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14: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咸丰九年,那可是左宗棠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啊!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超级有名的“樊燮京控案”,左宗棠被湖广总督官文给弹劾了。就因为当时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当幕僚,所以就被人说成是“天下第一劣幕”。不过呢,以胡林翼、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可没闲着,他们极力维护左宗棠,还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湖南,而湖南不能一天没有左宗棠”。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官场如戏,全靠演技。官文参奏左宗棠,胡林翼力保左宗棠,这出惊动朝野的大戏,很快就引起了咸丰帝的关注。接下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官场智斗即将上演。至于结果如何,咱们暂且按下不表,还是先从开头说起吧。

【樊燮案的经过】

咸丰四年(1854),左宗棠受到湖南巡抚骆秉章的热情邀请,第二次进入湖南巡抚幕府担任助手,这一待就是六年之久。在这期间,左宗棠把湖南的军政大权都揽到了自己身上,结果布政、按察两司的长官,甚至巡抚骆秉章本人,都只能在旁边看着他忙活,就像一群陪着吃饭的人一样。

特别是左宗棠这货,脾气古怪得很,行事又耿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场和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不可避免地要被这些人嫉恨和反对。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樊燮是湖北恩施人,参军后立了点小功,再加上他擅长巴结奉承,很快就爬到了湖南永州总兵的位置。但是这个樊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名声很差。他经常让士兵在他家里干私活,甚至连他姨太太的衣服都让士兵洗。

您猜怎么着,这樊燮啊,平日里抽烟、喝酒、打牌,那可真是五毒俱全!而且,他所有的开销竟然都在军营里实报实销,这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啊!仅仅是挪用军饷这一项,有据可查的就多达九千多两!当时的湖南可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灾区,财政那是相当吃紧啊!可樊燮这家伙居然敢顶风作案,这其中的原因,您猜是什么呢?

樊燮背后的大靠山正是湖广总督官文,而官文的爱妾和樊燮还是亲戚关系呢。就这么一个声名狼藉的人,官文竟然还上奏推荐他当湖南提督。

虽然官文是总督,但实际上在湖南负责军政事务的是骆秉章,更确切地说,是左宗棠。官文绕过骆秉章推荐樊燮,这可不符合官场的规矩啊!所以没过几天,骆秉章就上了一道奏折,参劾樊燮。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咸丰帝的批示那是相当快啊:樊燮你赶紧卷铺盖走人!这一下,提督没当成,连总兵也丢了。不过樊燮和官文心里跟明镜似的,左宗棠才是湖南的扛把子,人送外号“二巡抚”,这弹劾奏折肯定是他捣鼓出来的。

为了避免受罚,樊燮也只能低头认怂,他亲自跑到长沙去拜见左宗棠,希望能走走后门,看看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左宗棠是个自视甚高的狂人,在他眼里,湖南的官员都是他的下属。樊燮现在是有罪之身,又有事相求,态度应该谦卑才对。可这家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见到巡抚骆秉章时,还知道单腿跪地行大礼,见到左宗棠,却只是拱了拱手,意思一下就算打招呼了。

左宗棠本来就看他不顺眼,立马扯着嗓子喊道:“武官见了我,不管官大官小,都得请安。你咋不安呢?”樊燮平时嚣张惯了,把自己来的目的都忘光了,还顶了一句:“朝廷制度可没说武官见师爷要请安。武官再不受重视,我好歹也是朝廷二品大员,凭啥给你请安?”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要说樊燮这话吧,确实挑不出啥毛病,毕竟朝廷有规定嘛。但樊燮这货却忘了,左宗棠可不是一般的师爷,人家可是“二巡抚”啊!左宗棠也没想到樊燮这货居然是这种态度,当时就气得不行,直接就骂了一句:“你个王八蛋,给我滚出去!”骂完了还不解气,据说还想上去踢一脚,也有人说是打了一耳光。

樊燮这小子很快就跑到官文那去告左宗棠的状了,要知道,之前官文对骆秉章参劾樊燮这事儿本来就不爽,所以他决定要参左宗棠一本,而且还想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这就是“樊燮案”的来龙去脉啦。

官文这道参劾左宗棠的奏折那可真是说得头头是道啊。官文说左宗棠是个“劣幕”,还说湖南巡抚衙门是“一官两印”。这意思就是说,湖南巡抚那儿出了个品行恶劣的幕友左宗棠,他张狂得很,啥事儿都要插一手,权力都快被他架空了,这还像话吗?这满人坐的江山是不是要改姓了啊?

