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在“众声喧哗”中寻求共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3 13:47:00 来源:杭州网

浙江宣传消息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一个社会要想“办成事”,基本的价值共识必不可少。

昨天,2023网络正能量一江山论坛在台州举办,各界网络群体代表、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寻求共识、共建友善和谐的网络空间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现如今,每逢公共热点事件,网络空间中“众声喧哗”成为常态,甚至还会出现舆论失序问题。所谓“众声”,意味着多元,不只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所谓“喧哗”,则暗含纷扰、对峙之义。

在这个“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的时代,我们面临怎样的“共识困境”?又该如何“不为喧哗遮望眼”?

8月12日,2023网络正能量一江山论坛在台州举办 图源:潮新闻

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就是要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谋求共识,既让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得到充分表达,又能从不同意见中寻找到求大同存小异后的“最大公约数”,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什么是共识?比如,对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等大是大非议题及涉及善恶荣辱的问题,网上民意总是惊人地一致。如,对去年“佩洛西窜台”的“政治表演”,网民迅速凝聚起“希望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普遍共识;某脱口秀节目连续两场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情节,引发网友集体谴责,等等。

然而关于一些社会公共事件、热点事件,“共识缺席”现象就比较普遍。世界诡谲多变,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认知持续调整,杂音、噪音不少,纷扰、对峙不少。

热衷“站队”。有的事件发生后,不同群体之间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误区,从而发表相互冲突甚至挑衅的言论。前两年的“错换人生28年案”就曾引发巨大舆论关注,两方支持者壁垒分明,甚至会“越界”到对方阵营里骂几句。

此外,不少自媒体在“流量诱惑”下,不惜以立场决定事实,以“站队逻辑”取代“是非判断”,以此挑动网民情绪、吸引网民眼球,在短时间内谋求流量和利益。

习惯“抬杠”。不可否认,小部分网民习惯在网上抬杠、挑刺,一言不合就“互撕”,为了反对而反对。如,2020年一名医生术后喝葡萄糖的视频在网上引发“杠精式质疑”:“葡萄糖交钱了吗?”很多热点事件的评论区,排名前几位的往往是极端、另类的言论,其目的很可能不是为了寻求讨论,而是为了争夺评论区话语权。

恶意“揣测”。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即便政府已经作出公开解释,少部分网民却仍会含沙射影地表示这是蓄意哄骗,并将一切“坏事”的产生原因归结到某种“阴谋”上。比如,今年2月,在一起学生失踪案中,官方通过各种刑侦手段推导出结论并向公众发布,然而在社交平台上,仍有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频频传出,仿佛背后包藏“惊天阴谋”。

道德“审判”。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少数网友常常在网上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人进行批判、贴标签、有罪推定等。比如,在某小学生遭遇车祸身亡事件中,其母亲因衣着得体、言辞较为理性等原因,遭到大量网友攻击。

一些网络舆论对峙甚至走向撕裂,难以形成共识,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

热点事件中舆论和情绪的交织,常常是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直观反映。比如,有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心中淤积了失衡、不满、焦虑等负面情绪,一旦碰到与自己“境遇”类似的事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情绪或“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正义”情绪就会“寻隙迸发”,并将网络渠道作为非理性情绪的“排气孔”。

由于各种原因,公职人员在网络舆论场较易遭遇质疑与针对。一方面,少数干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等负面新闻经网络舆论扩散之后,容易让不少网友以偏概全地认为“公务员都是这样的”,影响公职人员群体的整体舆论形象。另一方面,权威发布和公开回应不及时不透彻,导致各种谣言“趁虚而入”,一些网友在网上传播各种信息,造成舆论沸腾。

此外,社交圈群的传播属性,加大了不同圈层之间达成共识的难度。一旦发生热点事件,在“算法茧房”的作用下,同质化意见不断“内卷”,圈子内部的共识度往往更加稳固。如对一些娱乐话题,尤其涉及到自家“爱豆”时,不同“饭圈”之间互相看不惯,争论充满“火药味”。

一些自媒体、MCN机构、网络大V为了追逐利益,有组织、有策划地一哄而上,炒作热点事件、挑起舆论对立,有的甚至有境外势力干预。他们聘请“水军”海量发帖,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以及“蹭热点”“带节奏”“搅混水”的言论,有的甚至孵化出两批账号“左右互搏”,误导网民判断。

