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14: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与元朝的大决战,消灭了数十万蒙古大军,功劳不仅在于将士浴血奋战,更在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正是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才一举将元朝给灭掉,难怪毛主席称赞他的军事才能仅次于李世民,在皇帝中排第二。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朱元璋在消灭了方国珍、陈友谅和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后,南方除了云南、福建和两广等地区之外,其他地方基本都平定了,并且这几个地方不构成威胁,他便决定对元朝发起总攻。

1367年,朱元璋召集诸将商讨对策,常玉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这符合他的一贯作风,也得到了众多将士的赞同,毕竟那时候明军士气旺盛,大家都想早点取得胜利。

但朱元璋不同意,他认为历史上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朝代非常之少,再加上元朝经营近百年,大都的城防十分坚固,一旦攻克不下,援军再赶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他提出了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也就是先取山东,再取河南,夺取潼关之后,继而攻打元大都,最后挥师南下,攻取陕西、山西和甘肃等地。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朱元璋的这个策略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用兵之道上,更在于他看到了元朝的软肋,即元朝内部矛盾不断。

当时,元朝的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有几十万大军,但问题是内部斗争不断,元顺帝忌惮诸将权势过大,因此相互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而诸将之间也无法和平相处,他们为了争夺地盘而相互攻打,人人都想做草头王。

元朝拿得出手的几位大将,无非是王保保、李思齐和张思道等人,他们占据着山西和陕甘等地区,拥兵数十万,朱元璋平定南方的时候,这几人正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他顾。

但是,朱元璋也很警惕元朝皇帝和诸将“急则相救”,他们为了生存而联合起来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因此攻取山东、河南和元大都的动作一定要快,不能给王保保等人反应过来的时间。

只要攻占了以上几个地方,明军在战略上就占据主动了,再对元朝诸将各个击破,地理和心理优势都将会大很多。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1367年10月21日,朱元璋任命徐达和常遇春和正副元帅,领兵二十五万北伐,为了减少北伐阻力,争取人民的支持,朱元璋又很合事宜地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并要求将士所到之处切勿杀掠。

正如朱元璋所料,徐达只花了九个月时间就攻占了山东和河南,一路上受到各地百姓夹道欢迎,元朝军队基本上没什么反抗能力,而且还有不少投降的。

而在此期间,王保保与李思齐、张思道等人正打得不可开交,等王保保的弟弟脱因帖木儿被明军击败于落水,梁王阿鲁温投降,双方这才各自撤军,元顺帝也派人与王保保等人达成和解,要他们带兵勤王。

如果当时王保保立刻发兵救援大都,或许还有可能赶得上,但他的部将都不建议他这么做,而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徐达已经攻克元大都了。

当时元大都的防御十分空虚,因为元顺帝自己手上没什么军队,效忠于朝廷的军队又在山东、河南被明军歼灭,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元大都被攻克并不让人意外。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在围困元大都的时候,故意留了个口子,让元顺帝带着家眷逃了出去,这件事看似是故意纵敌,其实用意深刻,因为只要元顺帝还在,元朝内部的矛盾就不会消失,这只会对明军有利!

不过,元大都虽然被攻下了,但元军主力还在,朱元璋在避免与元军主力作战的情况下先攻取元大都,这种战略带来的好处将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得到体现。

元顺帝逃出大都之后,一路跑到了上都开平,秦晋地区的元朝诸将陷入到群龙无首的尴尬地步,但元顺帝没有放弃控制权,他下令王保保、李思齐和张思道等人反攻明军。

为了激励诸将,元顺帝对诸将大肆封赏,封王拜相的不在少数,于是驻扎在山西的王保保便率军十余万出居庸关进攻大都,而驻扎在陕西、甘肃的李思齐、张思道也率军十余万准备出潼关进攻河南。

元顺帝这个安排可以说是很高明的,将两拨人分开,不至于再起内乱,但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好戏即将开始。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当时,王保保准备大干一场,于是倾巢而出,一路向大都进发,山西因此空虚。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下令徐达、常玉春先进入山西,调南征的汤和北上,与冯胜一起进攻潼关。

等明军进入太原之后,已经走到河北保安州的王保保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便火速撤军回防。

此时徐达又想到了一个妙计,他准备夜袭王保保大营,王保保必定毫无防备,为此他又买通了王保保部将豁鼻马作为内应。

偷袭的当天晚上,王保保正在读书,明军突然杀来,他来不及穿鞋子就骑马逃走了,只带走了十八骑,其余将士则全部成了明军俘虏。

王保保一路逃到甘肃,虽然召集了驻扎在他地的几路人马,但毕竟元气大伤,所以不敢再轻易动弹了,而山西也因此落入明军之手。

潼关的李思齐和张思道也不好过,这两人本就思想不坚定,冯胜先是猛攻,并派人烧毁了元军粮草,两人不得不一退再退,潼关因此失守,但元军主力依然还在。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明军进入陕西后,李思齐驻扎在临洮,张思道则驻扎在庆阳,徐达亲自赶到前线坐镇指挥,他指出李思齐才能优于张思道,应该先攻打李思齐,只要李思齐败了,张思道也就不足为虑了。

