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如何更好发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民解忧、回应关切?记者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育才社区的多个小区进行了采访。“党群心相融,鱼水情谊长……甜蜜的日子笑着过,幸福永驻在心里”。这首在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育才社区群众文化广场响起的歌曲,余艳林等一位位居民十分喜欢听,“从歌词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社区党员群众同心同德的氛围和满满的幸福感。”
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育才社区位于蓼皋街道南部,占地5.2平方公里,建有住房楼48栋104个单元,分为四个区,共安置搬迁群众3664户17272人;共划分网格23个(专属网格2个),选配网格员23名,联户长243名。基于是一个移民安置社区的社情,为更好地解决群众身边每一件“天大的小事”,育才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把组织扎根于群众之中,将群众紧紧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在每个网格建立了一本“民情日记”,推行“五访民情”制度,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登记造册、跟踪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真正用小网格兜起了大民生,以一张网联动了千家万户、万千民情。党建引领邻里善治,居民“陌邻”变“睦邻”。
这是育才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小区“幸福家园”建设和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育才社区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持续落实县委“七个抓”工作要求,稳住平安建设基本盘,把网格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坚持对表、对标、对接“三对”理念,按照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三板”思路;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围绕抓党建、强治理,保稳定、促发展,坚持“三化三提升治理路径,着力破解社区治理短板弱项问题,努为让居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通过读懂群众的需与盼、乐与忧、难与思,解决好群众身边每一件“天大的小事”,从而形成党群同心、协同发力,共建美好幸福家园的良好氛围;通过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参与社区治理,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从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幸福家园的生动局面。
坚持网格化管理,提升党群“凝聚力”
每天,一支由“民警+网格员+居民”组成的安全生产巡检队行进在育才社区的每一角落,对社区、居民存在的“社情”、“民情”、“正情”和“隐情”及时发现,第一时间解决,让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真正实现零距离。
社区网格员孟凡军、社区网格员孙洁、长安派出所民警王涛、民警崔志远回忆起几年前珍铭苑小区分户燃气管道发生泄漏,立即将此事反映到消防和燃气部门,燃气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排除安全隐患的往事时依然记忆犹新。
社区王淑芹老人的儿子在外地打工,老人独自生活。王淑芹老人腿脚不好,住的楼层又高,下楼买东西很吃力。网格员发现后,立即将此事反映到社区,社区党工委立即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为老人送一次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老人高兴地说:“社区工作人员可真贴心啊!”
育才社区从2014年起实行“网格化”管理,全社区27名网格员每人负责270户左右居民。2016年8月,社区正式推出“警察+社区”试行管理模式,就是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中由民警牵头组织,带领网格员、居民入户走访,充分了解四情——“社情”、“民情”、“正情”、“隐情”,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如今,育才社区“警社共治”模式越来越得到居民的认可,关心社区大事小情的居民多了,居民参与多元治理的意识增强了,社区工作从“我治理”向“我们治理”转变。受到居民好评。
育才社区始终让作用在网格发挥、力量在网格聚集、难题在网格化解,凝聚党群“在一起”的合力。
细分治理单元。构建“社区党总支+片区支部+网格员+楼栋长”治理链条,配备23名专职网格员和243名联户长,将双报到的机关单位和在职党员编入网格,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工作格局。
配强工作队伍。社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将力量整合下沉网格,围绕“支部书记牵头抓、两委委员专职抓、社会力量协同抓(安置点社区“1+N”)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网格实体化运作。
优化治理机制。积极探索“网格+”运行机制,有效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实行多网融合、多网共治,打造辖区治理无盲点、为民服务无缝隙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社区网格员、联户长动态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在职党员报到(帮扶责任人)+社区代办服务+社会力量志愿服务”三种途径,有效化解邻里纠纷、政策咨询、业务代办、就业增收等事项113件。
坚持数字化赋能,提升社区“服务力”
育才社区的一个群众文化广场,每天晚上都热闹非凡。“音响声音有点吵,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正常休息。很多居民家里还有孩子晚上要学习,也很受干扰。”居民龙先生说。前不久,龙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手机上的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反映了这一问题。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收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来电。
