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5-09 17:35:00 来源:新周刊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不能说的秘密》剧照。

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的“年度刀锋平台”奖项颁给了第一个中文播客平台“小宇宙”,在颁奖词中,小宇宙被形容成是“听众进入播客世界的通道”,听众可以在播客节目里获得在这个时代越发稀缺的高质量互动与交流。

事实确实如此。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就当所有人都觉得收音机这种倚靠声音的媒介已经处在历史舞台的边缘时,音频坐着它的新型座驾重新“杀”了回来。根据JustPod发布的《2022中文播客新观察》,截至2022年8月,中文播客的数量已达到2.5万,受众的数量也达到了1.02亿。

在音频之中,人们开始讲述故事,传递观点,甚至把它作为商业化的又一形式。在尚未明朗又蓬勃生长的播客市场,中国的播客之路将走向何方?

✎作者 | 夜鹰✎编辑 | 张文曦

播客,一片乐观的未知之海

2020年,生活在上海的噗噗猫发现,原来有不少现实中的好友正在制作播客。在抱着猎奇心理关注了他们的播客后,她发现“这些东西我也可以做,只是那时候我没有想到要立马去做这件事情”。

播客的概念源自英文“Podcast”,“Pod”代表你可以将其像苹果的“iPod”播放器一样随身携带;“cast”的部分则代表播客的形式如同广播“broadcast”。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听播客。/图片源自图虫

许多关注播客的人会将2020年称为中文播客的“元年”,从这一年开始,每年中文播客的数量以及听众数量几乎在成倍的增长。和噗噗猫一样,许多人在这一年开始接触到播客的重要契机,是一个本土化的播客软件“小宇宙”的出现。

在小宇宙之前,中文播客并没有本土化的内容平台,收听播客几乎是一项“技术活”。

而在其他声音内容平台,狭义上的“播客”则是一个水土不服的存在——截至2023年4月,头部播客“忽左忽右”在老牌声音内容平台“喜马拉雅”中,289期节目的总播放量只有1500万,而有声书、相声等热门节目的播放量动辄上亿。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于播客主播和听众来说,想要将自己的播客推广出去,或者找到想听的内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播客就像是滚烫的中文社交网络中那个吸引了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冰块。2020年,小宇宙开始公测的当月,分享进入软件所需要的邀请码成了即刻、少数派等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文播客的数量和中文播客听众的数量迎来了爆发。根据JustPod发布的《2022中文播客新观察》,从2020年5月到2022年8月,中文播客的数量从1万增长至2.5万,受众也从2020年的6840万增长到了2022年的1.02亿。

许多人将播客的突然大量增长归因于疫情中人们无事可做,需要声音的陪伴。但是JustPod的首席运营官杨一认为,中文播客的爆发是互联网、分体式耳机、智能音箱等“技术”和越来越多元化的“内容”布局之后的必然结果。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极盗车神》剧照。

2021年9月,小宇宙的播客剪辑工具小宇宙Studio正式开放公测。一条连接所有人的路被修好了,每个人都有着触手可及的硬件设备——手机上的麦克风和一款傻瓜式的制作软件。

播客的制作门槛越来越低,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越来越多小规模的创作者开始制作播客。而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灵感。

到了2023年,播客的内部生态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方面,许多播客app处于半死不活之中。快手旗下的“皮艇”、荔枝FM旗下的“荔枝播客”、曾希望做成“耳朵里的B站”的汽水儿app等播客软件的更新处于停滞状态,仍然活跃的本土播客平台只剩下小宇宙。

但是另一方面,新的中文播客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几乎每一个领域、每一次新的事物出现时,都会催生一批新的播客。同样,中文播客的繁荣使得小众圈子得到了一片新的自留地。

聊天还是播客?或者两者都是

2022年年底,高强度的网上冲浪令噗噗猫感到身心疲惫。她决心退出社交网络,做“一个现实生活中很充实的人”。她注销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账号,包括一万多粉丝的微博账号和上千粉丝的即刻账号,只剩下信息类平台,偶尔看看穿搭和八卦。

2023年春节前,上海正在逐渐走出新冠疫情的风暴。在令人感到过载的一年里,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笼罩在噗噗猫的身边。“这段时间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不过,我每天都会听听播客,而且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意愿,想要去做点什么事情。”