于是,明军主力火速将临洮给包围起来,李思齐思想出现动摇,朱元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于是亲自书写了一封劝降信给李思齐,许诺高官厚禄,李思齐便出城投降。

而后,明军又进攻庆阳,张思道早就被吓破了胆,与元将张良弼一起跑到宁夏,结果被王保保给劫持了,而守庆阳的张思道之弟张良臣则举城投降,后来张良臣虽然在王保保的策动下发动叛乱,但最终被徐达给平定了。

至此,陕西也彻底平定,但王保保却在甘肃逐步做大,他在当地招兵买马,又有了十几万军队,并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宁夏等地,明将张温镇守的兰州被他包围,而明朝派去的援军则被他全歼,援军将领于光惨遭杀害。

明军主力之所以没继续进攻王保保,是因为常玉春去世了,朱元璋顺势将徐达等人召回京城。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而就在明军主力撤出北方后,元军开始动作不断了,先是元顺帝迁都到应昌府,对明朝造成了强烈威胁;王保保滞留在甘肃、宁夏一带,也是个不小的祸害。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再次北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但关于先打元顺帝还是王保保,明廷内部出现了纷争,徐达说王保保实力强劲,不如先打元顺帝,只要元顺帝败了,王保保就真成了孤军了。

但是,朱元璋最终做出了元顺帝和王保保都打的决定,于是他派遣徐达领军十余万进攻王保保,李文忠则领军十万进攻元顺帝。

徐达领军进入甘肃,驻扎在定西沈儿峪,王保保闻讯赶来,与明军对峙,双方连续数日交战不断,但谁也无法取胜。

期间,明军一度遇到危险,胡德济因为指挥失误而被元军突破防线,好在徐达率军及时救援,这才稳住阵脚,此后徐达斩杀胡德济,明军军心因此恢复。

经过几日交战,徐达终于想到了一个计策,他派人到元军阵前日夜不停地制造噪音,导致元军一直休息不好。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如此数日之后,徐达下令全军出击,昏昏欲睡的元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因此被打得大败,王保保只带着妻儿熟人逃走,被明军俘虏的元军高达八万五千人,战马也有一万五千多匹,这就是著名的沈儿峪之战。

其实,通过制造噪音来削弱敌军战斗力,并不是徐达的首创,但对于强悍的王保保,这显然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真正让王保保十余万大军战败的原因,其实是朱元璋采取的政治攻势。

原来,早在开战之前,朱元璋就一直在给王保保及其部众写信劝降,他还曾说王保保是天下奇男子,王保保虽然无心投降明朝,但他的部将中许多人思想出现了动摇。

因此,当徐达通过制造噪音削弱王保保大军的战斗力并发起进攻之后,王保保的大多数部将就顺势投降了,其他人则战死了,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跟着王保保逃走。

再说李文忠,他面对的是元顺帝统帅的朝廷军,但这些人显然都是草包,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剌先后战败,而后元顺帝在悲愤交加中一命呜呼,李文忠趁机攻占了应昌府。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至此,朱元璋派出去的两路大军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并且李文忠在班师回朝途中还招降了大批元朝军民,战果可以说是十分辉煌的。

但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为了恢复元朝,元惠宗的儿子元昭宗继位之后,竟然在和林与王保保达成了和解,王保保还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总揽复国大计。

元朝君臣和解,这对明朝是很不利的,朱元璋当即指出,“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意思是王保保才是明朝最大的敌人,必须要消灭他。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再次北伐也不可避免了,朱元璋便于1370年下令徐达、李文忠和冯胜分三路大军,各自率领五万大军,从三个不同方向攻打和林。

其中,徐达出雁门关直接奔赴和林;李文忠则出应昌,然后直扑土拉河,从西北面袭击和林;冯胜则到甘肃作为疑兵,但最终目的也是绕道到和林。

王保保坐镇和林,成为元军最高指挥官,他见明军想要一口气吃掉元朝,决定采取诱敌之计。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徐达走的路是最近的,所以王保保决定先对他下手,当时蓝玉率军作为先头部队出雁门关,王保保派人与之交战,假装战败逃走,后来蓝玉追来,王保保又亲自与之交战,再次假装战败逃走。

在此之前,王保保已经安排大将贺宗哲率领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劳,他的目的就是将明军引诱到和林附近,然后聚而歼之。

蓝玉果然上当,在快要抵达和林的时候遭到夹击,损失万余人后逃走,这是明军在漠北的第一场败仗,由此可见王保保绝非莽夫,朱元璋说他狡猾狙诈也是事实。

后来李文忠也因为孤军深入到被王保保派军包围,损失惨重之后撤出战场,只有冯胜一人获胜,他因没有接到进攻和林的指令而在宁夏肃清元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宁夏被他彻底平定。

