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46年,岳飞惨死4年后,一支形迹可疑的队伍匆匆抵达临安,趁着夜色闯入宰相府。随后,使者拿出宇文虚中亲手密封的蜡丸,交予宰相秦桧。读过密信,秦桧又惊又怒,咬牙切齿道:
“宇文虚中、高士谈竟敢联合东北反金之人,欲趁金主祭天时,截杀金熙宗完颜亶。”
秦桧说罢,密令亲信快马加鞭赶赴金国,将宇文虚中的计划和盘告知完颜亶。不久后,金人抓捕宇文虚中全家百余口,施以火刑,心怀南宋的宇文虚中也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就在4年前,赵构、秦桧以一道“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了抗金名将岳飞,致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抗金义士对赵家天下的不信任达到了顶峰。而在宇文虚中死后,失望透顶的北方士民再也不愿为南宋朝廷献出自己的生命。曾经箪食壶浆以迎岳飞、韩世忠的北方,逐渐“一片神鸦社鼓”。
此情此景,完颜亶也曾略带嘲讽的说道:“宋人贪图安逸,苟且偷生,北伐不过是一个用于笼络人心的口号罢了。”
那么秦桧为何要出卖宇文虚中?他与金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失去北方士民信任的赵家朝廷,又会落得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沦为虚幻的满江红
1126年,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率领数万铁骑南下,踏碎了北宋“国富民丰”的美梦。河北、山东、河南全境沦陷,耀眼的北宋王朝如同碎纸一般,被踢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内。
然而,金人在北方的统治并不顺利。当时金人延续在东北、燕云一带治理契丹、汉人的制度,粗犷式管理,野蛮、暴力,各地民众起义者不胜枚举。另一方面,自白山黑水之间走出来的完颜氏并不擅长封建集权,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各自在燕山、云中开设小朝廷,强占田亩、迁徙猛安谋克,也在一定程度上逼反了当地百姓。
事实上,金人占领北方前15年的时间,很难压制反金义军的进攻,河北、河南等地多次易手,一度复非金人所有。
可是,无论北方士民如何努力,偏安一隅的赵构都置之不理。不久后,完颜宗弼在富平之战击败张浚,关陕地区彻底倒向金人,赵构对于恢复旧土的愿望越来越低,中原人民也逐渐感受到赵家王朝已然将他们抛弃。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在金国太子完颜宗磐有意缓和宋金矛盾,特意将陕西、河南还给南宋时,赵构却吓得不敢吱声。这位大宋帝国的皇帝面对“和善”的谈判代表完颜昌,竟说出了不更换河南、陕西两地官员的承诺,还将逃到南方的中原人全部驱逐,赶回了水深火热的北方战场。
有意思的是,就在赵构不断驱赶着投奔赵家江山的北方士民时,金朝统治者却一改往日的暴戾。金太宗完颜晟取消了北方士民的签军和部分劳役,缴纳的赋税也在逐年降低,昔日战乱的中原地区开始回归安定。
此消彼长,长期接触金军的北方百姓对金朝的抵触趋于缓和,也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消磨中,淡忘了对宋的尊奉。
然而,赵构的“作死”之路仍在继续。绍兴和议后,惧怕岳飞北伐成功的赵构、秦桧走在了一起,二人联手,将心怀天下的岳飞谋害。在另一方面,赵构对金熙宗又极尽谄媚之词,往来书信必以“臣构言”开篇。自此,北方士民对南宋的不信任和失望达到了顶峰。而岳飞在满江红中幻想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也成为无尽的虚幻。
悲情的宇文虚中
