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7 09:26: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王小霞

近日,有机构研报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并一度登上了热搜榜。

“可以肯定的是,实施延迟退休方案大局已定,箭在弦上。”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虽然具体实施时间都未明确,存在未确定性,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

方案或将公布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最需要加以解决和缓解的棘手问题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口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口比重达到13.5%。

“更为关键的是,从2023年开始我国将迎来退休高峰。”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抚养比”进一步压缩,参保缴费压力和养老金发放压力进一步增大。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带来对劳动力减少等方面的挑战必须主动、积极应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寿命延长下的适当选择。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综合我国当前各种因素来看,延迟退休大势所向,不排除今年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周茂华指出。

兰日旭也表示,2023年方案公布的可能性较大,最迟在2025年开始实施。

“渐进式”推进

既然延迟退休是大趋势,那么延迟退休的方案该如何实施?业内分析普遍认为,从我国多年来的推进路径看,“渐进式”始终是最优方案。

所谓渐进式,就是给一个时段,比如2025年-2055年这个时段,按计划逐步推后退休年龄。渐进式跨度的时段越长,过渡变化就越平缓,对涉及到延迟退休人员的影响相对就小一些,民众接受度就高一些,这样有利于推进政策的落地实施。

“延迟退休不是说一下子就延长到位,而是每年递增式地延长。也就是说,我们的退休年龄不能一下子从60岁延长到65岁,而是逐年按月增加的温和式延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曾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政策也不能是刚性的。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幅度和方式大有文章可做。

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兰日旭表示,延迟退休的措施要根据我国实际,小步推进,每年延长2到4个月左右,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渡,最终达到法定的65周岁退休年龄。在方案推行上,我们要吸取欧美各国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做好宣传,转变观念,在稳定中实施。

“另外,弹性实施应该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周茂华表示,如男女退休年龄延长应该有差别,延迟退休年龄也要与具体工作性质有联系等。

“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和迎接老龄社会。”在杨宜勇看来,老龄化不是人类的灾难,而是人类的福音。随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疗保障以及现代化、智能化的加快,人们可以活得更长,我们也可以干得更长。

相关阅读

延迟退休来了,凭什么只让年轻人“做牺牲”

对于养老金不足的危机,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以“延迟退休”作出牺牲的同时,拿退休金的老人、体制内退休人员和政府这三大主体也应该站出来“共赴危机”“共襄盛举”。

最近,中信证券一份关于“延迟退休”的研报令举国沸反盈天。

研报声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这份研报唯一的信息增量在于“2023年”。延迟退休被作为“狼来了”传了好几年,按说公众和市场应该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一旦“终于来了”,哪怕说法未必靠谱,还是一夕举国震惊。

01

延迟退休精准打击的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注定是“65岁男女同龄退休”的第一批实践者。

这几天,你只要打开社交媒体,都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各种抱怨与口诛笔伐:“80后90后到底得罪谁啊,要被这么整?”“35岁就找不到工作了,要喝30年西北风么?”……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图/微博用户@SONG富贵儿

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呢?

在延迟退休这个问题上,尽管“代际”“性别”“地域”,尤其是“编制”这些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公,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养老金正面临着见底的危机。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说法是,中国养老金结余在2035年将耗尽。

“养老金即将耗尽”是一个硬约束,讨论延迟退休,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才有实际意义。

如何对养老金开源节流,无非就如下五个主要选项:

a、全面降低养老金现行发放水平,多拿多降,少拿少降

b、鼓励生育,增多未来养老金的缴纳人口

c、公共财政和国企利润加大向养老金输血

d、大幅通胀

e、延迟退休

选项a,你觉得有现实操作性么,多拿多降只有理论探讨价值,多拿的人是规则制定者,而少拿的人也都盼着每年那几个点的增幅。

选项b,你愿意生么,都愿意生那还讨论个啥?

选项c,财政也不富裕啊,谁救谁啊,而国企那点利润我看你还是别当真了。

选项d,没办法的时候当然也只有这么干,但这个可比延迟退休引发的民怨就更大了。

看起来,也就是“延迟退休”最有可操作性了。

不然呢?年轻就是你的软肋啊。

02

延迟退休势所难免,但也会引发很多事与愿违的“次生损害”。

延迟退休的一大背景是:没人生娃了。

从某种冰冷的经济理性逻辑出发:既然年轻人不愿意生娃,那就延迟退休呗。年轻人的自由选择在于:你可以在两杯“毒药”中,自由地选择一杯。

但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同样存在一个冰冷的逻辑:延迟退休很可能进一步下压生育率。甚至逐渐形成某种负面循环:生育率越低,退休越晚;退休越晚,生育率更低……

就中国现实语境而言,这一点都没有夸张。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图/微博用户@有限次重复博弈

举个例子。按照现行政策,女性是55岁退休,在中国普遍双职工的状况下,55岁退休的奶奶和外婆实际上是年轻人生娃的最强有力保障,当然,60岁的退休的爷爷和外公虽然大多“废柴”,但多少也能帮点忙。

如果男女65岁同龄退休,特别是潜在的奶奶和外婆迟退休了整整十年,那谁给想生娃的年轻人带娃?就说65岁退休了,这多上十年班带来的体力衰减,还带得动娃么;当然,她们仍然可以提前退休,但在尚拿不到退休金的情况下,在经济上如何帮助儿女分担育儿压力?

这对已经走低的生育率而言,是某种意义上的毁灭性打击吧?

当然,有人会说,反正年轻人无论如何也不想生娃了,何必操心这事?

