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也是华夏文明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国运长达791年。在周朝时期,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阶段,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因此比起前两个王朝,周朝的历史更被后人熟知。可是比起周天子,周朝的诸侯们的历史反而更丰富、更详细、更引人入胜。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当年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也就是西周,西周国力鼎盛,可惜的是武王在位一年就因病去世,从此之后周朝国力每况愈下,国君一代比一代荒庸。到了周幽王时期,甚至在面对犬狄外患时,为了博美人一笑,还搞出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导致身死国灭,国都镐京被攻破,继位的周平王被迫东迁,周朝进入了东周时代。从这一时刻起,周朝的实力大不如前。
周朝地图,西南方向就是犬戎实力
东周之中又以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分水岭,三家分晋之前的历史称为春秋时代;之后的历史称为战国时代。在春秋战国时代中,由于周朝无力统治诸侯,而诸侯们又因为领土扩张彼此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时间天下烽烟四起、战火不断、群雄逐鹿、争霸中原。
诸侯取代了周天子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主角,许多诸侯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周王室。不过,即使诸侯国的实力十分强大,在春秋初期也没有诸侯敢轻易对周天子不敬,相反周天子还有用大鼎烹杀齐哀公的行为。
天下战争虽然多,但是仅仅存在于诸侯和诸侯之中,战争形式总体上还是以小规模的争霸战争为主,直到郑庄公时代,郑国和周王室发生了战争,周天子肩膀中箭,标志着之前不可侵犯的王权被打破,也标志着春秋战国的序幕正式拉开。
从此之后周天子的威严扫地,号令无人遵从,周朝政权基本上是名存实亡了。
周朝分封的众多诸侯国
周朝分封制导致群雄割据
周朝灭商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两个巨大的改变,首先是社会制度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周王室人为地划分了不同的阶层,用来管控天下人;其次是周朝分封诸侯,从中央集权变成了分邦建国。这两大改变都对之后的历史走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建立了周朝后,武王考虑到国土巨大,人口众多,不易管控,于是决定将天下土地划分为若干块,奖励给周王室的血脉宗亲和灭商之战中的有功之臣,允许他们在封地进行自治并且要每年向周王室纳贡,这就是分封制的由来。同时周礼也明确规定,诸侯要严格遵守周天子的号令,服从周天子的指挥,如果有胆敢违背者,就要遭到其他诸侯的讨伐,以此作为管理和约束诸侯的手段。
周武王像
比如武王的首辅大臣,灭商之战中的重要功臣姜尚,就被分封到齐地,并且带走了大量士兵。据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
中记载:
"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从对姜尚的分封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周王室为了防止诸侯势大,也是采取了限制措施,可惜后来很多意外频发,导致了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
周朝的礼乐器编钟
笔者认为,如果因为周朝因为分封制导致了失去统治力而认为分封制是错误的,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其实从当时的背景来说,分封制可以算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当时周朝初立,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全部势力集中在周朝的大本营镐京附近,而天下当时有许多商朝遗民,有很大可能打着恢复商朝的旗号造反,而且很多和商朝同期存在的人类聚居体系比如莱夷、狄戎、犬狄都是对中原地区的潜在威胁。周王室很难分清谁可以结为长期的盟友,谁会成为日后的死敌。
