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测血压时是测右手还是左手?4个要点要注意,不然白测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06 18:00:00 来源:康之道

杨大姐患有高血压,平时很注意自己的情况观察,在家经常用血压计测量。杨大姐的血压一直控制的还可以,波动水平不太大,能维持在140mmHg/90mmHg。但一天杨大姐买完菜回家,突然觉得头晕,眼前发黑和几秒的意识丧失。老伴很担心她出什么事,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经医生诊断杨大姐是出现了锁骨下动脉闭塞,左手110mmHg/80mmHg,右手140mmHg/90mmHg。左右手脉压差已超标!原来血压还要监测两只手呀?明明感觉自己血压控制的还可以,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测血压时是测右手还是左手?4个要点要注意,不然白测了

其实人体的血压左右手是有差别的。因为左手和右手的血管到心脏的距离不同,血管的粗细也不同,所以会存在脉压差。正常的左右手脉压差是≤20mmHg的,这是生理现象,无须担心,如果超过这个差值了,就要小心以下问题了。

1、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属于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可以理解为人体的大动脉“撕裂开了”,紧贴着的两层变为了有空隙的两层,而血液流入了这个空隙腔里。它的病因有很多,但70%-80%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它可表现为疼痛、血压增高、心血管症状及器官、肢体缺血等,严重者可致死亡。据研究统计,在急性期有65%~70%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必要。

2、主动脉瘤

身体主动脉的病理性扩张,检查显示患病者血管直径超过正常人血管直径的50%。可以理解为,血管变得太宽了。可由血管中层囊性坏死、梅毒感染、细菌感染、风湿性主动脉炎及创伤等原因引起,但最常见的病因却是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它逐渐增大,其主要表现为累及周围神经、器官等出现疼痛或功能异常,可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压迫脊髓引起截瘫等。当然,这也跟它的位置、形态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不用因此特别恐慌,需引起注意,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3、大动脉炎

病因尚不可知,好发于年轻女性。可能会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闭塞,少数可导致动脉瘤。

4、锁骨下动脉狭窄,甚至闭塞

简单来说就是特定部位的血管发生了部分或者完全地闭塞。多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它可能会出现突然发生的头晕、一侧面部、肢体麻木,或者出现短时期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也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几秒的意识丧失。该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引起重视,可能会随着血管狭窄的程度加重引起持久性的脑缺血,引起脑中风危机。

据以上可以看出,很多危险的疾病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堵塞等有莫大的关系。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所以应引起更大的重视。在测量血压时,不要嫌麻烦,监测双手血压的压差,预防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那除了两只手都要测,测血压时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下面为大家介绍4点。

1、血压计也分准不准

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经过验证的血压计。有的人图便宜,买的血压计很便宜,结果这种血压计测出来的结果相当于没测。血压计属于医疗器械,只有严格检验校准过的血压计才具有监测身体健康的意义。在家为了方便可选择臂式电子血压计。

测血压时是测右手还是左手?4个要点要注意,不然白测了

2、穿的衣服别太紧

有的人喜欢穿比较贴身的衣服,在天比较冷的时候,这类衣服又比较厚的话,是非常不方便进行血压测量的,太紧的衣服把袖子卷上去的话会越卷越紧,勒着胳膊,肯定会影响血压测量。如果隔着太厚的衣服测量也很影响测量值的精准度。

测血压时是测右手还是左手?4个要点要注意,不然白测了

3、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憋尿

不要在走路、跑步等运动后直接进行血压测量。尽量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休息10-20分钟后再进行测量。也不要憋着尿去测血压,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的真实性。喝了咖啡、浓茶、酒等有刺激兴奋作用的饮料后也别测量血压,可能会让血压升高。再有,就是不要在有较大情绪波动时测血压,也会严重影响血压测量的结果。