但总有些人还想生娃,延迟退休对这批“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人而言,不是一种真正的劝退么?给人家一月500元的生育补助金,然后让本可以带娃的爹妈继续上班,这种鼓励生育你觉得可笑么?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图/网络

对国外而言,因为老人参与带娃的比率远没有中国高,所以没有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在中国的语境下,这件事对生育率有多大冲击力,不需要专家帮你想也可以想明白吧。

除此之外,延迟退休,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年轻人的“未来经济展望”,这对生育率而言同样是负面的。

更不公平的是那些已经生娃或刚刚生娃的年轻人。人家也生了,该尽的“所谓社会责任”也尽了,最后,不也还是要延迟退休。

03

延迟退休是一个难以逆转的大趋势,但为了减轻民怨,为了社会公平,一些配套的措施也应该跟上。

比如刚才说的“老人带娃”,不能假装这个问题不存在。只要正视了,自然就可以有办法。

是否要对有第三辈的老人进行一些诸如提前退休的特别“优待”,这在中国当下整体“反感生育”的社会舆论中,可能比较敏感,可能会引发“不公平”的争议,但该正视的该讨论的总不能回避。

不过,就延迟退休而言,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是“全民共担”。

所谓“全民共担”,第一当然是代际。延迟退休的代价不能仅仅由年轻人承担,而应该由各个年龄层的共担。

前一段,社交媒体上曾有一个热搜:年轻人工资不如退休金高。这种说法固然有偏颇之处,我等会还会谈到,但这背后的社会现实是,在延迟退休对年轻人造成极大心理压力的同时,中国的养老金却还在持续上涨。

渐进式延迟退休该如何实施

图/微博用户@价值投资日志

既然养老金不够用了,中年人年轻人必须以延迟退休来填补缺口,那么,至少作为一个姿态,国内的养老金上涨也应当进入“冻结”状态。等延迟退休尘埃落定了,再经过广泛的社会讨论,看养老金何时恢复上涨。

毕竟,如果养老金停止上涨,也可以缓解“延迟退休”的经济压力,至少让延迟退休的增长曲线更平缓点。

所谓“全民共担”,第二是“编制”。“年轻人工资不如退休金高”的讨论,更真切的对象其实是“体制内退休金”,也就是充满争议的养老金双轨制。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应当尊重既成事实。相比所谓的降低,更妥善的办法是,长期冻结体制内养老金的上涨:一方面降低双轨制的民怨,为延迟退休争取舆论空间;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这也是全国的大局。

事实上,体制内的同志们也无需过多担心。从长远而言,养老金还是应该“多缴多拿”,体制内的收入相对高,缴纳的养老保险也相对多,那么未来拿到的养老金当然也应该更高。

问题的核心是,这种以“多缴少缴”而不是“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发放标准,更符合市场化,更公平,更能激发养老金参保的热情。

所谓“全民共担”,第三是“政府—社会”。

长久以来,中国的公共财政高度倾斜于“养人”和“基建”,忽视了福利支出。

前不久,殷剑峰先生在《居民消费率为何这么低?》一文中指出:

在国民收入的部门分配中,政府部门占有了过高比重的收入。

在2012~2020年间,中国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32%,在15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低于发展水平相近的金砖国家、尤其是发展水平比中国差很多的印度,就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也就是说,对于养老金不足的危机,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以“延迟退休”作出牺牲的同时,拿退休金的老人、体制内退休人员和政府这三大主体也应该站出来“共赴危机”“共襄盛举”。

这不仅会在公平层面上缓解年轻人的怨言,也会在事实层面上更大力度的减轻养老金的压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8 23: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男女都会统一延迟到65岁吗?看看
...023年公布,已有四点关键信号,男女统一延迟到65岁吗?#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延迟退休的话题冲上热搜,引起了上班族的激烈讨论,值得关注,2023年公布延迟退
2023-02-05 21:24:00
延迟退休方案确定:男63岁女55或58岁,两类人群成“最大受益者”
...,方案中已经确定:从2025年1月1日开始,用15年的时间,渐进式地进行延迟退休,将男性工作者的退休年龄延长至63周岁,将女性工作者的退休年龄延长至55周岁或58周岁。之所以
2024-09-14 18:51:00
延退方案或将2023年公布,设30年过渡期,90后要等65岁退休吗?
...保障。而2023年国家或将发布的延迟退休方案是指,通过渐进式地、阶梯式地推迟每一个年次的退休时间,让人们能够在2055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什么是渐进式的推迟?也就是按照
2023-02-05 21:17:00
养老金压力,何在?何解?
...结构。严格来讲,后者是前者的子集。具体来说:第一,渐进式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年龄是唯一兼具“开源”和“节流”的措施,也符合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制定时,人均预期寿
2023-08-18 14:56:00
官方打假“65岁退休论”,延迟退休三大特点:自愿、弹性、渐进式
...定》中也明确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至于网传的那张“延迟退休时间表”,原题目是“2025年—2055年延迟退休政策年龄测算推演表”,
2024-07-25 19:39:00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发布?多地人社部门回应
近期,“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引发网友热议。此事缘于一张网传截图,疑似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内容节选。报告中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
2023-02-10 10:07:00
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
...决定》原文提到,“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也就是说,该决定并无所谓“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的明确说法,而上述自媒体公号文章以
2024-07-23 10:37:00
尝试再就业的老年人,“年薪10万,待遇不错”
...,平均不到55岁。而大多数国家退休都在65岁左右,且均渐进式延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医疗水平的进步,很多低龄老人依旧身强体壮,他们退休之后并没有在家享受养老生活,而是选择再
2023-03-06 10:01:00
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一图读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本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点击→“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官方入口,测算你的详细退休年龄
2024-09-13 19: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