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为什么难以征服日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大的群岛,和东亚大陆的距离是非常近的。但奇怪的是中国古代却从未能穿越东海,征服日本群岛。整个中国古代曾经统一的大的岛屿也就库页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反观欧洲的古代史,罗马能够轻而易举地渡过地中海去征服北非的迦太基。那么中国为何在海上征服上显得十分乏力呢?

首先,我们明确中国的文明属性。中国的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扩张的方向主要是能够耕地的平原,其次是威胁到农耕地区的民族地区。隔海相望的日本、东南亚等地无法对大陆产生本质上的威胁,也无法在农耕上带来任何经济效应,因而总是被中原王朝舍弃的地方。如果非要远征,那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甚至会拖垮整个王朝。

而欧洲文明是典型的商业文明。早在希腊城邦时代,希腊人就在地中海地中广泛扩张,不断建立海外据点,也就是殖民地。这些据点可以为希腊人的航海提供海上补给,也可以存储货物,便于和附近的民族进行贸易。罗马人虽然从农耕起家,但深受希腊海洋文明的影响,因而不断在地中海扩张,逐渐将地中海变成了“内海”。

其次,东亚的海上航行难度要远大于地中海。东亚直接面对的是太平洋,波涛汹涌。而且,东亚是季风季候,航海必须要顺着季风航行,不然危险性很大。因此,古代下南洋和回归基本需要一年的时间。如果是横渡东海那难度就更大了,因为这条线路几乎和洋流、季风是垂直的。古代大陆居民横渡台湾海峡基本都是九死一生,别说横渡整个东海了。

例如,法显从印度乘船回国,经历了严重的暴风雨,自己差点命葬大海。鉴真东渡日本,几次都被大风吹回了大陆,直到第六次才成功登陆日本。可见,古代想要横渡东海,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地中海却不同。由于地中海周边都是大陆,只有一处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和大西洋沟通,因而地中海的风浪很小,整个海面都是比较平静的,非常适合航海。因此,古代的希腊人、罗马人在地中海上航行那是毫无费力。况且,地中海上的岛屿非常之多,这些岛屿就是天然的补给站了。

中国古代也有想征服日本的例子,那就是元朝两征日本。忽必烈在当了大汗后,就三番四次向日本派遣使者,要求日本“朝觐中国”。但日本认为蒙古人不善海战,因而多次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于是,忽必烈早就产生了远征的日本的想法,但由于南宋还存在,海都之乱依然持续,忽必烈只能等待时机。

1274年,元朝攻破了襄阳,元朝的水师无需从海上进攻南宋,因而开始谋划对日本的战争。当年十月,元朝军队浩浩荡荡地越过东海,其总兵力达到了3万人,其中有几千人是高丽军队,还有许多是汉人。

在攻陷对马岛和壹岐岛之后,元军获得了海上的补给站,随后水师向日本本土杀去。元朝军队刚刚登陆的时候,凭借武器上的优势占据了上风,但日本的后援军队不断到达战场,元军逐渐出现颓势。最终,元军不得不撤退,损失过半。

此次远征日本失败,忽必烈决定先灭宋再说。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势力,于是再次下令远征。这一次,元朝的军队新增加了大量的南宋军队,他们对水性更加了解,也增强了忽必烈的信心。当年的八月,元朝兵分两路向日本驶去,一路从高丽攻入日本,一路从江南出发。

东路大军先在日本登陆,和日本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大战,最终无法战胜源源不断赶来的日本援军,于是大军撤退,等待江南军到来后再战。江南军动员的船只达到了3500只,他们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才达到了壹岐岛和东路军会师。随后,元军决定在八月初二在九州岛发动登陆作战。可是在八月初一,这里就出现台风,元军的船只大半被毁灭,军队也损失过半。由于损失太惨重,元朝军队不得不撤回。

两次远征日本的失败让忽必烈不甘心,他像重振旗鼓再战。但连年的战争已经严重消耗了国力,尤其是大规模地制造船只加重了江南百姓的负担,于是江南开始爆发反元起义。不得已,忽必烈只能将重心放在国内的稳定上,至于远征日本的事情也就是停止了。

忽必烈不仅从海上远征了日本,还远征了爪哇,但最终都失败了。日本也好,爪哇也好,这些岛屿内部基本都是山地地形,内部森林密布,非常不利于蒙古骑兵的发挥。加上中国古代跨海登陆作战的经验很少,因而也就更加难以取胜了。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朱元璋“惩元军覆溺之患”,吸取了忽必烈四面开战、穷兵黩武的政策,将周边的十五个国家作为“不征之国”,下令子孙不能征讨,以免消耗国力。他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我想,朱元璋的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大陆文明对周边岛屿小国的态度,那就是不关心,不干涉,各自相安,互不侵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中海”号邮轮再次来青!青岛开启盛夏邮轮欢乐季
杨雪 青岛报道6月27日,爱达邮轮旗下“地中海”号邮轮继3-4月在青岛成功运营后,经日本下关再次抵达青岛。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游客随船来青,并将在青岛及山
2024-06-27 20:44:00
“地中海”号3月开启厦门母港航线安排15个到达日本航次今年还将有3条环球航线的国际邮轮来厦东南网1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雨晴)2024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来有海风的地方,
2024-01-30 10:07:00
看!这“一船好戏”(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邮轮“爱达·魔都号”和有“艺术之船”之称的“爱达·地中海号”上,充满了中国年味。盛装着中国红涂装的“爱达·魔都号”从上海满载启航,开启5晚6天的新春之旅,到访韩国济州岛、日本
2025-02-11 07:39:00
今年厦门首条国际邮轮航线启航“地中海号”搭载2300多名旅客开启日本之旅东南网3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朱黄 通讯员 付佳萍)昨日14点30分左右,在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
2024-03-15 10:45:00
国际邮轮重返中国服务受到质疑?邮轮方:已改进,船方游客都需重新适应
作为疫情后首个回归中国市场的国际邮轮,MSC地中海邮轮荣耀号自3月16日从上海吴淞口码头开启首航后,至今已完成4个航次。回归后的荣耀号真实体验如何?社交平台上毁誉参半。4月1日,
2024-04-02 16:26:0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测定,当地时间11月11日5时50分,日本九州(南纬31.263度,东经130.8105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2023-11-11 10:0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根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网站公布的消息,当地时间1月3日8时01分,日本伊豆群岛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
2023-01-03 09:51:00
...问卷,调查和了解其营养状况,并使用适合日本的日本式地中海饮食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分析和研究日式饮食与跌倒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式地中海饮食评分与跌倒事件显著相关,评分每增加
2023-01-04 01:53:00
...仪式,并将于2024年元旦开启商业首航;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邮轮、维京游轮等多家国际游轮公司近期亦陆续宣布,将重启或新推针对中国市场的路线。业界表示,邮轮游在2024年中
2023-12-21 2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