1146年,岳飞蒙难四年后,天下无事。赵氏皇族沉迷于安逸、享乐的环境中,怡然自得。南方士民“北伐”口号喊得震天响,敢于行动者却寥寥无几。至于那些早已被宋人抛弃的中原人,则在与金人朝夕相处中,慢慢融为一体。从南到北,从皇室到平民,都逐渐的接受了“靖康耻”后的政治格局。
然而,身在异国他乡的宇文虚中却始终未改其志。与岳飞武力收复江山不同的是,宇文虚中采取了温和的折中方案,打入金国内部,趁机发动政变。
宇文虚中,宋徽宗赵佶时进士。尽管他满腹才华,又有忠心报国之志,可在那个昏庸的年代,宇文虚中注定无法得到重用。他在文史工作中埋没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直到金人南下,方才被宋钦宗委任为谈判代表,入金营谈判。
1128年,赵构建立南宋王朝。为了尽早跟金人谈和,宇文虚中又被他当作了替罪羊,扔进了金人的囚牢中。六年时间,宇文虚中在完颜宗翰的引诱、胁迫下始终不为所动,一心只念旧主,展现了宋人的高风亮节。
然而,抵达金国上京后,宇文虚中却一改往日作风,不仅接受金熙宗赐予的官爵,还积极投身到金国制度改革中。加强皇权、整肃内政,勃极烈制度和省部、枢密院制度的变革都有宇文虚中的踪影。
一时之间,宇文虚中成了金国境内炙手可热的宋人。在金国变革中,受益者金熙宗对他极为赞赏,将宇文虚中引为心腹。而受到变革打击的旧贵族们,却将矛头对准了金熙宗。完颜宗干次子完颜亮、驸马唐括辩,大兴国等人暗中密谋,欲对金熙宗行篡逆之事。
看准有利时机的宇文虚中在得到同样由宋入金的翰林学士高士谈辅佐后,秘密联络东北反金义士,试图在金熙宗祭天时,发动政变,刺杀金熙宗,利用金国动乱,为南宋北伐做出最有利的铺垫。
只是,67岁的宇文虚中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密谋数十年的计划,竟然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环:南宋的赵构和秦桧。
在宇文虚中“自投罗网”后,秦桧立刻将他的全盘计划全部道出。得知真相的金熙宗也不由浑身一颤,纵然宇文虚中在他的执政生涯内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与秦桧相比,可信任度还是差了不少。
因此,金熙宗当即决定抓捕宇文虚中全族百余人,施以残忍的火刑,将他全家扔入火场处死。宇文虚中的死,打垮了南宋主战派和北方士民的反抗之心,赵构、秦桧和金熙宗用极为默契的方式,达到了两国之间短暂的“和平”。只是这种“和平”是以赵构称臣、纳税,以及岳飞父子和宇文虚中全族的性命换来的。
北伐成为口号
在这场“战与降”的争论中,投降派秦桧彻底占据了上风。南宋朝廷中兴四将岳飞、刘光世身亡,张浚看透现实,向秦桧低头,而韩世忠则解兵在家,赋闲一生。王庶、胡铨、赵鼎、李光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宇文虚中、高士谈或死或贬,赵家天下的尊严,彻底被赵构、秦桧踩在了地上。
此后,悲观情绪在宋境蔓延,没有人再会痴痴的相信朝廷北伐。而生活在北方的百姓,更是将“收复旧土”当作一种无聊的幻想。有趣的是,远在上京的金熙宗则看的比宋人更加透彻。在他看来,过上“和平”日子的宋人已无心北伐,每日不断喊出的口号,不过是用于聚拢人心和政治需要。
事实证明,金熙宗对宋人的看法丝毫不差。赵构退位后,继任者赵昚迅速开启隆兴北伐。然而,符离一战,李显忠被纥石烈志宁击败,宋人果断退出战场,再度求和。
百余年间的南宋朝堂,每逢政治需要,总会将“北伐”搬出,用数以万计的士兵生命,换取内部矛盾的转移。只是曾经热烈期盼王师北上中原的百姓们,像赵构抛弃他们一样,也彻底的将南宋朝廷,抛诸脑后了。
1276年,蒙古人攻入临安,残存150余年的南宋灭亡。值得一提的是,宇文虚中遭到赵构、秦桧背叛的1146年,金人在蒙古部落钉死了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只是宋人选择了委曲求全、得过且过,而蒙古人则将国仇家恨牢记于心,拼搏向上,最终实现了复仇、建国的奇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3: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