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董洪亮 银燕
“我这个合作社从2013年开始办的,刚开始只有几十亩,逐步增加,今年种到了680亩左右,现在都是全机械化种植。”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谈起2023年的种植情况,定西军伟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老赵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努力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着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密码”。在连续两年荣获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名单的背景下,该区县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安定区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县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的关键,按照“一河两带四区”总体布局,以种薯生产、设施蔬菜、生态养殖为重点,建设日光温室1650座,建立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生产微型薯8亿粒以上,建立种薯扩繁基地40万亩。新建蔬菜育苗联动温室2.1万平方米,建立设施蔬菜基地1.4万亩,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 20多万亩。种植标准化优质牧草基地40万亩以上,培育规模养殖场(户)3900家以上,畜禽饲养量达到550万头(只)以上,形成以园带川、以川带山、山川互补的发展格局,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价值链提升,三大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增长12%以上,带动农民产业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永军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定人,见证了安定区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至今取得的辉煌成就。据王永军介绍,近年来,他的合作社积极推广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以合作社带动马铃薯种植“规模化”发展,吸引周边村社群众参与,并同1000多户群众签订收购合同,带动群众脱贫增收,让马铃薯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豆豆”,实现了“先富带动后富”。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安定区各重点项目建设仍在如火如荼推进。走进定西陇中仓储物流园内的新能源BIPV光伏支架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高耸,挖掘机、压路机来回穿梭,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抢工期、赶进度,处处呈现出繁忙的施工景象。
“项目于11月28日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地梁混凝土浇筑和土方回填碾压。”项目经理杜权文一边拿着水平尺和游标卡尺测量手中的建设材料,一边告诉记者,新能源BIPV光伏支架基地项目总投资2.1亿元,占地约30亩。项目建成后,将为安定区清洁能源发展和经济建设增添发展动力。
有产业支撑,“产值”提高了,自然就有能力提高“颜值”。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系统整治村内人居环境,在文化广场、易地搬迁点、村内巷道修建文化长廊,宣传党建、法律、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形成了整洁有序、美丽和谐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也焕然一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