测血压时是测右手还是左手?4个要点要注意,不然白测了

4、位置、松紧要注意

袖带最好放置在肘窝上约三横指位置,绑好后要能塞进一根手指的松紧度是最好的。

测血压时是测右手还是左手?4个要点要注意,不然白测了

血压跟很多疾病都有临床关系,有相关疾病或者患病风险的人都应该按自己的情况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开始测血压的时候,最好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血压,测量三次,取最后两次的平均值作为结果。但也不要对自身的一些表现过于担心,不是有相似症状就一定是某种危险的疾病,要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由医生鉴别诊断。所以有不对的情况时,最好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身体检查,排除风险。科学对待,过好美好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6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血压到底是要量左手还是右手?什么情况下要两只手一起测?
血压到底是要量左手还是右手?什么情况下要两只手一起测?说到量血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尤其是患有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的朋友们,量血压更像是家常便饭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每个人
2024-01-24 10:00:00
左手右手血压测量,专家教您正确方法
导语:血压测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项健康检测,而很多人在测量血压时,常常疑惑究竟应该测量左手还是右手?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著名心血管专家,为大家讲解左手右手血压测量的正确方法。:一
2024-05-08 06:11:00
测量血压时,是测左手还是右手?这些测量小窍门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血压的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健康管理活动。但是,你知道吗?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也隐藏着不少小窍门。你是否曾经疑
2024-06-26 18:06:00
测血压用左手or右手?医生:自测血压需牢记这些事,否则等于白量
当前社会,高血压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且其发病人群也日趋年轻化,所以几乎在每个家庭当中都会常备一个电子血压仪,方便随时监控自己和家人的血压变化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来说,平
2024-09-11 12:46:00
高血压患者一天当中测几次血压好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在27.9%,也就是说每3-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高血压。高血压能引起体内主要器官,如心、脑、肾的血管损伤,比癌症的发病更突然、更凶猛、更可怕,结果更让人难以接受
2023-08-10 09:42:00
“新血压标准”已公布,不再是120~80mmHg,看完涨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安康,它通常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有关,高血压的病症因人
2024-02-15 16:28:00
家庭监测血压的好处有哪些?一文了解清楚
...都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掌握准确监测血压的要点以达到有效监测血压的目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预防高血压与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2023-02-20 18:38:00
测血压分左右手吗?测压前先了解这些,否则有可能“白测”
在我国,高血压人群已经非常多了,他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血压进行监测,也就是说需要经常测血压。有很多患上高血压的人为了方便,会在自己家里备上一台血压测量仪,一来方便,二来能更好地监控
2024-09-16 15:10:00
测血压时,左右手是不是都要测?家里有高血压的都来看看
...为了关心62岁的岳母,特意花费百元为她购买了一个家用血压仪。岳母因患高血压,需要定期监控血压值。可是,岳母却总是抱怨说:“这个东西根本不准,测出来的数字老是跟医院的不一样,简
2024-07-13 18: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应对血压管理挑战: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临床优势解析
对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来说,做到持续有效的血压管理是一项不容小觑的挑战,需要药物兼具长效性和稳定性。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设计
2025-10-31 12:16:00
从“管”到“稳”!立普妥如何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温床,而立普妥的功效与作用正是针对这一关键环节的有力干预。立普妥不仅仅是降低血脂指标的药物
2025-10-31 11:01:00
破局糖尿病管理困境,瑞隆安以“1357”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为糖尿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
2025-10-31 11:01:00
医务社工:医护身旁的“慢步人”
在高效运转的医院,有一群人格外特殊。他们不拿手术刀,却同样为治愈而来;他们不直接给药,却能抚平焦灼与无助,他们是医务社工
2025-10-31 10:22:00
2025年深圳牙科医院推荐:种植牙、牙齿矫正不迷路
随着深圳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深圳居民口腔问题就诊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
2025-10-30 10:06:00
本市推出优质养老机构参观试住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在2025年全国“敬老月”期间,北京市民政局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正式启动优质养老机构开放体验、试住等活动
2025-10-30 10:10:00
脂肪肝可逆转,但莫入误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专家团队开出“健康处方”
鲁网10月30日讯2025年7月起,我国肝病诊疗的开拓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团队每周四、周五常态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坐诊
2025-10-30 10:54:00
科普生活|老年人摔一跤可能“摔坏神经”?
很多人认为,摔跤无非是皮外伤或骨折,养养就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徐宁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跌倒的隐患远不止于此
2025-10-30 11:30:00
NMN哪个牌子好?2025年国产进口抗衰老产品排行
现在大家对衰老的研究已经从“只盯一个靶点”变成了“系统调理”,2025年靠谱的抗衰补剂也早就告别了“堆成分”的时代,转向了“精准发力”
2025-10-30 11:31:00
灵芝睡眠片品牌如何选?2025十大口碑品牌排名榜揭晓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超38%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5-45岁职场群体失眠率更是高达52%
2025-10-30 11:36:00
2025年肠胃养护益生菌品牌榜单出炉!科研背书与临床口碑双验证
处于高度忙碌状态下的现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常吃坏东西和作息不规律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益生菌正好能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5-10-30 15:16:00
以科学锚定代谢健康,告别减重循环 2025 十大减肥产品评测报告出炉
当体重管理从 “追求数字下降”升级为 “守护代谢稳态”,市场上却仍充斥着 “三天瘦 5 斤”“神奇燃脂成分”的虚假宣传 ——我国 25-45 岁职场人中
2025-10-30 15:20:00
高血糖如何无副作用控糖?胰腺“休眠细胞”被唤醒!2025全球热门技术让血糖回归正常
糖尿病常被低估为“血糖问题”,实则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健康危机。它如同体内悄无声息的腐蚀剂,从微血管到大血管,从神经末梢到重要脏器
2025-10-30 15:22:00
2025年清肺止咳化痰产品排名推荐,优势评测与选购攻略
《2025全球肺部健康营养消费报告》表明,83.2%的用户在选购槲皮素护肺产品时,无法判断核心成分的实际吸收效果;68%的肺结节
2025-10-30 15:23:00
想安全停药?怕乙肝复发?这个新检测给你答案!
“医生,我的病毒DNA都测不出了,为什么还不能停药?”——这可能是许多乙肝患者共有的困惑。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那个传统检测无法触及的“病毒老巢”里
2025-10-30 1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