姜尚雕塑
与其和这些摸不清背景和想法的陌生人打交道,不如和自己的血脉宗亲、亲密战友相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周武王选择了可以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宗亲和久经考验,与自己并肩作战的臣子,让他们去镇守四方,武王认为即使这些诸侯在分走兵权后也有可能叛乱,但是其可能性远远小于那些未经礼仪教化的蛮夷之徒。这些诸侯去了各自的封地后,肯定会全力建设自己的领地,因此这些封地将成为守卫周朝的外围屏障。
晋国就是通过抵御犬戎变得强大起来
而对这些宗亲和功臣来说,得到了封地,既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赏赐。他们获得了封地的自治权,倘若自己和后人有能力将封地建设起来,那么也就是为自己本族发展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武王明确规定了封地的治理政策由诸侯来制定,税收由诸侯来收取,各种资源也归诸侯所有,诸侯只要将其中的一部分晋献给周王室即可,比起商朝的制度,可以算得上是十分优越了,
因此分封制在设立初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郑桓公东迁奠定郑国根基
在周武王去世后,他设立的分封制仍然保留了下来,当周朝的国君来到周宣王的时候,周宣王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分封,他将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封给弟弟郑桓公,建立了郑国。郑桓公既是郑国的国君,又是周朝的司徒,他将郑地治理的十分优秀,深得百姓的爱戴。
郑桓公画像
周宣王去世后,周幽王继位,周幽王十分荒庸无道,让百姓怨恨,郑桓公心系百姓,见周幽王一意孤行,料到国家终将再起祸患,自己只好另作打算,早思退路。据
《史记·三十世家·郑世家》
中记载:
"幽王以襃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於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
因此郑桓公带领封地上的百姓,东迁到了虢、郐两国之前,从西南的抗战前线进入了中原富饶之地。
郑国奠基人郑桓公雕像
为何郑桓公要坚持东迁呢?这是因为周宣王分封郑国的真正原因是希望让郑地能成为抵御犬戎进攻的一道屏障,因此他将郑国分封在周的西南方向,这里经常会遭到犬戎的攻击,周王室不堪其扰,于是想到了让郑桓公治理该地,打造一支优秀的军队去抵御犬戎部落。
但是郑桓公身为王室之后,对权力并不陌生,他并不甘心只是成为抵御外族的武器。倘若他在抵御犬戎的战斗中死去,他的封地就会被后人继承,如果他的后人全部战死,那么周天子也只会派来其他诸侯镇守此处,慢慢遗忘了他之前的功劳,虽然这番话听起来有些悲凉,但是政治就是这么残酷。
河南出土的虢国文物
所以郑桓公不愿意成为维护周室统治的基石,他更想趁乱世之际成就一番大业,因此他向周幽王提出了东迁的请求。在他向周幽王提出这个要求后,周幽王其实并不愿意放走他,而且虢、郐两国自然不愿意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郑桓公利用自己的宗室身份来施压,最终逼迫虢、郐两国每国割让出五座城池,硬生生在黄河中游的富庶地区挤出了一片空间,建立了郑国,定都新郑。
这次东迁也奠定了春秋时期我们所熟悉的郑国的根基,之后郑国远离了犬戎的威胁,得到了喘息时机和发展空间,国力大幅度提高。在桓公去世后,继任的几代国君虽然中规中矩,没有较大作为,但是却可以继承先人遗产,逐步发展,
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中原地区土地肥沃,商业发达,适宜人口增加,这也为之后郑庄公成为春秋小霸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郑周开战周天子威严扫地
到了郑庄公成为郑国国君的时候,郑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堪称当时的强国之一,而且不同于其他诸侯,郑国还有一项巨大优势,那就是郑王室和周王室的血缘关系十分接近,远非寻常宗亲可比,这种关系也为之后的郑周战争埋下了伏笔。
春秋小霸郑庄公
郑庄公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国君,他在位期间,为了扩张郑国的国土,和周边的国家屡次发生冲突,并且获得了巨大利益,尤其是对宋国、卫国这些姬姓诸侯国的攻伐中,庄公取得了多次胜利,让这些诸侯心生怨恨,纷纷去向周天子声讨郑庄公。
