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义钊 柴逸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1日 第 02 版)
红烧狮子头、西红柿炒鸡蛋、米饭和玉米粥……中午时分,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郑海小学的孩子们正在食堂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刚送来的营养午餐。有的孩子全部吃完之后,又去打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菜。
“你们看,有荤有素。”徐行安在郑海小学已从教30多年,他一边帮孩子们打菜一边高兴地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孩子们长得更高更壮了!”
在国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前,孩子们上学都要自己带饭。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带到学校的饭菜种类单一,基本没有荤菜。由于当时条件有限,饭菜放凉了也没有加热设备。在营养改善计划刚实施的几年里,由于承包营养餐供应的个人经营不规范,营养餐难免菜品单调、营养不均衡。
2017年,虞城县通过统一招标,开始由中标的供餐企业统一为各乡镇中小学提供午餐,从此孩子们的午餐更丰富、更可口了。也是在这一年,郑海小学新建了标准化餐厅,孩子们吃饭的环境也变得更舒适宽敞了。
“现在孩子们中午不仅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而且顿顿都有肉。”郑海小学校长徐涛介绍。
来到沙集乡学校营养餐供餐企业的备餐车间,记者在进入参观时需要穿好防护服、鞋套,戴好防护帽。车间内通风情况良好,地面整洁,员工们备菜、炒菜、打包分发,用于打包的容器均带有防尘保温功能。
墙上的健康公示栏里,张贴着车间每名员工的健康证。“车间里的每名配餐人员在上岗前都需要去县里医院做体检,每天公司还会对上班员工进行晨检,坚决杜绝员工带病备餐。”负责现场管理的邵经理介绍,“除此之外,公司雇用的部分员工就是学生家长。不仅能带动就业,还可以让家长们直接参与菜品的清洗加工。”
为保证孩子们的用餐安全,午餐所需的食材都是由供餐企业当天统一采购、统一检测、统一配送,从源头上保证菜品的新鲜和安全。
要让孩子们吃饱吃好,不仅要严要求还需高标准。“对于每天的餐量,我们是按照每个学生肉类不低于60克,蔬菜不低于280克,馒头不低于180克或米饭不低于280克的标准准备。”邵经理拿着一周的菜谱说,“午餐基本是一荤一素,而且保证每天不重样。不仅如此,我们还定期与学校师生进行交流,根据孩子们的饮食偏好,动态调整菜谱,争取让孩子们吃得更营养、更健康。”
“同学们在长身体,当然要吃好!有的孩子中午能吃好几个馒头,说比家里做的还好吃!”徐涛兴奋地说。
如今在郑海小学,孩子们不仅能吃上热饭、好菜,还可以在拥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上课,使用多种体育器材参加活动,阅读各种类型的书刊……校园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0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