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10 16:0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坐落在“黔北门户”的桐梓县。郭明财 摄

这个夏天,酷暑难耐。地处大娄山北麓遵义市桐梓县,却以其平均海拔1000米的独特地理优势,成为一片清凉绿洲。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群山叠翠,溪流潺潺,夏季平均气温维持在26摄氏度,享有“天然空调”的美誉,是周边省市居民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桐梓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禀赋,将“凉资源”精心培育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热产业”。每年夏季,超过20万来自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的“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在九坝镇山堡社区、尧龙山镇尧龙山社区、茅石镇茅坝社区、大河镇七二社区等地寻觅清凉,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昔日宁静的山乡,如今因避暑旅游而焕发勃勃生机,绿水青山正加速转化为支撑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桐梓县凭借便捷的交通优势吸引“候鸟”旅居

“凉”资源引来八方客

“桐梓山堡社区海拔1300多米,夏无酷暑,村民自种的生态蔬菜、散养的鸡猪羊,食材健康绿色,对康养特别好,我在这里避暑已经18个年头了。”来自重庆的“老候鸟”黄代富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凉爽的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是桐梓最吸引人的名片。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大河七二社区避暑山庄

在大河镇石牛村邓远来的乡村旅馆,来自武汉的李彩英对这里的清凉和生态赞不绝口:“老板,你这儿真凉快!菜园子、跑山鸡,都是你的?”邓远来指着海拔1380米的山头介绍:“雨后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我种的5亩菜、养的200羽鸡,就为让客人吃得安心放心。”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依山傍水的乡村避暑村

在官仓镇公平村天湖山庄,四川泸州游客杨清桂已是第五年光顾:“山庄环境清净整洁,绿树环绕,老板自种5亩生态菜,喝的是山泉水,安逸得很!”重庆游客王刚则把茅石镇视为避暑“故乡”:“重庆太热了,这里方便又舒服。”

“热”产业带动乡村兴

清凉的资源优势,催生了火热的避暑经济。尧龙山镇天域山庄老板陈健从事避暑接待已15年:“我们这海拔1200多米,特别适合避暑。每年接待60来人,两个多月就能带来10万元收入。”像陈健这样吃上“避暑旅游饭”的村民不在少数。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尧龙山镇避暑客人散步

避暑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木瓜镇水银河漂流以其独特的清凉体验,被重庆游客张杰誉为“人间仙境”,成为消夏娱乐的热门选择。贵州逸都旅游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九坝印象经理聂云介绍:“公司2013年入驻九坝,在保护森林资源前提下开发避暑旅游地产,很受欢迎,每年接待‘候鸟’业主3000多人。”业主袁晓东坦言:“就图九坝凉快,买了房,每年能避开重庆酷暑住上4个多月。”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夏日享清凉,漂流好去处的木瓜水银河

茅石镇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成效显著。当地274家乡村旅馆预订火爆,提前预订率超七成;新建及转型高品质民宿38家,带动住宿价格由千元级跃升至三千元级;43家旅馆完成改建升级,设施品质与客户体验双提升,客源黏性显著增强。人居环境整治以河道治理为核心,辐射广场、院坝等公共空间,通过实施“两清两改两治理”工程,成功推动旅游模式从单一“季节游”向全时段“四季游”康养旅居目的地转型。经两年提升,全镇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床位总量从1.5万余张增至1.8万余张,成为川渝游客避暑旅居的“清凉桃源”,拉动综合旅游产值逼近亿元大关,区域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凉风”吹动振兴路

据了解,桐梓县自2005年起便立足大自然赋予的“凉风”优势,瞄准夏季避暑市场,在适宜乡镇大力发展乡村避暑产业。村民们通过提供优质的避暑服务和环境,将“爽爽凉风”转化为可持续增收的“火热”产业。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茅石乡村避暑旅馆

当地还积极探索“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有机整合乡村旅游、康养休闲、避暑度假与农产品销售、服务配套,并通过举办“村晚”等活动丰富游客文化生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更多外地游客知晓桐梓、了解桐梓,更使“凉风”产业日益成长为独具特色、支撑有力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山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桐梓样本”。

桐梓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华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邱胜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李洋

