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女汉子”卢顺:敢闯敢干 “蔬”写致富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从外行人到种菜大户 把“菜篮子”变“钱袋子”

“女汉子”卢顺:敢闯敢干 “蔬”写致富经

“女汉子”卢顺:敢闯敢干 “蔬”写致富经

卢顺正在茄子地里采摘茄子。

“女汉子”卢顺:敢闯敢干 “蔬”写致富经

卢顺和乡亲们提着新采摘的茄子走在田埂路上。□本报记者秦丽云 实习生文佳俊 通讯员黄勇丹 秦舒腾 文/摄

金秋时节,果蔬飘香。

在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大境村的蔬菜基地里,冬瓜肥、豆角嫩,茄子紫、辣椒红……一派丰收的景象。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失管果园,杂草丛生。巨大变化的背后,离不开该村的“女汉子”卢顺。她敢闯敢干,在失管果园上建起蔬菜基地,从外行人到种菜大户,把“菜篮子”变“钱袋子”,带领村民一起“蔬”写致富经。

外行人变种菜大户

探索致富路

近日,记者前往大境瑶族乡,来到了该乡大境村的蔬菜基地。基地内阡陌纵横,各种蔬菜按区域栽种,颇具规模。

在一片茄子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和乡亲们忙着采摘茄子的卢顺。紧张的采摘结束,卢顺又带着乡亲们装筐、装车。忙完后,卢顺前往基地的一片冬瓜地。在那里,她又忙着指导村民们如何给冬瓜绑枝、固位,乡亲们对她的蔬菜管护技术赞不绝口。

别看卢顺现在是村民眼中的“菜专家”,其实,在4年前她还是个种菜“门外汉”。

“70后”的卢顺,是土生土长的大境人。勤劳的她曾在乡镇做过裁缝,也曾是当地的柑橘种植大户。

十年前,大境村大部分村民都只种柑橘,产业结构单一。近些年,受柑橘黄龙病影响,柑橘种植产业经济效益逐渐走低。看着曾经精心管护的柑橘园逐渐变成了失管果园,乡亲们的收入渠道变窄,卢顺很着急。

2019年,大境瑶族乡党委、政府号召当地百姓依托高山生态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落实“菜篮子工程”。政府的号召让卢顺心动了。卢顺专程去外地考察了一番,又结合本地早晚温差大,适宜搞蔬菜种植的特点,认定“搞蔬菜是一条好路子”。

那一年,卢顺在村里流转土地40亩,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种植大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能给乡亲们找到新的致富路子。

“菜篮子”变“钱袋子”

走上致富路

规模化种菜,如何管好“菜篮子”,并把“菜篮子”变成“钱袋子”,并非易事。为此,卢顺经历了很多考验。

种蔬菜首先要懂管护技术。“只要愿意学,肯定能学会。”抱着这个信念,卢顺看书学习蔬菜种植知识。同时,她数次前往桂林市的几个蔬菜种植基地参观,并请教农技专家,持续积累种植技术。卢顺不仅学,还学得仔细,讲究方法。她把每一种蔬菜的种植方法整理记在本子上,并把实际管护中的各个环节详细记录下来,最后通过科学总结和对比,找到各种蔬菜最适合本地种植、管护的方法。经过2年的持续摸索和实践,卢顺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菜专家”,基地内种植的十多个品种的蔬菜管护知识和技巧她都熟稔于心。

在卢顺的精心管护下,基地内不少蔬菜品种,产量和质量都创下了佳绩。其中,苦瓜亩产量稳定在1万-1.5万斤,丝瓜稳定在0.9万-1.2万斤。桂林其他乡镇的蔬菜种植大户纷纷慕名前来大境村参观、学习。

闯过了技术关,卢顺还遇到了不少难题。2020年春季,初次丰收的部分蔬菜品种受当时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销售遇阻。看着因为无法及时销售而坏掉的新鲜蔬菜,卢顺心情沉重。

虽然第一年的尝试就遭遇了不少困难,但是卢顺拿出不服输的精神,继续往前冲。在继续规模化种菜的同时,卢顺投入数万元,在大境村建起了蔬菜仓储冷库,为的就是在销售遇阻时能错峰销售、延时销售。2021年,卢顺又建起了烘房,把基地内产出的辣椒、香菇等农产品加工成干货,既方便存储,也方便在市场行情最佳时出售。

随着管护技术、存储技术的不断成熟,卢顺种植的高质量蔬菜受到了很多商贩的青睐。2022年,卢顺管护的70亩蔬菜换来了100多万元的产值。与此同时,卢顺和乡亲们一起合伙建立合作社,抱团发展。2022年,整个合作社管护的150多亩蔬菜地,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大境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变成了村民们眼中真正的“钱袋子”。