这一次北伐虽然给明军带来了很深的阴影,元军也因此保住了命脉,但元昭宗也意识到恢复元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元朝遭受了明朝巨大的打击,很难再实施反攻了。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此后数年,明军再也没有发起北伐了,王保保也只是在边境小打小闹,直到洪武九年之后他再也没有活动记载了,或许他那时候已经死掉了。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再次下令北伐,一直到洪武十七年,明军一共三次出征漠北,其目的是削弱北元的实力,让其彻底断了恢复元朝的念头,而这个目的也确实达到了,北元小朝廷不得不退到漠北以北地区。

没有了王保保的元军,也只有挨打的份了,但朱元璋没有忘记,辽东还在元军手上,北元太尉纳哈出在那里还有数十万军队。

于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下令冯胜、蓝玉等人率军二十万出征辽东,本以为明军将会遭遇一场大战,但元军根本不经打,明军势如破竹,而且纳哈出心怀二志,抵抗的决心也不坚决,又没有援军来救,结果只得投降。

辽东纳入明朝版图后,朱元璋在此建立奴儿干都司,此时明朝国力强盛,他又产生了进一步削弱北元,从而为子孙后代永绝后患的想法。

为此,朱元璋此后又七次派遣军队出征漠北,给北元军民造成了极大创伤,再加上北元内部分化严重,实力大为削弱,因此到洪武二十九,朱元璋便不再发起北伐了,北元也进入了自我疗伤的恢复期。

蒙古与明朝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从朱元璋北上灭元,到明朝建立之后的前两次北伐,这是明朝与元朝的大决战,虽然第二次北伐输掉了,但明朝已经消灭了元朝数十万主力(应该不止三十万),再加上后来十一次北伐,明朝又消灭了几十万元军,明军与北元的战略态势就不可逆了。

正是因为朱元璋一开始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先胜而后求战,牢牢把握住了战争的主导权,所以明军才有将几十万精锐大军按在脚下摩擦的可能,如果明军一开始就选择跟元军主力血拼,那消灭元朝绝不会那么简单,也不会那么快。

而在消灭元朝的过程中,朱元璋也懂得灵活变通,对元朝军民采取安抚政策,能招降的就招降,实在无法招降的就果断消灭,这种策略对元朝的打击是很大的,也是明朝快速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徐达:明朝开国名将,逐元出塞的不朽功勋
...他是如何干净利落的击败当时元朝第一名将,击败最后的蒙古骑兵。公元1370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将军,作为25万北伐军的主将,展开了对北方元帝国的最后一击。徐达率领的明军横扫
2024-02-20 12:47:00
元朝末期的王保保,为何被朱元璋称赞为天下奇男子?
...为何会被朱元璋称赞为天下奇男子?一、何许人也?身为蒙古贵族,王保保只是他的汉名,他的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他的父亲是元朝的翰林学士,他的母亲是元朝末期的将领。他有着蒙古族和汉
2023-01-15 18:01:00
大明第一将徐达、常遇春北伐,谁能获胜?
...势,元顺帝放弃大都(北京)退回草原,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结束了中原之日子。接着,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等继续北伐、西征,夺取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并在太原、沈儿峪、
2023-08-22 21:47:00
明朝与清朝大决战,洪承畴13万军队全军覆没
松锦之战发生在公元1640年到1642年,是明朝与关外的满清进行的最后一次决战,此战明朝集中了几乎能调动的全部精锐主力大约13万人,皇太极也调集了满清的全部主力人马,人数大约为1
2023-02-27 19:58:00
他是明朝武将们的最强对手,徐达都打不过他,朱元璋也得让他三分
...名字看上去像是一个汉族子弟,可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蒙古人,蒙古名字为“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是他的汉名。王保保小时候生活在元朝统治的中原地区,可他与普通蒙古贵族不同,从小就喜欢
2023-01-05 20:36:00
明朝名将刘荣的战斗力有多强?
...劫掠明朝的海域。明朝建立时,主要精力用于北方,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乘此机会,倭寇经常攻打海盐,影响人民的生活,成为明朝的一大隐患。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明军相互厮杀,倭寇更
2023-08-20 17:51:00
为何蒙古人要帮朱元璋,来推翻自己的国家?
...弥补了地理上的不足。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有不少蒙古骑兵都加入了朱元璋的阵营,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蒙古人要帮明军,来推翻自己的国家?二、在明朝建国之初,蒙古族的士兵数量不在
2023-01-02 16:45:00
...他在史书上留下的名字是“扩廓帖木儿”,一看就知道是蒙古人的名字,王保保是他的汉名。实际上,王保保自小就生活在中原地区,饱读诗书,其父也生活在中原地区,喜欢读经史子集。以至于流
2023-03-14 10:43:00
此人是朱元璋死对头,让明军闻风丧胆
...男子,今天笔者就来讲讲此人。王保保是元朝末年将领,蒙古名字叫扩廓帖木儿,出生在河南,据史料记载他父亲是汉人,母亲是蒙古人,所以王保保一直以蒙古人自居,他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
2023-04-27 18: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