咸丰皇帝收到参劾奏折后,原本就对曾国藩、胡林翼等汉人大臣心存疑虑的他,立马就警惕了起来。上谕批示下令官文查办左宗棠,并给出了处理意见:“左某要是有什么不法行为,就地处决”。这情况可就很严重了啊。

幸好湖北巡抚胡林翼跟官文关系不错,在他的斡旋下,左宗棠才没被按照正常司法程序逮捕入狱。咸丰的谕旨一下,湖南的官员们可高兴坏了,有人甚至在左宗棠家的大门上偷偷写了“钦加劣幕衔帮办湖南巡抚左公馆”,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为了不连累其他人,左宗棠在咸丰九年十二月向骆秉章提出了辞职,同时也结束了他的幕友生涯。就在左宗棠前途未卜,福祸难料之时,一场以胡林翼、曾国藩等人为首的营救行动也在暗中悄悄地展开了。

【人必须要救但一定要讲究策略】

在解救左宗棠的行动中,有两位关键人物功不可没,一个是掌管中枢的肃顺,另一个则是潘祖荫。

这个时候,湖南籍在京的一些官员,也开始纷纷行动起来,王闿运、郭嵩焘很快找到了肃顺,请求他在咸丰帝面前说情。但肃顺认为,必须要有人先站出来保奏左宗棠,等到皇上问他的时候,才能从旁说话。因此这保奏的人很关键。这个时候,湖南籍在京的一些官员,也开始纷纷行动起来。王闿运、郭嵩焘很快找到了肃顺,请求他在咸丰帝面前说情。肃顺心想,这可不行,必须得有人先站出来保奏左宗棠,等皇上问起来的时候,我才能从旁帮衬几句。所以啊,这保奏的人可得好好选选,得是个关键人物才行。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王闿运和郭嵩焘立刻想到了潘祖荫这号人物。潘祖荫可是咸丰二年的探花郎,现在担任南书房侍读学士,那可是咸丰帝身边的大红人啊!他的爷爷就是乾隆朝赫赫有名的状元大学士潘世恩,所以他在朝廷里有很多老朋友,说话那是相当有分量的!

王闿运和郭嵩焘为啥要找潘祖荫呢?这就是关键所在啊!首先,潘祖荫不是湖南人,他站出来保举左宗棠,那是一点儿嫌疑都没有;其次,潘祖荫和左宗棠一点儿私交都没有,咸丰帝绝对不会怀疑他有啥别的动机。

既然不是湖南人,又和左宗棠没有交情,潘祖荫为啥要保奏呢?郭嵩焘便想了个妙计。

郭嵩焘和潘祖荫在南书房一起工作,所以对他很熟悉。郭嵩焘先写好了推荐左宗棠的奏折,然后揣着三百两银票,直接去了潘祖荫家。碰巧的是,潘祖荫最近手头有点紧,两人见面后,郭嵩焘就直截了当地说,让他推荐一个人。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潘祖荫好奇地问保奏的是谁,郭嵩焘却调皮地卖起了关子,说奏折已经写好,名字就别多问啦!如果答应的话,报酬是三百金哦!他们俩可是多年的好基友,一向相互信任,如今做个顺水人情也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还有三百两的报酬呢!