“一人富”变“一起富”

“蔬”写致富经

一人富,不是富。对此,卢顺深以为然。

在探索蔬菜种植的过程中,卢顺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蔬菜种植、管护技术分享给乡亲们。她组建微信交流群,专门向乡亲们分享蔬菜种植技术。外出学习时,她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教会蔬菜种植技术,并专门拍下视频,为的就是方便乡亲们学习和掌握。很多时候,她自己忙着管护蔬菜已是累得团团转,但是,只要有村民向她求教,她总是及时抽出时间,专门到蔬菜地里传授经验。卢顺说,“自己累点不要紧,只要大家都把蔬菜种好了,我们村的蔬菜产业才能越做越好。”

卢顺的做法让很多乡亲非常钦佩。这几年,跟着卢顺一起发展蔬菜种植的乡亲越来越多。最初只有大境村的村民跟着卢顺干,如今,大境瑶族乡乐育村、永同村、金竹村、新寨村的村民都跟着她一起干。截至目前,卢顺成立的灵川县大境瑶族乡绿之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200多名,蔬菜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随着大境村蔬菜种植产业的有序发展,为当地很多百姓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大境村的村民廖素珍经常在大境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务工,日收入100元,月收入最高时达2000多元。与此同时,她自己种了6亩蔬菜,每年也有数万元的收入。在大境村,还有很多村民像廖素珍一样,借着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大境瑶族乡政府工作人员说,卢顺不仅敢闯敢干,而且能闯能干,还有一份勇当“领头雁”的责任感和奉献之心,令人敬佩。大境村的蔬菜种植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颇具规模和有序发展,卢顺功不可没。

提着刚采摘的茄子,走在绿色的田埂上,卢顺脸上笑容灿烂。她说,未来她将继续努力,跟乡亲们一起“蔬”写更精彩的致富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地上铺展。“新”“老”五指山人共同书写茶叶致富经五指山市位于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茶,有着“琥珀汤,奶蜜香”特点的五指山大叶茶因此独
2022-12-15 21:25
周兴利:打好“农场牌” 念活致富经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浩湖家庭农场的工人在采摘豆角 本报记者 马周宁 见习记者 陈墨怡 实习生 司馨玉 7月2日,走进蒲城县桥陵镇后泉村的浩湖家庭农场,村民正在动作麻利地将豆角、辣椒
2023-07-11 00:20:00
石缝里的致富经——广西南宁少数民族村镇振兴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宁10月27日电 题:石缝里的致富经——广西南宁少数民族村镇振兴观察新华社记者郭轶凡不到凌晨三点,夜色尚浓,年近半百的蓝爱理便早早赶到自家的佛手瓜苗地里,
2023-10-27 21:55:00
高山育种姜 念活“致富经”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灵川小平乐村:高山育种姜 念活“致富经”▲海洋乡小平乐村委白竹坪村连片的山地盖上地膜种上生姜,颇为壮观。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勇丹陈彩玲 文/摄)谷雨前
2024-04-18 12:14:00
本文转自:陇东报本报记者 马小隆虽是寒冬腊月,但庆城县玄马镇华升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却暖意融融,西红柿、黄瓜、油菜、草莓等新鲜果蔬长势喜人,45岁的“蔬菜大王”石小华正
2023-01-16 02:36:00
...转自:凉山日报80后青年返乡创业——深山里的蛋鸡养殖致富经□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霞文/图返乡创业养鸡成为发展新方向阿俄比聪很早就跟着村里人到沿海城市打工。多年的在外闯荡生涯让
2023-09-28 07:51:00
(乡村行·看振兴)昔日荒山变瓜田 江西金溪乡贤的甜蜜“致富经”
...溪10月16日电 题:昔日荒山变瓜田 江西金溪乡贤的甜蜜“致富经”作者 王剑仲秋时节,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乡坪塘村,返乡创业乡贤尧建圣的占地90亩家庭农场一派繁忙景象。新建的高标
2023-10-16 17:48:00
镇东村 :小青菜里的“致富经”
...上海青”蔬菜三大种植基地之一镇东村 :小青菜里的“致富经”本报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史浩然/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暮春时节,走进太和县三堂镇镇东村,钢结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现
2023-04-20 10:14:00
小青菜里藏着“致富经”
...梦婷摄康乐村200余栋蔬菜大棚春节不歇工小青菜里藏着“致富经”本报讯(见习记者 卞梦婷 记者 鲍仁 通讯员 吴慧敏)新春时节,户外依旧寒冷,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大泗镇康乐村的
2024-02-22 01: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