在为了年后去KTV唱歌解压而组建起的微信群里,噗噗猫公布了自己的播客制作计划。群里的三个人陆续答应了她的邀请,开始制作播客《身边人》。

小宇宙《身边人》简介。

和朋友分享自己发现的好听的音乐、播客节目、好玩的东西是噗噗猫的例行日常。在《身边人》中,她向人们分享她身边性格、经历迥异的朋友们。

“我很想了解身边朋友的职业以及他们的成长故事,所以我给节目的定位很清楚。我们采访的都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我们与他们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不是因为想要采访他而特意去认识、邀请他们来节目做嘉宾,所以我们就叫‘身边人’”。

《身边人》以几位主播与嘉宾的对谈为主,这是中文播客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许多人对于播客最广泛的印象:几个有着独到见解的人在耳边聊天,就像听朋友闲谈。

出版《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在绝望之巅》等作品的出版品牌明室Lucida在2022年出品了播客“有关紧要”。在明室的主编陈希颖看来,播客比较适合传达一些有一定深度,但是不适合成文的内容。

《NPR播客制作入门指南》的作者Glen Weldon认为“播客之所以爆红,是因为它击中了我们对知识和消遣的共同渴求”。反映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人们收听播客的理由常常与“自我成长”“学习”等关键词联系起来,播客被描绘成能够在闲暇时间轻松地获取知识的途径。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NPR 播客入门指南》

[美]Glen Weldon 著, 徐一彤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1

在硬核读书会2022年终盘点中,我们将文化有限和跳岛FM列入年度推书人的名单中。“三分钟听完一本书”显得过于快餐,在主流播客节目平均1到2小时的时间里够了吗?

仍然不明朗的播客商业化

在播客更新到第5期时,《身边人》获得了第一笔商业收入。而商业化并不在噗噗猫制作播客的目的之中。但是对噗噗猫来说,这是她对播客商业前景判断的一次成功验证。

“播客目前比较小众,但在未来肯定会被越来越多人看见。比如打工人上班的时候没有办法光明正大地看东西,这时候他们就会选择用耳朵听东西,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而在陈希颖看来,谈论播客的商业化还为时尚早。“播客平台不像一般的平台那样有广大的受众,其内容还是集中在文化行业。关心这个垂直领域的人并不多,短期内播客不太可能拥有很多受众。而且,目前只有头部的播客可以接到稳定的商单,更多的播客创作者,包括我,仍然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里。”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Begin Again》剧照。

《良宽歌句集》《我成长的音乐时代》和两部志贺直哉的小说集等图书在几年前就为明室打上了“小众”“文艺”的标签。在图书营销竞争激烈的当下,明室尝试将这些看似冷门的图书推向市场。

在上野千鹤子的出版热潮还未到来的2021年,明室出版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在出版两个月内加印3次,到2023年2月,发行量超过了25万。但对于明室来说,做畅销书并不是目的,“当一本书的首印能以有五六千册,我们就愿意去做这个尝试,虽然我们的期望和目标不止于这6000册。对于播客来讲,我觉得也是这样。”

做《有关紧要》和出版小众图书的理念在希颖看来是相似的,它不一定有很大的商业市场,但是和明室的理念相契合。在她看来,出版界并不缺少好的内容,但是一直缺乏对外传播的手段。

小宇宙《有关紧要》简介。

“我做播客的初衷没有想得特别多,除了作为我们自己的宣传平台外,我们也想替行业发声。编辑更多的时候隐匿在书后,他们没有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不希望出版行业闭门造车,从业者也要跟大众、跟读者产生联系,让大家看看编辑平时到底在做些什么。我们也想把更多不为人所知的好书,由编辑自己、由作者自己来讲述给更多的人听。”

《有关紧要》播出以后,希颖发现最初的一些设想和目标正在慢慢地成为现实。在与浦睿文化总编辑余西对谈的一期节目里,不少听众在评论区里表达了对出版行业的认可,还有听众因为这一期节目对出版行业产生了向往。

共同阅读《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那一期中,“有好多女性读者反馈了她们自己的经验,比如把那期安利给她们的男性朋友,让他们也去听一听,号召大家一起读这本书。还有很多人说自己曾经受限于经历而羞于表达,但是从今以后也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日本] 上野千鹤子 / 田房永子 著, 吕灵芝译

