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的子孙中他若不死,西安或许会更加繁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1 21:44: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元至正十五年的九月,朱元璋正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拼杀着,突然从后方传来一个好消息,他的妻子马夫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可把朱元璋给兴奋死了,他那个时候都快30岁了,能够得到一个儿子是大好的事情。

朱元璋的子孙中他若不死,西安或许会更加繁华

他给这个孩子起名叫朱标,小名叫阿标,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让他做家里的标志,将自己的大业支持起来。这个孩子在当时就是朱元璋的嫡儿子,地位是很高大的。当时的朱元璋是吴王,所以他就是吴王长子,那在将来就是太子了。

朱元璋非常重视对这个孩子的陪养,先后找来很多有文化的老师来教他,而这些老师就是以后明朝的开国大臣。朱标也很聪明,教什么他就会什么,在文化和武功方面都学的很好,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

朱元璋的子孙中他若不死,西安或许会更加繁华

但是,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漂亮了,根本就没有他老爸那种大将的气质,而且还反过来让朱元璋不要杀人,这可把朱元璋给气坏了。他的其他弟弟们都有凶悍的脾气,这点跟他们的老爸很像,可是就唯独太子没有这样的气质。

那为什么朱元璋不干掉他呢?因为朱元璋清楚,他跟汉朝君王一样都有了一位没气质的儿子,当时汉皇帝把儿子杀了,结果引起了祸患,他可不想引起没有必要的混乱,于是就一直留着这位善良的儿子。

在洪武二十四年出现了一件事,让整个明朝时期转向了另一个阶段。当时明朝的都城设立是跟唐朝差不多的,都是设立了两个都城,一个在汴梁,一个在南京。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对西安产生了兴趣,他想把都城移到那里去。

朱元璋的子孙中他若不死,西安或许会更加繁华

于是,他就派朱标前去西安,到那里去查看西安的地势情况。朱标是一个很实在的孩子,他到那里后,就开始仔仔细细地查看这种地形情况,还亲自画了那里的布局图,全面地分析了西安的形势。

他在两座距离遥远的城市之间来回奔波,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再加上他的弟弟做错了事,需要他来处理,因此他就两边忙活,身体和精神都达到了极致。没想到等到他回到西安的时候,就生了一场大病,最后病死了。

这对于已经处在晚年的朱元璋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和创伤,他再也不想在那里建立首都了。而且,他还要让自己的子孙赶快成长。

朱元璋的子孙中他若不死,西安或许会更加繁华

如果朱标没有病死的话,也许明朝的都城就会建立在长安了,明朝的历史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到了后面也许就不会越来越衰败了。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朱标最后被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了,正好是在他的父亲旁边,永远地陪伴在朱元璋的左右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着一生的艰苦奋斗,从贫苦的农家子弟一步步登上皇位。他以铁腕治国而闻名,在其统治期间,对待功臣极为严苛,多次大肆清洗那些在夺取天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和功臣
2024-08-01 21:42:00
朱标的死对后世影响多大?说不定西安就是首都了
...文化经济中心会不会是西安呢?从《明史》中不难发现,朱元璋一直对于建都南京不满意,但是当时建都的时候周边都还没有平定,而建都南京是最好的选择,等到四海平定,天下太平的时候,朱元
2023-05-21 11:56:00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啥?死囚回答后,朱元璋:赦免,再赐免死5次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严厉的刑法和铁腕统治著称,许多官员和百姓在他手下难逃一死。而有一次他却在问及一名死囚的姓氏后,突然大发慈悲,不仅赦免了此人的死罪,还特赦免死五次。这究竟是怎么
2024-08-20 14:26:00
朱元璋的厚待子孙政策,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的皇帝。从贫民到皇帝,就像一个暴发户一样,朱元璋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让子子孙孙享尽荣华富贵,而不是有朝一日再跌落为贫民。于是,基于这样的心理,
2023-12-03 16:01:00
朱棣给子孙留了一条后路,可保大明江山无忧,为何崇祯最后没走呢
...国封建时期的好些大一统王朝也都搞起了“两京制度”。朱元璋起兵时,根基在南方,长江流域是他的主要地盘。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了帝,还把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定作了都城。明朝
2024-09-04 11:29:00
为何说是朱元璋的子孙,吃垮了大明朝
文章引言:朱元璋作为一代雄主,建立大明朝,这样的人物,肯定对历史有一些了解。即是认识不足,身边也有一群君臣谋士。朱元璋自然会知道,“藩王”制度,在明朝之前的历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危
2024-06-20 15:45:00
安定王朱尚炌,是明朝第一个造反的宗室郡王
前言: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样靠“开局一个碗”起家的,可谓是绝无仅有。但是朱元璋出身虽低,却非常谦虚好学,特别善于总结历史上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在他老人家看
2023-05-07 18:51:00
朱元璋痛恨腐败,却又把朱家子孙培养成了朝廷的“寄生虫”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他所有杀伐果断的举动,都是围绕着腐败就行了。在位期间,他编写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上面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凡是官吏贪赃满60两,一律处死,绝不宽待。朱元
2023-01-30 18:55:00
明朝两京制度,为何会必然迁都北方
...也就是名义上的中都,结果建到一半很多人反对,再加上朱元璋态度上的转变,最后搞成虎头蛇尾的样子。接着就是南京,由于朱元璋称帝时间是大将军徐达在北伐元大都的路上,当时明朝掌握的地
2022-12-27 11: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