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京明故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6 21:07:00 来源:戏说三国

南京明故宫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一直有人居住,只是日渐衰败,逐渐走向了消亡。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明故宫才彻底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南京明故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该年,朱元璋包围了张士诚驻扎的平江城,又将小明王乘坐的渡船凿漏,将小明王翰林儿沉入了江底溺亡。朱元璋控制了江南大局,便自称吴王,开始让刘伯温兴建吴王府。后来的明故宫,就是在吴王府的基础之上建成的。

明故宫建造时,特意选择了风水吉地,依紫金山而建。但是,宫城北部内廷的部分位于原燕雀湖的湖面。朱元璋选择了填湖建造宫殿,虽然地基部分已经特意做了加强,但天长日久之后,地基还是产生了下沉,整个明故宫的地势成了南部高,北部低。这就造成人从正大门午门进入皇宫之后,只会越走越低,而且降雨后,还容易形成内涝。

朱元璋觉得明故宫的这个形势,非常不吉,就想迁都西安,在西安重建皇宫。只是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打消了这个念头。

南京明故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建文帝登基之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因为得位不正,加上明故宫地势不吉,所以,一登基,就开始在北京依照南京皇宫的形制,兴建北京皇宫。在北京故宫建好之前,朱棣仅仅对明故宫进行了必要修葺工程,直到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

此后,南京的宫殿就改为了行在(行宫),委派给了明朝皇族和内臣管理。负责看护皇城的这些人员,一部分就住在南京皇宫之内。

朱棣去世后,明仁宗继位,曾试图迁都回南京,并令皇太子朱瞻基居守南京,住在南京皇宫内。同时,仁宗还下令修葺南京皇城。但是,仁宗数月而亡,宣宗朱瞻基继位后,继续了对明故宫部分宫殿的修葺,但并未迁都。之后,南京皇宫就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最多就是修修城门、城墙,还有看护皇宫的值班人员的板房、走廊等等。

英宗正统年间,南京皇宫雷击失火,包括谨身殿、奉先殿、华盖殿、文渊阁在内的数座主要殿宇被焚毁,但英宗并未重建。宪宗成化年间,南京皇城因大风再次受损。宪宗直接下令“南京皇城内宫殿不许重修”,任其废弃。世宗嘉靖年间,因暴雨水淹,南京皇宫的宫门、城墙、殿宇多有倒塌。嘉靖想重修,但在大臣的反对下,又下旨:“乃已之命,以后勿得整修。”

南京明故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到了神宗万历年间,明故宫就只剩下供奉祖先的奉先殿、武英殿,及其配套的钱粮库房了。神宗本想大修,被劝止,仅重修了个别宫门,并重申了“凡南京皇城宫殿倾圯,累朝以来止行护守,不许修饬”。

从神宗禁止重修南京明故宫的禁令中可以看出,明故宫一直是有人“护守”的,守护的部分人就住在宫内,并不奇怪。

到了熹宗天启年间,不但不修葺南京皇宫,还因为缺钱,将南京皇宫中的大量铜器砸毁,一部分运到了北京,一部分用来铸钱。明末了,明朝皇帝也穷呀。

思宗崇祯驾崩后,明朝灭亡。朱由检的弟弟朱由崧在南京皇宫武英殿继位,成为了南明的第一位皇帝,即弘光帝。弘光帝仅仅对南京皇宫做了部分修复工作,并将其母亲接入了西宫居住。

清军灭南明之后,将南京改为了江宁,明故宫成了八旗驻防城,内设将军衙门和都统衙门。多为八旗人居住,因此又被称为江宁满城。此时的南京明故宫已经残破不堪了。康熙南巡时,都不免感叹,而且不肯住在明故宫,反而是住到了江宁织造署。当时还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负责江宁织造。

南京明故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并没有将明故宫作为皇宫,而是另行选址建造。建造天王府的时候,从明故宫拆了很多石料、砖瓦等物,明故宫的宫殿、宫墙基本上被拆尽了。曾国荃攻陷南京城之后,烧杀抢掠,又进一步破坏了明故宫。

明故宫从此彻底成了废墟,正式升级为了明故宫遗址,再也无人居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叙事中,“洪武时代”为我们留下了什么?为什么说明故宫为北京紫禁城提供了“设计蓝本”?近日,在“南京文化遗产大讲堂”系列讲座中,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古都学会
2025-08-08 07:46:00
...面”活动走进下关大厦,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携新作《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以“故宫故事与中国精神”为主题,带领读者穿梭于紫禁城的朱墙碧瓦与长江之畔的现代文明之间,为数百名读
2025-08-27 07:37: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和文化保护史上具有多重深远意义。据史
2025-07-24 23:44:00
一场没有文物的国宝展,为何如此好看?故宫《石渠宝笈》来南京了
...曳、江河的奔腾,是一种怎样的神奇体验?近日,行走的故宫文化——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在南京金鹰世界盛大开幕,展览将传统书画作品与数字技术融合,打破文化、艺术、科技的壁
2023-07-11 22:16: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记者 莫韶华)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与南京
2025-07-23 09:25:00
江苏书展|聚焦故宫守宝人,填补故宫叙事空白——章剑华《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首发
7月5 日下午,“百年故宫:守护文明的脊梁——章剑华《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首发式”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举办。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为新书首发致辞,并与本书作者、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
2025-07-06 17:18:00
原来看的故宫都是“假故宫”?真正未开放区域,将颠覆你的认知
北京故宫这座千年古都中,有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和传说。它曾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居所,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辉煌。但你不知道的是,你所了解的故宫,并非它最真实的面貌。现如今,当走进故宫
2024-01-24 10:56:00
...线文保专家6月14日,有文博博主发文称,北京雷暴雨引发故宫博物院午门的“乐林泉”展厅漏水,展出文物被雨打湿。博主说,进“乐林泉”展厅逛了一会,隐约觉得有雨滴溅到脸上,本来以为
2025-06-16 09:45:00
朱元璋修建的南京明故宫,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
南京明故宫没有保存下来,确实是历史的一个巨大遗憾。这个曾被誉为“世界第一雄伟宫殿”的南京明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南京明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北京故宫多30%,它是北京故宫
2024-05-21 16: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