三审 唐正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态“凉”引发旅居“热”!“避暑候鸟”栖息黔北乡村山水间
桐梓县九坝镇乡村旅游“村晚”现场人山人海。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这个夏天,成千上万的重庆、四川、福建等地客人涌向黔北遵义,畅游生态“黔海”。21℃—27℃的遵义夏凉,20个生态圈
2025-09-02 20:26:00
23℃夏天引12万“候鸟”旅居客,桐梓九坝镇靠“凉”变现超20亿元
7月27日晚,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村晚”的3000个观众席位又被一抢而光。这样的火爆场景,从7月11日“2025桐梓‘村晚’夏季联欢”在当地启动以来天天上演……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
2025-08-01 12:26:00
【“候鸟”扎堆 避暑经济开启啦】遵义桐梓乡村:川渝避暑“候鸟”又来了
...,也带动避暑经济蓬勃发展。6月中旬,记者走进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的尧龙云海生态度假村,游客们正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好生惬意。“我是第一次来尧龙山,这里的山好水好人也好,平时没事
2024-06-21 22:45:00
12万“候鸟”正涌入,桐梓九坝成环成渝避暑康养热门目的地
...绕,热空气沉降难散,江河蒸腾加剧闷热。而位于黔北的桐梓九坝,即便最热月均温也仅徘徊在22℃-26℃间,属同纬度罕见的凉爽地带。这个远离热浪之外的清凉之地,每年夏季吸引着川渝避
2025-06-12 16:33:00
贵州日报整版聚焦桐梓“村晚”引燃康养度假热|“候鸟”来栖 此即吾乡——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康养旅居经济蓬勃发展
...,候鸟爽居。每年夏天,逾10万川渝“候鸟”来到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择康养而居,蝶变为“新九坝人”,将旅居升华为归心。何以心安?康养为要,政策筑基、配套升级、社群织暖、产业赋能,
2025-07-04 15:06:00
从邻里到伙伴 川渝黔组“CP”携手前行
...于2006年,重庆市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山坝村杨至中家迎来8位来自重庆的客人。他们将自行车停在院坝里,歇乏纳凉过后问:“我们交点生活费,在此避暑可好
2023-11-24 10:24:00
解码贵州“村字号”IP④ | “村晚”点亮乡愁碰撞激情,打造“最懂你”的乡宴
...北的苍山翠谷间,一场场“村味”十足的群众大联欢——桐梓“村晚”,正以燎原之势,点燃绵绵星火。“村晚”,不晚。早在2006年,桐梓县就利用毗邻山城重庆的区位特点和凉爽的气候优势
2025-06-13 18:55:00
... 陈玲险隘之地娄山关,千峰万仞、悬崖叠嶂。黔北大门桐梓城,四通八达、渝黔锁钥。当乐享清凉的“看客”——这个夏天,20多万以重庆、四川为主的游客涌向桐梓,这个距离重庆1小时高铁
2023-10-07 04:23:00
【文化中国行】桐梓:黔川渝一家亲 “文化走亲”乐融融
...彩贵州网讯 黔与川渝,山水辉映,人文相连。近年来,桐梓县依托凉爽的宜人气候、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独特的文化底蕴、优质的贴心服务等,成为川渝游客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
2024-08-10 22: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7日在京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北京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北京数据市场进一步繁荣
2025-11-10 11: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许婉容 何搏飏)金秋鹭岛,正是四季度施工黄金期,中心城区思明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以下简称污水“两高”)建设
2025-11-10 08:13:00
国际游艇展推出两大海洋主题活动 沉浸式探索海洋奥秘
市民游客体验帆船项目。(主办方 供图)孩子们通过VR设备“邂逅”珍稀海洋生物。 孩子们用沙子、石子和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2025-11-10 08: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蓝碧霞)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到挂钩联系的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调研农村基层党建
2025-11-10 08:13:00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办
志愿者们在庄严宣誓。金鸡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刘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风采
2025-11-10 08:14:00
聚天下英才筑理想之城 厦门赴哈尔滨、北京等地高校揽才
2025“留厦青春创未来”全国高校厦门专场引才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陈媛 图/受访单位 提供)选择厦门
2025-11-10 08:14:00
我省建立覆盖全域的癌症防治网络河北日报讯(赵泽众、彭渤)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近日承办的第八届肿瘤防控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上获悉
2025-11-10 08:24:00
在现场|走,到环城绿道上骑行赏景
11月4日12时许,石家庄环城绿道上,骑行爱好者正在骑行。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摄11月4日12时许,微风拂过,阳光正好
2025-11-10 08:26:00
引导城乡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河北节地生态安葬有新规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
2025-11-10 08:27:00
记者走基层|打卡“幸福空间”,让心理更健康
10月9日,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龚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空间”的VR单车运动空间,社区居民正戴着VR眼镜锻炼。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郝金钰摄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模样
2025-11-10 08:28:00
记者走基层|高洽会引力足,351位博士达成意向
11月8日,2025年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图为高洽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11月8日上午10时
2025-11-10 08:29:0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4月初,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
2025-11-10 08:30:00
民生观察|“河北福嫂”成长记
11月6日,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家政培训。 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近年来,在京津两地的居民家中
2025-11-10 08:31:00
11月6日清晨,京港澳高速邯郸永年段笼罩在浓雾之中。一辆辆货车在雾中缓慢前行,车灯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晕开一片朦胧。在永年收费站
2025-11-10 08:32:00
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31日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25-11-10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