明室Lucida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9

这与杨一对于播客的判断相符。杨一在播客行业多年,也在JustPod中参与过许多品牌定制播客。在他的眼中,播客是一个“慢媒介”,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输出内容和运营来产生价值。

和其他“快媒介”如短视频、公众号等形式不同,播客的受众有着十分清晰的画像,你知道他们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我们大量的企业客户之所以在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短视频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表达。比如一家专业的咨询公司,它需要不断地向市场输出像自己的专业洞察这类深度内容,可是短视频逼迫它们必须要哗众取宠、要短、要更标题党,没有办法去呈现那种踏实和深度。但音频是一种相反的节目形式,听众愿意接受一期4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节目。这样的内容容量,是可以承载它想要表达的这些专业深度,这些东西短视频恰恰不能满足。”

播客之外的音频商业故事

在JustPod中,播客节目是被标准流程生产出来的。这种区别在节目成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业余爱好者的播客节目往往有着较为粗糙的录音、多余的口癖和不明确的叙述结构等瑕疵。

有时候一些意外也难以避免。陈希颖和几位嘉宾第一次录《有关紧要》时激情畅聊,事后却发现忘记启动录制设备。

《身边人》最初的录制在一间很大的客厅,最后的节目音频中有着很大的回声,收听体验大打折扣。而在专业的制作中,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爱读书的人,躲不掉播客

噗噗猫和嘉宾在录音棚录制《身边人》。/图片源自噗噗猫。

杨一认为播客和其他发展更成熟的媒介一样,一定会走上工业化制作的道路。比如短视频对于拍摄、打光等要求越来越高,几乎要求面面俱到。

“这样的标准品更有可能在广泛的用户需求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那种个性非常强的东西,它只能打动一小部分用户,比如所谓‘野生’的播客,但不能覆盖全部。当用户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人们需要在当中找到公约数的时候,答案一定是这些标准品。比如说好莱坞的大型电影制作,它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让电影创作在创意之外能够兼具到整个流程的工业化。”

杨一对JustPod的看法是,它是一家“专业音频服务商”。虽然其最广为人知的产品是类似《忽左忽右》《杯弓舌瘾》这样大众话题的播客节目,但是JustPod的业务有很大的部分在播客之外。

企业定制的播客如华泰证券的商业类播客“泰度Voice”,耐克定制的运动类播客“耐听”,这些都是JustPod冰山之上的一部分。同时,企业内部对于音频内容的需求是JustPod冰山之下的那一部分。

在一半人口都在收听播客的美国,根据互动广告协会(IAB)在2022年发布的数据,2021年播客广告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2022年预计超过20亿美元。在播客仍然野蛮生长的中国,这个故事将走向何方?

参考资料:

