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刘冲
阿婆会做三样菜:腌花生芽、毛豆腐、黑豆豉。
若是放在当下,这三样菜就都太过于稀松平常了,毛豆腐、黑豆豉超市都有卖,属于大路货了,即使腌花生芽少有现成的,但制作花生芽的原材料,那也是满大街都有啊!
在我儿时的乡下,一日三餐都主要以泡咸菜下饭,偶尔炒一两个素菜就算意外惊喜,盼年盼月吃一回肉就是打牙祭。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整个坝子上就阿婆一个人会做的这三样菜,就不可能日日端上餐桌,只有重要客人来或因翻盖房屋请匠人,才有机会一尝其美味。
花生芽,不是拿家里的花生用水浸泡制作而成,当时的物资条件,绝不允许如此奢侈。每年开春后,阿婆就会带着能参与的孙儿孙女们到前一年种过花生的地里,用镰刀或竹制刀、木制刀撬花生芽。撬花生芽,当然不可能装进筐里都是菜,那些刚刚破土而出的才是上佳之选;抽条长出叶子的已老,弃之;还没有完全破土的,花生瓣尚未充分发育,口感不佳,可留待来日再撬。
撬花生芽,小心翼翼;放花生芽,轻手轻脚;漂洗花生芽,自由沉浮,整个流程的基本注意事项,就是切莫让白嫩嫩的花生芽受一丁点儿伤。然后放到阴凉处,让其慢慢阴干,切忌暴晒。撒盐腌制时,也只能用竹筷轻缓地翻动,不可双手揉搓。
待有客人或匠人来,炒回锅肉的首选配菜非腌花生芽莫属,充分吸收了猪油的花生芽,饱满、清脆、香甜、爽口,往往让初次品尝者忍不住问这是什么菜,得知菜名及其制作后,无不啧啧称奇。
毛豆腐,其实就是臭豆腐,即使是招待客人或匠人才可能端上桌,也仅限于早餐。吃饭前,阿娘总要打几次招呼:“毛豆腐是给客人(或师傅)吃的,实在馋得慌了,用筷子头蘸点儿尝尝味道就行了哈!”用筷子夹一丁点儿,在盛稀饭的碗里的一个小局部一搅拌,喝一口下去,与泡咸菜味迥然不同的咸香味真是爽,咂吧咂吧嘴,忍不住夹第二次、第三次……记得有一次请师傅翻盖房屋,年轻的小徒弟先试探性地尝了尝,咂摸一会儿,便一小块一小块地往碗里夹,一碗碗稀饭被他喝得哗啦啦响。然后整个上午不停地要水喝,还问师傅今天咋这么口渴呀,师傅没好气地怼他:“饿痨饿相,丢人现眼的玩意儿,那碟毛豆腐你一个人咋不把它全部都吃了呢,不咸才怪!”
阿婆做的黑豆豉,也有些与众不同,原料既不是黑豆也不是黄豆,而是豌豆;做法也不是水豆豉,而是干豆豉,至于加了什么辅料将一颗颗豌豆搓成圆球状,不甚了了。印象中,无论是炒回锅肉热吃,还是掰下一块冷吃,都很香,不同风味的香。在那个缺少油水的年代,痨肠刮肚的牛皮菜是很不受待见的,但若是炒牛皮菜时加了几颗黑豆豉,立马灵魂附体,成为争抢的美食。
阿婆的三样菜,是我儿时的美味记忆。记忆便是记忆,可以回想,即使能再品尝,也难品味出当年的喜悦。毕竟,时过境迁,环境变了,条件不同了,感觉不一样了,体验也难重现了。
(作者单位: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9: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