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虐猫者接受法律惩处是“虐猫事件”背后的真问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8 09:51: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让虐猫者接受法律惩处是“虐猫事件”背后的真问题

近日,有虐猫前科、被南京大学考研复试刷掉的男子徐某某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根据兰大的复试安排,4月7日上午举行资格审查环节,下午进行专业课笔试,8日进行面试工作。这期间,众多网友涌进兰州大学官方微博向学校施压,希望兰大慎重考虑,“不能录用品行恶劣学生”。

应该提示的是,虽然南京大学已经刷掉了徐某某,但并未明确说是因为虐猫经历把他刷掉的。因此,这种表态既可以从徐某某自身能力不足解读,也可以从徐某某虐猫解读,可谓谁都不得罪。

不过,南大的顺利脱身却将“虐猫行为究竟有多恶劣”这一重要问题置于黑箱之中,而南大的态度与说理其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社会共识。总之,在缺乏官方明确表态与愤怒人士的助推下,虐猫与被刷建立了更大声势的因果关系。

有媒体在报道徐某某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时,放出了不同观点的网友留言,评论区互动量很大,可以算作一种民意测验。

其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该生被南京大学刷掉后,惩戒已经到位,有网民表示“这是想全方位狙杀他?不给人活路了吗”,该条评论获得了1100多的点赞数;另一种观点是被南大刷掉还不够,兰州大学也应该刷掉他,“为什么要给(活路)”,该评论的点赞数为9200+。

可见,同情徐某某与围剿徐某某的网络舆论约为1:9上下,不仅兰大在如此舆情下可能不会顶着压力录取他,徐某某今后的工作去向大概也会备受关注。

与此前多起在校大学生虐猫事件不同,研究生录取具有向社会公示的开放性,而有道德污点的徐某某正处于升入顶级学府就读硕士的进行时,这使舆论得以用一种更主动的姿态和更充分的理由介入学校招生,凭借更高学历理应有更高道德水准的绝对正确论证徐某某为何不应被录取。

因此,徐某某引发的舆论参与度较之于类似事件更为活跃。然而,当舆论成为决定徐某某命运的因素,必然导致尺度失衡——若舆论关注未覆盖、不及时,相关惩处大多较轻,如批评教育或留校察看,若舆情汹涌,则可能招致开除、不予录用结果,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对涉事者造成影响。

随着猫狗逐渐进入中国家庭成为伴侣动物,其已承载了人类投射的诸多情感。即便一只流浪猫在法律上的状态是无主物,但仍被相当一部分人视为伴侣动物。

中国养宠基数已经足够大,整个社会有必要接受这样一种变化,即承认残忍虐杀伴侣动物并公之于众是对不特定公众的一种情感冒犯。问题在于,如何在法治框架内做到对虐猫者的惩罚稳定、可预期。

残忍虐待伴侣动物在法律范围内要不要处罚以及如何处罚,恰恰是屡次发生虐猫事件背后的真问题。因为缺乏一套法律规范,所以学校也不知怎么处理,从而把评判标准和惩处权力交给了舆论。

可舆论的注意力终究是有限的,靠舆论定案终将造成同类事件在结果上的非正义,有的人社会性死亡,有的人仅仅留校察看。更重要的是,这不是法治社会的归责方式。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建议立法保护伴侣动物。其中就涉及禁止虐待及食用伴侣动物,对于虐待和遗弃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设置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责任形式。

该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使虐待虐杀者的法律责任更加明确,障碍在于立法者是否承认伴侣动物具有独立的生命权,以及在此之上建立的各项权利。毕竟在现有法律体系中,动物的法律地位是从属性的,属于财物、防卫装置等。举例而言,如果确认动物的独立主体地位,饲养动物侵权或许就不应该追究饲养者或管理者的责任,因为动物有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

在现实障碍与理论瓶颈前,或许更实际的做法是对某部法律打上补丁,从扰乱公共秩序或妨害社会管理的角度进行规制,明确一项行为应接受何种处罚后果的共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虐猫”背后立法之困,律师:杀鸡时手抖了,算虐待动物吗?
...学土木工程学院,不久前涉及一起虐猫事件。4月8日晚,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发布了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成绩及拟录取名单公示。备受关注的网传虐猫考生徐某某未进入这份
2024-04-10 11:20:00
男孩自曝以杀猫为傲?官方通报!专家解释其心理原因
...知。今年年初,一位有虐猫经历的考生接连在南京大学、兰州大学考研复试被刷,众多网友“洗版”“刷屏”留言大学亮明态度,足以看出社会舆论对虐猫的态度:这是错的,家长又怎能让孩子以杀
2024-09-07 17:44:00
江西师大回应正处理“学生虐猫”,多起事件背后的“虐猫产业链”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3月30日,江西师范大学学生处发布情况通报称,3月29日夜间,网络上出现该校学生虐猫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对此,学校高度重视,连夜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核
2024-04-09 13:14:00
武汉理工大学称学生虐猫属实,该生已检讨!将据调查情况处理
...有虐猫前科,被南京大学考研复试刷掉的考生徐某某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持续引发关注。4月8日晚,南都记者获悉,徐某某不在兰州大学拟录取名单中。
2024-07-19 16:37:00
最新!“复试面试不合格”,虐猫考生未被兰州大学录取
央视新闻消息,4月8日晚,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官网正式公布了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记者核对过名单后发现,此前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网传虐猫考生徐某某不在拟录取名单中
2024-04-09 10:35:00
城市狗患治理之困:犬患频发,问题出在哪?
...能力较差,仅赔偿了5000多元钱。近年来,“恶犬伤人”事件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就在2024年1月13日,哈尔滨依兰县,一女子在路边遛弯时,被突然出现的大型犬只咬伤。相关监控
2024-01-27 09:25:00
...动物,可以给相关的部门打电话请其救助。(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生态学院)
2023-11-06 06:44:00
...倡议提供了实证支撑。该研究由复旦大学联合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20余家研究机构共同完成。贺强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2023-11-06 06:07:00
核子基因创始人张核子现身回应“核酸造假”事件三大争议
...的样本外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而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背后的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核子基因)因屡次出事仍获中标受到社会关注。如今,核子基因创始人张核子终于回应该事件
2024-04-18 17: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