两人吃饱喝足后,潘祖荫还是有点不踏实,但已经被郭嵩焘拉到了奏事处,把奏折交给了奏事处的太监。直到这时,郭嵩焘才告诉他,保举的人是左宗棠。潘祖荫听说过左宗棠在湖南的事迹,也知道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还算满意。

潘祖荫的奏折那是相当快就到了咸丰帝的御前,咸丰帝就找肃顺商量,肃顺正好借坡下驴,说:“潘祖荫那可是国家的世臣,他保的人肯定可信,咱就先放宽心,看看后续情况再说吧。”咸丰帝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下旨,让这个案子慢慢审,这不就有了周旋的余地了嘛。

官文这家伙挺会来事儿,知道朝廷里有不少人在保左宗棠,就赶紧跟风,说左宗棠虽然有错,但也是个人才,看在他是初犯的份上,就饶了他这一次吧。就这样,轰动一时的“樊燮案”就这么收场了。

潘祖荫在保举的奏折里,有句特别经典的话:“国家没湖南一天都不行,湖南没左宗棠一天也不行。”就因为这句话,左宗棠才保住了小命。

左宗棠身陷“樊燮案”,咸丰下旨就地正法,此人一句话救了他的命

左宗棠发达后,对潘祖荫的救命之恩那是一直记在心里啊。要知道,左宗棠可是个我行我素的主儿,从不给同事们送礼,唯独对潘祖荫是个例外,每年都准时给他送上一份厚礼,看来左宗棠在官场上也不是完全不懂事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当时的左宗棠尚未发迹,却无端卷入了一桩奇案中,背后还是满汉势力的角逐。湖南永州镇有一个叫樊燮的总兵,将军费挪用做了其他花销,被骆秉章告发,这樊燮不服,又向骆秉章的顶头上司湖广总督
2025-03-26 17:52:00
被左宗棠骂的总兵结果如何
左宗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或者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早年的生活其实很不如意,自道光十二年(1832年)20岁中举人后,接下来的6年中
2024-06-15 16:09:00
大清历史上的第一次满汉大较量,也是汉族官员第一次集体觉醒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暴发户”,他们的横空出世也对满清的权力中枢带来极大的冲击,也彻底动了满清权贵的奶酪,但满族权贵并不甘
2024-06-23 21:02:00
无价之宝大盂鼎,是迄今为止现存西周最大的青铜器
...恒,也不是为了鉴赏,而是把大盂鼎用来向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送礼。左宗棠身为封疆大吏,对大盂鼎爱如掌上明珠。左宗棠性情耿直,年轻时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做幕僚,得罪了不少人,咸丰九
2023-02-01 17:09:00
英雄相惜到反目成仇: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纠葛
第一次见面,英雄相惜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聪明绝顶。十岁时就能与先生评诗论对不落下风,“朝日霞先出”“天天别正斜”这样的对子就出自他之口;十五岁时参加长沙府试,高中第二名;二十岁时
2024-02-14 17:23:00
为了营救左宗棠,胡林翼不惜舍去身家性命
...他注意整饬吏治,推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并多次提拔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人,被时人誉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虽然胡林翼的政治才干非常出色,
2023-05-09 18:54:00
二品官员没给师爷下跪,两人大打出手甚至闹到京城
左宗棠虽为晚清重臣,但性格却一直十分火爆,早年就曾因为自身的暴脾气,差点丢了性命。那时的左宗棠,还没有重权在手,但却也是一省的主要负责人。虽然当时的他仅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底下做师
2023-04-29 11:30:00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一句话成就了两个人,写下此言的潘祖荫因此名动天下,被赞誉的左宗棠也因此逢凶化吉,得到朝廷的器重,不数年因镇压太平军有功,官拜浙江
2023-02-27 10:35:00
咸丰帝算不算是清朝好皇帝
...前侍卫”也不过就四年时间,肃顺一下子位极人臣之巅。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肃顺为什么能得到咸丰皇帝如此倚重?一方面原因是肃顺办事果断,不怕得罪人的风格比较
2023-02-18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