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老师问朱元璋:你儿子不听话能不能打?朱元璋如何回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7: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直到长大以后才明白,严师出高徒这句话真正的哲理。儿时的人们,或许会对教师的严格觉得十分的讨厌,可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才会发觉,教师以前的教会,对自身而言是获益终身的。

因此即便是在现代规定不能体罚的时期,也同样要求老师们能够严厉的要求自己的学生。而这样的道理,朱元璋也非常的清楚。在为儿子请老师的时候,当老师问到,如果孩子不听话的话,他可以打吗?对此朱元璋回答了4个字,表现了其对教育的重视,究竟哪四个字呢?让我们先说清整个故事。

据《明史》记载:“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

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因此,朱元璋对其十分的疼爱。在朱标出生时,身为义军首领的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而朱标的也给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因此,朱元璋在当地的一座山刻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朱标抱以极大的希望。

而经历告诉朱元璋一个人的学识对于一生都是有益的,因此朱元璋打算让朱标从小便得到良好的学习教育。为此,他为朱标精心挑选了一个良师,他便是宋濂。

宋濂一生好学,且为人聪慧善记,他是个好官员,宁愿在深山里当道士著书,也不愿意在不堪的朝廷中假意逢迎。因此,对于多次受邀宋濂辞不任命。

郑晓《皇明名臣记》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对宋濂说的一句话: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休,不亦美乎?

可以说,宋濂在朱元璋时期,宋濂了受尽了恩宠。这从朱元璋让他来教授自己最为重视的儿子朱标,就可见一般了。

而早在朱元璋起义广集人才之时,是他对于宋濂这一号人物是十分钦佩的,于是派遣自己信任之人去请宋濂出山。

然而,却没有将其请来,于是,不气馁的带上了朱标,亲自前往宋濂处拜师。

宋濂见朱元璋亲自来访,发觉朱元璋毫无大架子,并且还让朱标给自己磕头,足见他对自己的重视。因此,他便开始打算也接受朱元璋的邀请。然而,宋濂却还有顾虑,朱标毕竟是朱元璋的儿子,宋濂想,如果朱标不好学,不听话怎么办?这要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不听话也就打了,于是宋濂就问朱元璋,如果你的儿子顽皮不乖,我这个老师也能打他吗?这也是宋濂想看朱元璋的诚意究竟有多大。

而朱元璋既然对给朱标找老师这件事那么看重,也就意味着他明白尊师重道的道理,因此他没有多加思索,便回答宋濂四个字:不死即可。而正是这四个字,让宋濂看到了朱元璋的诚意,因此宋濂决定全心全意的辅助朱元璋和教授朱标。而这也让朱元璋带儿子求学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至正二十年,便让宋濂等名儒为师授朱标经学,接受教育。

而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并且,在宋濂的教育之下,长大后的朱标温文儒雅且慈仁殷勤,颇具有儒者风范,而且还很虚心求学。

并且,之后的朱标在处理事情上也十分老道。当年,因为弟弟们犯错,而朱元璋准备召他们回朝问罪。在朱标得知后,便立刻询问了情况。在得知事情经过之后,他立刻的责罚了弟弟,然后再跑去找朱元璋。称自己已经严厉惩罚弟弟们,求朱元璋不再追究。

之后,又有人告发朱棡欲图谋反,而这次事情比较严重,朱标在得知以后便跪在朱元璋面前求情。当在宋濂因为牵涉胡惟庸案时,朱标声泪俱下,求朱元璋留宋濂一命。这才让宋濂改判流放茂州,留的一命。

在这些事情中,朱标的做法都是非常的值得人们称赞的,可以说,这也是得益于朱元璋对其教育的重视,以及宋濂的精心教授,才让他如此成长。

而朱元璋能够放下身份带儿子去拜师,又将儿子交给宋濂尽情管教,当年的那四个字,给他换来了大明的开国文臣,也换来了一个十分出色的儿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子孙中他若不死,西安或许会更加繁华
在元至正十五年的九月,朱元璋正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拼杀着,突然从后方传来一个好消息,他的妻子马夫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可把朱元璋给兴奋死了,他那个时候都快30岁了,能够得到一
2023-01-21 21:44:00
傅友德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扫漠北时屡战屡胜,可以说为明朝的统一立下盖世奇功。朱元璋屠杀功臣时,傅友德也惨遭杀害。但是有史料说傅友德是先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拿着二人的头颅去找朱元璋理论,然后自刎而死,这
2023-06-07 20:36:00
爱将被杀朱元璋是怎样报仇的
至正二十六年正月,朱元璋在给前线带兵的大将军徐达、副将常遇春的一份命令中说:“军中切记:寻蒋英、刘振、牛镇抚、熊天瑞及各年叛将的军人,都教拿来。”朱元璋为什么念念不忘这些叛将?捉
2023-02-19 21:57:00
盘点开国勋贵中,因父辈功劳获得爵位的幸运儿
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从此正式可称为一国之主。建国称王后,朱元璋就有了给手下功臣封赏爵位的资格。不过,朱元璋正式开始封赏或追赠功臣爵位
2023-03-08 18:13:00
邓愈为什么能从诸多悍将中脱颖而出,受封国公爵位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
2023-06-10 13:32:00
四乡乞讨的和尚为何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
...讨的和尚,为何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先世还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呢,不知道这是否有人专门附会的。后来,几经辗转,朱家就迁徙到了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这
2023-11-17 11:01:00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可不可以投奔香军?”两面朝下!大吉大利!(系据,朱元璋《御制皇陵碑》按文意略作想象。)和尚叹了口气,他也不想去,一切都是迫不得已。当和尚,迫不得已,家乡闹灾,一口吃的都没有
2023-08-18 11:43:00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其他亲人的
...相那也是常有的事,更何况是出个皇帝呢?不过,由于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其亲属大多都已经去世,因此除了少部分活着的亲属外,大部分亲属都只能享受到追封的待遇。二哥朱兴盛和三哥朱兴祖皆
2023-06-14 20:17:00
明朝九大塞王各自的命运与荣耀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就藩制度,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藩,以拱卫大明朝的安全,其中大部分都分到了北方边疆,从辽东到甘肃一线的九位藩王合称为九大塞王。这九大塞王分
2023-10-28 0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