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桐梓县九坝镇乡村旅游“村晚”现场人山人海。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个夏天,成千上万的重庆、四川、福建等地客人涌向黔北遵义,畅游生态“黔海”。
21℃—27℃的遵义夏凉,20个生态圈业态场景,4000余处凉爽山居星罗棋布,全域东西南北中,绿水青山翻绿浪,黔北山水引客来,“候鸟”栖息乡村里,享受“清凉大餐”乐。
目光向西。山环湖绕,凉风习习。清晨六点,赤水市葫市镇天鹅堡社区湖畔广场,旅居此地的成都、重庆游客身着一袭素衣,随太极韵律舒展如云,时而凝神推掌,时而气息沉稳。
重庆游客陶本万老人说:“清晨这空气甜得醉人。六月初来,决定住满三个月,打拳、养心,人往这山水里一站,景也活了,人也静了,这才叫安逸。”

旅居赤水市天湖岛社区的成都游客开心度假。赤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林荫道上,童声雀跃。一位姓曾的成都游客和老伴牵着孙女漫步:“娃娃跑得开笑得响,远离空调房的闷热和车流的喧嚣,连我这心啊都静下来了。”
村边的稻田里,村民罗其珍弯下腰,指尖拂过自家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额角的汗珠在晨光里晶莹闪亮:“山风好,水也甜,稻子长势喜人哩。”55岁的她笑容朴实:“等新米下来,自家留些,那些来避暑的‘家人’也等着尝鲜,4块钱一斤,图的就是个安心、新鲜。”
今年夏天避暑,赤水市天鹅堡高山康养民宿迎来客流旺季。村民吴辉洋将自家宅院改建为客栈后,旺季时客流不断,年增收约30万元。这个夏天,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5万余游客旅居于此,感觉乐不思蜀。
沿赤水河向上,紧邻的习水,更是一片天然避暑的“绿荫凉棚”。
习水县紧邻重庆江津、綦江,高速公路直达,优良的山川生态,形成寨坝、程寨、坭坝、仙源、大坡、桑木等镇乡避暑群落,“旅居习水”成为县域重点培育的乡村旅游产业,每年夏天步入旅游高峰。
“重庆比这边热,待在家里吹空调太闷,习水距重庆近交通方便,来这儿度假凉快又热闹,娃娃老盼着来玩!”寨坝镇友谊村毓秀山庄一位姓李的重庆游客带着孙子乐享其中。这个夏天,寨坝镇200余家精品民宿4000张床位入住率超过95%。
“家人们,这是桂圆村的糯苞谷,口口爆汁,香甜软糯,快在小程序下单,立即送到家门口哟!”村里的农特产销售店里推销员正在进行直播带货:“让当地土特产丰富‘后备箱经济’,让乡村旅游变‘一季红’为‘四季火’。”

旅居习水县吼滩村的避暑游客快乐就餐。 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水上飞驰,云海赏景,星空露营,是大坡镇飞鸽村吸引游客的三大亮点。“开着车过水上公路,水花四溅,凉丝丝的风从天窗灌进来,瞬间凉爽。”重庆游客李女士笑着说。四川泸州的张先生翻出手机里的照片:“云像海浪一样在山间盘旋,感觉自己站在仙境里,这照片发朋友圈,评论区都炸了。”入夏以来,这个2000余人的高山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高峰期单日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其中重庆游客居多。
夏天的早晨,当朝霞映照高山小镇仙源镇,避暑村庄里川渝牌照的车辆穿梭不息,人流如织热闹非常。“以前是木质老房,避暑季租给游客,环境简陋、设施不全,体验不尽如人意。”翠韵山庄负责人罗文会介绍,去年她和家人共同出资翻新扩建,打造出51间客房、102个床位,今年全部住满客人。
中午时分,另一处的饶家大院避暑山庄的厨房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准备午餐。“避暑高峰我们的168个床位住满客人。”山庄负责人范智说,改造后民宿平均入住率显著提升,收入普遍增长超30%。
近年来,习水县加快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今年避暑季,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其中居住两三个月的客人达28万人次,其中重庆避暑游客占9成。
目光向北。在桐梓县九坝镇,900余家乡村民宿今夏迎来超过12万游客康养避暑,再次点燃乡村旅游“火爆”旺季。

桐梓县九坝镇度假游客下棋娱乐。桐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2个房间住满44名游客,客人提前下单预订,从7月到9月,不少客人离开时预订好明年的房间。”山堡社区马家大院负责人陈尧说,这个夏天这里的乡村民宿往往“一房难求”。
“这里清静、凉快,吃住安逸,还提供扬琴、大贝斯等乐器,来了就可以直接用。”在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当了八年民乐团长的向明贵是“琴缘山庄”的老顾客,71岁的他今年已是第五年来到这里,度假期间组织起40人的游客小型民乐团参加桐梓县乡村旅游“村晚”,像候鸟群中的头雁,年复一年飞来这里夏日栖息。
“这里能走秀、下象棋、打乒乓球,每天的生活过得舒心。”重庆游客牟云敏旅居十里云湖康养旅游度假区避暑已有四年时间。这个度假区居住着600余户1000多名游客,沉浸式享受新时代生态文明带来的乡村清凉。
桐梓县紧邻重庆,这里高铁、高速与重庆、成都相连,凭借凉爽气候和丰富多元旅居业态,在九坝、娄山、楚米、大河、尧龙山、茅石、马鬃、狮溪、黄莲等镇街,乡村旅游格外叫响。全县2200多家乡村民宿11万张床位,预订率超过95%。今年6—8三个月旅居桐梓的游客超过30万人次,其中川渝避暑游客占96%。

汇川区娄山关度假游客观赏文艺表演。汇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光向南。与桐梓一山之隔的汇川区板桥镇,乡村旅游一条街旅居着上万重庆客人,当地政府紧扣娄山关红色旅游资源,每周组织开展宣讲红色故事,让游客在夏日清凉里体验红色精神教育的娄山热情,带火当地的藤编、豆腐干、天麻等乡村产业。
远眺贵州最北端,与重庆南川、武隆毗邻的道真自治县,一个叫大塘的高山村,160多家乡村旅馆旅居着2000余重庆客人,而一年四季来此的游客累计约8万人次,单是“吃掉”和带走的“大塘土鸡”近10万只。

旅居道真自治县浣溪村的重庆游客休闲纳凉。道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遵义市遵义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62%,夏季清凉,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米达5000—30000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打好坚实的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遵义市文旅行业聚焦“避暑度假到遵义”主题,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围绕“红色圣地·避暑遵义”推出1条赤水河谷宝藏级旅游线路、10条夏季主题旅游线路、12条暑期研学旅游线路等“1+10+12”夏季主题旅游线路,极大地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遵义市立足资源禀赋,不断拓展红旅、酒旅、茶旅、康旅、研学等空间,开展沉浸溯溪漂流、穿越洞天茶海、栖息醉美心宿、品尝茶酒之醇、寻觅“夜游”遵义、欢度快乐“艺”夏活动,丰富和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越来越清晰地表明,生态文明之气候“凉”、乡村振兴之环境“美”、交通变革之行路“畅”,让遵义的乡村旅游立体呈现,星星点点成面,处处景象如新。
统计表明,今年1—7月,遵义市接待游客84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2.89%,旅游总花费957亿元、同比增长13.51%。其中,重庆、四川等地是遵义避暑旅游的主要客源,今年6—7月川渝来遵义的避暑游客近200万人次,尚不包括8月避暑旅游高峰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杨柳
三审 唐正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2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