式的观察”。

在这种观点的引领下,《灵感·天津》一书于2020年出版。该书的成功让我们接着出版《灵感·山西》。大家还将在2024年1月看到《灵感·上海》。我们的愿望是继续努力推动一个长篇系列图书的面世,带领读者展开中国大地的神奇之旅。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灵感·山西》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1996年首次来到中国,现在已经过去27年,这27年间中国的变化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高大伟:是的,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6年,当时我26岁。我现在53岁了。从高中时代起,我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在法国一所高中开始对汉字有所了解;我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便发端于试图更好了解中国书面语言的历史。

我在2002年建立中欧论坛,从那时起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工作,其目标是促进位于广阔世界两端的欧亚大陆两大文明更好地相互理解。

诚然,中国正在发生变化,但变化中的中国仍然保留其自身的特性,这正是令我着迷的地方。人们需要理解并接受这一点,即中国在不断活跃地变化,但又不失保有其传统精髓。

中新社记者:您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是否仍继续保有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何处?中国的复兴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何在?

高大伟: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民众对自己的国家有雄心壮志,这将促使中国走向成功。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们都会面临新的困难。但中国有资源来解决其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应对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各种危机状况。

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当然是一种财富,但在我眼里,中国的强大来自于无数的人才。每天与我的中国同事们一起工作时,我都能体验到人才是中国最宝贵的资源。这些人才能够找到最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创新,并能创造价值。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充分发挥才华。

中国的复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18年,我撰写了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书——《中华复兴管窥》,阐述了对中国复兴的初步看法。在这本书中,我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复兴是世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进步的一个源泉。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中国与世界——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征之路》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由您发起的“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成果丰硕,第三场对话刚刚成功举办。相关对话对于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有何推动作用?对未来的对话您有何新设想?

高大伟:感谢你提及这项倡议。我们已经在准备于2024年举行“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四场对话。博物馆是各国文化的集中地,将各地博物馆相关人士聚集在一起也是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新的博物馆正在中国各地开放,例如上海就有雄心勃勃的博物馆规划。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开展国际合作的客观需求,这种需求值得鼓励。而且,只有通过相关合作才能建立信任。

文化性质的旅游可使得不同文化更易于理解,而博物馆的国际化也有利于促进文明间的对话和理解。

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于1946年成立。据估计,当今世界上约有超过10万家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在1970年,博物馆数量只有2万家。这个不断增长的博物馆网络非常宝贵,承载着和平与发展的功能。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方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发展中国家振兴和世界经济复苏起到怎样的作用?

高大伟:重塑古代丝绸之路是我支持的愿景。我认为欧洲和亚洲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分离。欧亚大陆的整体性是一个事实,为了和平与共同繁荣必须认同这一事实。

2016年,我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奎里纳尔宫组织了名为“从古代到新丝绸之路”的大型展览。奎里纳尔宫也是意大利总统府。那次展览是协调10多家主要博物馆精心准备的。展览内容成功展示了丝绸之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吸引力。

中新社记者:您即将出席2023北京文化论坛,在论坛期间您关注哪些话题?对北京文化论坛有哪些期许?

高大伟:很高兴去北京进行学术交流。这个论坛很重要。我的经历让我相信,我们必须不懈努力,以唤醒人们的共同意识。身份是建立在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但我们的视野必须基于全人类的视角,因为正是这种视角能促使我们为当今时代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新社记者:我们即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您对中法关系的未来有何期待?

高大伟:明年法国和中国将纪念两国建交60周年。法中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法中两国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两国必须继续密切合作,改革全球治理,并寻求解决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其中包括环境、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议题。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耐心和谦逊。在我们的谈话结束之际,我想告诉你耐心是多么重要。显然,速度是现代性的特征。然而,诸如使文化之间和谐共存这样的伟大实践,只能在需要耐心的时间跨度中完成。(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 | 高大伟:以多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高大伟,197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他曾任教于美国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法国顶尖学府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以及财富五百强中排名前列的大型跨国公司。他也是教育、管理、工业领域欧洲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董事会成员,作为一名企业战略专家,他为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专业咨询。

2002年,高大伟创办中欧论坛,旨在深化中欧交流。2015年,他以研究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为目的,发起“新丝绸之路”行动计划。2021年,他发起中欧美全球倡议。作为一位汉学家,高大伟教授著有大量有关中国转型及其国际影响力的文章。

高大伟曾获得多项荣誉勋章,包括“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西班牙“国家十字勋章”、“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桥梁——汤若望
...是一段跨越宗教与科学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段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教士,他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用一生的智慧和努力,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桥
2024-01-30 13:56:00
...容开展国际学术对话。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两国政府在文化领域建立了多层次交流机制。近期,“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中法文化
2024-05-07 19:49:00
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明日开幕
...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情系中华长城之约”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即将于6月7日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望京广场举办,集结多领域名家名角,展示北京在保护长城和弘扬长城文化方面
2024-06-06 08:23:00
东西问·中外对话|春节申遗成功:让中国年更有国际范儿
...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为何能申遗成功?其蕴藏的文化价值给全球带来哪些启示?如何推动中国年进一步走向全球,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2025-01-28 21:02:00
精读 | 谢岩:有风徐行——浅议东西方绘画的借鉴与结合
...。笔头墨端“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尔”。随着中国文化尤其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国绘画越来越倾向于对创作者内心的自省和表达,对审美规律的探讨和实践,如此丰富了画论,也有了“程式”
2024-07-10 16:14:00
东西问丨高世华:古丝路千年葬俗有多少东西方交融互鉴?
...、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生态,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新社记者:持续深入研究天水石棺床有何现实价值?高世华:中华文明融合的文明特质,体现在精神、物质文化
2025-04-04 20:04:00
东西问|邱贵溪:为何说《茶经》译介可品味东方智慧?
...首发式在上海举行。《茶经》何以流传至今仍是世界的茶文化经典?《茶经》的精准翻译对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茶文化有何意义?《茶经》译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邱贵溪日前
2024-09-26 21:57:00
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
...版社古代敦煌是中西交通的枢纽、民族交融的乐园、多元文化汇聚的舞台。《敦煌通史》对敦煌地区漫长历史时期民族状况的考察,证明了敦煌是“华戎所交”诸民族竞相绽放的都会,这一历史定位
2024-04-26 05:21:00
“愿做中法艺术交流的桥梁”(侨界关注)
...侨务办公室支持,展出李玉芬绘画作品70件,呈现了她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艺术创作成果。李玉芬说,本次展览选取“至亲至爱”为主题,是源于自己对家乡天津的感激之情:“我在这里受教
2024-06-28 04: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
成都警方:男子造谣“龙泉山荒野求生大赛征集令”博取关注 被行拘
2025年11月7日,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08 08:44:00
反悔的原因,是因为旅客对此事进行了投诉。>>旅客反映按照要求提交了资料后长安航空又说无法全额退款宋先生是黑龙江省鹤岗人
2025-11-08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