经过调解,社区、物业、派出所一起商量出整改方案。社区工作人员与广场舞领队耐心交流,最终协商出“限区域”“限时间”“限音量”的举措,做到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休息。“现在妥善解决了问题,晚上休息环境安静了。”龙先生说。
育才社区始终让社区干部轻装上阵、平台更加便捷、处置更加顺畅,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用活新媒体平台、夯实业务能力激发共建家园的“能量”。
搭建智慧平台。推动4个小区绘制“社区民情图”,统计高龄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10余类人群,为社区服务提供精准指引。联合移动、电信公司投入62万余元开发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功能、平安前哨、门禁系统,实时监控小区主次干道、河道、单元楼栋和主要出口的安全情况,及时反馈各类危险隐患。
用活政务平台。依托“贵政通”综合服务系统,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任务接单、派単、回单,实现任务实时掌握、工作落地落实、数据分析详实,助力社区找准工作重点、摸准任务难点、打通服务堵点。
构建“双线”平台。积极推行“双线联动”服务模式。线上,群众可通过网格群、楼栋群、联户群等微信平台实现需求“一键上报”,社区“两委”负责甄别分类研判,做到“一分钟响应,一天内解决”;线下,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多方力量下沉网格,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和帮扶活动,了解群众困难需求,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情在网中联”,为群众提供了便捷贴心的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坚持精细化服务,提升基础“支撑力”
最近,育才社区的石女士发现,在手机地图APP上,家门口的“小修小补”点位一查便知,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服务分门别类、应有尽有。“我搬进新家三年了,以前因为对新环境不熟悉,需要修东西时要到处打听。现在很方便,在手机上输入自己的需求,就可以精准匹配到附近的服务网点。”石女士说。
从收集辖区便民服务信息,到入户宣传便民服务,社区网格员尽心服务“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如今育才社区的居民在一刻钟的步行距离内,从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到修鞋、修车、配钥匙、改衣服等摊点都能找到。
“家门口”的配套设施更便利,“送上门”的服务也更齐全。测血压、中医把脉针灸、传授保健常识……前不久,卫生健康部门在社区开展的义诊活动受到居民欢迎。“活动丰富多样,我们都很喜欢。社区跟辖区单位共建,给我们送来了实惠。”社区居民李女士说。
近年来,育才社区始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关键点,全要素强化保障;积极调动起居民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方式,实现从“居住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的转变。
做强需求支撑。建立精准的需求识别机制。通过定期的社区走访、居民座谈会、在线反馈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包括生活需求、文化需求、安全需求等,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分类,确保对居民需求有清晰准确的把握。
做好阵地支撑。优化社区的党群服务矩阵,打造“党群服务中心”1个,服务驿站4个,健全积分制管理、居民公约红黑榜以及最美系列人物评选等制度,形成功能齐全、制度完备的党群服务体系。
做优服务支撑。推行常职干部常驻,“双报到”党员兼职委员,网格员、志愿者参与的运行模式,提供开放管理、延时服务,引入日间照料、技能培训、文艺书法等11类社会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居民在春节、端午、元宵等传统节日共同参与写对联、包粽子等“趣味”活动,同时联合县级平台公司在育才成立惠民福利超市,直接对应供应链源头,降低群众生活成本,满足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治理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后将持续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育才社区第一书记余磊表示。
采访手记:
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育才社区从实际情况出发,全域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幸福家园”建设,将党员群众有效组织动员起来、各类组织有效联结凝聚起来,把社区打造成组织有力量、服务不打烊、有事好商量、民呼必有应的“幸福家园共治体”,探索了一条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各方力量“众星拱月”的城市社区治理道路。
育才社区针对环境文明、邻里和谐等事项,规范提事、议事、办事、评事等程序,组织群众说事议事、自我服务,引导群众走出家门、享受服务,融入社区、参与治理,营造“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幸福氛围。
育才社区在推进社区治理中,始终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以党组织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完善群众协商议事机制,让群众参与有动力、有渠道、有效果,真正激活群众力量,从“你”看“我”干,到“你”和“我”干,再到“我们”一起干,“旁观者”成为“主人翁”,“社区事”变成“家家事”,齐心缔造幸福家园。
社区通过党组织这条纽带,将业委会、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社会力量和相关职能部门联通起来,实现群众有呼必应、一呼百应,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办,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调处在基层、化解在基层,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育才社区围绕抓党建、强治理,保稳定、促发展,坚持“三化三提升治理路径,对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带来诸多启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抓理念指引“领航”,必须抓组织体系“织网”,必须抓发动群众“聚力”,必须抓队伍建设“带头”,必须抓改革创新“赋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叶飞
编辑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