1.JustPod《2022中文播客新观察》

作者丨夜鹰

编辑丨张文曦

校对丨杨潮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0: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播客会成为书业下一风口吗
本文转自:文汇报中文播客用户破亿,出版机构纷纷入局“耳朵经济”浪潮播客会成为书业下一风口吗全国首个播客阅读展亮相上海中信书店,读者可扫码收听主播对书籍的个性化导读。 (均书店方供
2024-01-28 05:45:00
贵圈最绝望的文盲,北大毕业?
...。上野千鹤子,日本知名社会学家,研究女性解放理论的女性主义者,参与了一档叫做“北大宿舍聊天”的访谈节目。这是上野千鹤子首次接受国内自媒体的采访。结果居然是,这条访谈视频被全网
2023-02-22 09:31:00
上野千鹤子:性骚扰问题,实质何在?
...所等情形防范性骚扰,需要更多指导。性骚扰为何发生?女性主义代表性学者、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在其畅销名作《厌女》增订本中指出,性骚扰加害者的行为是由于厌女症而产生,也就是通过
2023-05-09 00:01:00
“玩弄女性”“腰里别着一支手枪”,《新华字典》被起诉释义不当?专家:要看工具书的性质和使用对象
...“玩弄女性”用词不当(图源:看度新闻)武汉一位大学中文系教师认为,字典是常用工具书,工具书中是否可以举贬义用例,要看工具书的性质和使用对象。有的字典词典以记录规范汉字和普通话
2023-12-18 09:33:00
豆瓣9.2,周轶君做了一档不被定义的节目
...到了,综合它,面向我的受众,呈现出来,特别简单。“女性主义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我在节目中提到,读上野千鹤子的书籍对我最大的触动,是她展现了好多女性生活的可能性。我们节
2023-11-10 16:12:00
外国人读懂中国文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世界的普及与火热有关,另外这也是对于目前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的崛起,一种文学上的补偿。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应该正视女性在社会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从文学
2023-06-26 11:12:00
我们读上野千鹤子,不是因为“被男人伤害过”
...女生进行了对谈。在看见蔡全嘻嘻提问上野:“(你成为女性主义者)缘起是你被男性伤害过吗?”这个问题后,许多网友坐不住了。作为一次讨论,它将上野千鹤子、女性议题绑定在了“婚姻”“
2023-02-21 08:11:00
狂炒元宇宙,又赌AIGC!五年亏20亿,中文在线凭什么
...笔大模型之后三个月,搭上AIGC概念之后股价翻倍上涨的中文在线10月中旬正式发布中文逍遥大模型。网文行业的内卷,又在卷向大模型。按照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的说法,中文逍遥大模型
2023-10-24 18:11:00
当一档女性聊天节目,不再强调女性
...性骚扰案件,《半边天》节目就曾跟进报道。但在当时,女性主义理论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性骚扰”甚至没有形成清晰的定义。尽管此类话题在《半边天》中被反复提及,但张越发现,并没有因
2023-11-01 09:5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由建行日照分行青年员工朱杰主导研发的“机箱及计算机主机及支架装置及具有其的显示器”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5-11-19 11:14:00
圆满收官!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落幕
中国网讯 11月17-18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圆满收官
2025-11-19 11:24:00
“箱包之都”牵手中国大集,共筑数字信任新生态
鲁网11月19日讯 (记者 吴艳萍)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11月18日,中国大集与白沟箱包产业带W2W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25-11-19 11:52:00
大华股份亮相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
11月18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子公司华感科技、华消科技重磅参展
2025-11-19 13:58:00
2025咪咕生态大会启幕,“微短剧 +” 跨界融合共筑内容新生态
11月18日,以“焕彩同行,价值共生”为主题的2025咪咕生态大会在京举行。现场,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携手合作伙伴,聚焦微短剧生态发展
2025-11-19 08:26: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三):生产线上的产学研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制图/孙 涛从破解脑蛋白药物的“黑匣子”,到打破氢能隔膜的进口依赖,再到让机器人在高空“举重若轻”……近年来
2025-11-19 08:3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美妆等零售新业态增长迅速、打造集美咖啡季品牌、持续开展“集美欢乐购”促消费活动……昨日,集美区相关领导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
2025-11-19 08:46:00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启动“千问”项目,同时,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千问APP公测版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
2025-11-19 09:39:00
社交平台如何兼顾用户的理性与感性需求?米连科技给出答案
在当代婚恋市场,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理性择偶”,而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中年人则更看重“情感共鸣”。这两种看似不同的需求
2025-11-19 10:27:00
“深海一号” 首次搭载青岛联通船载5G专网融合通信系统 系统创新性可靠性在深远海极区场景得到全面验证
鲁网11月19日讯近期,青岛联通船载5G专网融合通信系统首次搭载于“深海一号”科考船赴深海大洋极区,“大流量、低时延、超稳定”的卓越性能在低温
2025-11-19 09:29:00
11月17日从中北高新区获悉,山西中北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加装测量存储系统圆满完成航空航天领域使用场景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025-11-18 08:20:00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国家级“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
鲁网11月18日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公布了“IITC工信人才AI实训云平台”首批应用院校名单,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产教融合方面的深厚积淀
2025-11-18 15:49:00
OPPO Reno15 系列正式发布,潮流实况玩法“超出圈”
2025年11月17日,成都——OPPO正式发布全新一代Reno15系列手机。作为潮流与实况照片引领者,Reno15系列行业首发全息光刻工艺
2025-11-18 15:54:00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郑纬民点赞阿里千问APP:坚持走专业严谨的路线 期待中国AI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11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千问APP近日开启公测,接入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并免费开放。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此分别接受了媒体采访
2025-11-18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