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者:罗淇尹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贵州考察,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良方,“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充分说明,精准定位特色产业,聚力发展主导产业,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产业发展路径,是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此前,中央公布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破解乡村振兴困境的关键路径,这不仅是首次明确了以县域经济为核心,也揭示了发展的底层逻辑,即要求县域经济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之路。
为何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系,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各个门类,但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不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另一层面来看,由于不同县域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人文、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县域经济必须走因地制宜的特色经济之路。比如,贵州赤水靠竹吃竹,提出“吃干榨尽两根竹一颗笋”的发展思路,成为全国首个制定县级“以竹代塑”规划的城市,竹产业综合产值占贵州全省竹产业总产值的51%。实践证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壮大县域特色经济的具体抓手。
如果不推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县域经济是否有出路?之前有报道显示,有的地方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没有立足实际条件,盲目跟风热门产业,最终导致项目沦为无效投资,也让政府背上了沉重债务。说明,县域经济若放弃差异化,将走入“低端竞争”甚至“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唯有立足本地优势,细分竞争赛道,才能突破发展困局。综合来讲,差异化不是选择,而是县域经济在有限资源约束下的必然生存策略。换一个维度来看,走好差异化特色化之路,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比如,福建晋江通过瞄准轻工业赛道,实现鞋服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创造了数十万的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可以看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既能让本地优势转化为无法被剥夺、被占据的核心竞争力,还能不断提升当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域经济要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要用好正确的方法论。“立足基础、错位发展、串珠成链”,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提出的科学方法论,首先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历史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打好“特”的基础。其次要抓好错位发展,明确主导产业后,细分赛道、开辟战场,积极推行各类“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好特色平台载体,不断提升各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抢滩登陆、换道领跑。其次是要做大产业集群,招大引强上下游企业和项目,持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培育力度,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连锁反应。
一审:叶力
二审:文彬
三审:吴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9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