周天子周桓王听到许多关于郑庄公的负面消息后,也认为郑庄公在周天子眼皮底下四处惹事,有不尊重天子的嫌疑,于是决定带兵讨伐他,结果大败而归。据
《史记·三十世家·郑世家》
中记载:
"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
周桓王养尊处优,久疏战阵,即使带领着一群小国组成的联军,却也不是南征北战的郑庄公的对手,被打得四散而逃,而且在他逃跑的过程中,还遇到了郑将祝聸,祝聸乃是一介武夫,不认识周桓王,一箭射中了周天子的手臂。
虽然战后郑庄公见好就收,还装模做样地去探望周天子,询问他的病情,但是周天子却因为这一箭而彻底丧失了最后的尊严。从此以后,由于有了郑庄公的手下射伤周天子却不被问责的前车之鉴,所有诸侯无论实力强大与否,都撕破脸脸皮,彻底表示了对周天子乃至周王室的反对,各诸侯国间的战争规模也日益扩大。
周郑战争
笔者认为,虽然周王室逐渐衰弱,但是周天子的身份还在,只要一日没有别的国家推翻周朝的统治建立新王朝,那么所有诸侯都是周天子的臣民。倘若这个时候有任何一家诸侯跳出来威胁到周王室,那么其他的诸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联合起来消灭他,从而瓜分他的封地,在这种潜在的威胁下,所有诸侯虽然基本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但是也没有人敢对周王室不敬。
唯有郑国是个例外,由于两者存在的血缘关系,导致了即使郑周开战,也没有诸侯敢贸然向郑国国君问罪,只能将其看作是同一家族的内部矛盾,所以郑庄公在开疆拓土的时候敢无视周天子,做出了多次带有挑衅性质的犯上行为。终于逼得周桓王忍无可忍,亲自率领联军来向郑庄公兴师问罪。
郑庄公发明的鱼丽之阵示意图
虽然这个时候周王室还是有一定势力的,联军数量也超过了郑军,可是郑庄公早有准备,发明了鱼丽之阵,即将战车布列在前面而将步卒疏散配置于战车两侧及后方,从而形成步车协同配合、攻防灵活自如的整体,轻松打退了周桓王带领的联军,也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在周桓王逃跑时意外被箭射中,虽然不是郑庄公有意为之,却也确实导致了周天子威严扫地,为后来轰轰烈烈的春秋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
春秋战国时间表
结语
其实从武王决定实行分封制的那一刻起,当时的社会就从中央集权制跨进了分邦建国制,虽然他认为自己看重的血缘亲情和君臣友谊,以及周公旦设立的周礼可以成为维持双方关系的纽带,使诸侯能顺利服从周朝的统治,但是事实证明,在利益面前,仅靠感情和制度是难以维系的。
春秋时期,华夏文明史从奴隶社会迈入了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巨大改变也带来了人们生活中的巨大变革。许多诸侯国经历了两到三代的发展后,其施行的政策因地制宜,逐渐和周王室施行的政策渐行渐远,双方的隔阂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诸侯国都希望彻底摆脱周王室的统治和束缚,在封地上独立建国并维护自身的独立与统一、自由与发展,建立起新的制度。这种变化符合历史的发展,也是百姓选择的结果,大势所趋,无法阻挡。
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
但是周王室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罔顾天下百姓的实际需求,强行将天下人人为划分成多个阶层来加以管理,并且在分封诸侯之后仍然以天子自居,认为全天下的贵族都是自己的臣子,全天下的庶人都是自己的奴隶,对贵族任意惩罚,对百姓横征暴敛,这种行为十分不得民心,极大地动摇了周朝的根基。
郑庄公就是当时诸侯中敢于反抗周朝统治的领军人物,虽然他绝大多数行为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自己和郑国宗室的利益,但是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反抗周王朝的强权控制的作用。尤其是后来他屡次挑衅周王室,逼迫周桓王率领联军去讨伐郑国的行为,本意上也是希望削弱周朝的统治,但是却阴差阳错让周桓王在逃跑的路上被射中了一箭,虽然没有危及到周桓王的生命,不过却彻底扯掉了周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呼唤起了天下诸侯的反抗之心,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这也是他不可否认的功绩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2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