舆论多元本是社会开放的一种体现,但一旦陷入非理性的“口水战”,分歧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寻求共识,是今天的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命题。

对待“骂声”既不能“过敏”,也不能“麻木”。互联网既是情绪池,也是意见场。随着大众新期待和新诉求接连产生、变化,形成不同声音是常态,有“骂声”也是常态,关键是该以何种态度去应对。

对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来说,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各种声音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把网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逐个解决,做到“大事小事不小觑”。正如“浙江宣传”曾说,要想处置“舆情”,先要做好“事情”。

用主动发声引领舆论风向。舆论争议很多时候是因事实模糊造成的。官方作为权威信源应始终保持公开透明,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主动发布的“料”给得越足,负面舆论炒作的空间就越小;主流媒体也要客观公正报道,不能将未经证实的信息或观点作为事实来报道,避免网民在舆论风暴中被误导。

为自由和秩序厘清“合规边界”。网上发声是网民的基本权利,但如果任由噪音、杂音肆意传播,将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这就需要为舆论表达划定合规边界。一旦超出理性讨论范围,构成对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侵犯,无论是平台还是个人都理所应当受到约束和监管。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也在告诉我们,只有将信息内容纳入法律框架,网络舆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每个人都应在“喧哗”中保持冷静。针对热点事件的讨论,争议各方最终需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取得相对共识。面对庞杂的观点和意见,不能盲目“站队”,应当保持理性思考的能力,依据可信的新闻媒体和专业的调查报告形成准确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如何在热议中化解分歧、在交锋中凝聚共识,不仅关系到网络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如何更好地构建一个宽容理性的公共空间。答好这道“必答题”,就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各方携手求共识、谋共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3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齐鲁壹点十周年关键字:清
...点、揭示事件本质,又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主流价值。在众声喧哗中引领方向,在纷纭复杂中传递正能量,做到激浊扬清、凝聚共识,有效提升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铁肩担道义
2024-11-27 07:50:00
刘思扬:全媒体时代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平总书记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全媒体时代,越是众声喧哗,主流媒体越要坚守“内容为王”,让主流声音占领主阵地,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要强化内容设置,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把握时
2024-06-23 02:38:00
侠客岛:“鼠头鸭脖”事件的舆论引导体会
...好身份。机构媒体最大的身份优势是权威性和专业性,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场,这就是稀缺资源。我们的发声天然具有关注度和传播力,要用好这个特殊身份。既然身份特殊,对热点的回应就要有
2023-12-14 09:41:00
...制所赐。一档节目要成为全民性媒体记忆,需要有普遍的共识机制。笔者认为,“任何共识都需要借助媒体记忆来达成,今天的记忆同样是构成未来舆论共识的基础。”(《多元社会的媒体记忆与舆
2024-03-17 00:44:00
...同样的,我们也不支持一味质疑、要求主创无底线迎合。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不管是片方还是大众,都应有责任倡导、营造理性与善意的文艺评论氛围,而不是纵容不良竞争与戾气宣泄下的恶意引导
2023-05-05 05:59:00
让虐猫者接受法律惩处是“虐猫事件”背后的真问题
...之中,而南大的态度与说理其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社会共识。总之,在缺乏官方明确表态与愤怒人士的助推下,虐猫与被刷建立了更大声势的因果关系。有媒体在报道徐某某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
2024-04-08 09:51:00
美暗中出手,抹黑中国疫苗,中菲达成共识,马科斯姐姐要彻查美军
...在反对美军抹黑中国疫苗这件事上,中菲两国算是达成了共识。此次事件的曝光,也让国际社会再次看清了美国在国际交往中,为了遏制打压他国所采用的无耻且卑劣的手段。国际社会应对美国此种
2024-06-23 12:12:00
为舆论之剑装上“剑鞘”
...理性判断的锚点,清晰区分事实陈述与观点表达,避免在众声喧哗中迷失方向。媒体机构则需肩负起更高的专业责任与媒介素养。信息传播不应止步于浅表与速度,而应求“真”求“深”,致力于呈
2025-06-29 07:53: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如何从分歧到共识——关于跨境数据流动安全问题国际现状的思考梁正随着数字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尽快形成一个新的针对信息安全,尤其是数据安全的国际治理共识和框架
2023-10-09 04: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