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男子腹痛难忍 原是“盲肠炎”发作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7 07: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男子腹痛难忍 原是“盲肠炎”发作

专家提醒:阑尾炎有三大症状,一旦确诊应及早规范治疗

男子腹痛难忍 原是“盲肠炎”发作

李德钢主任(右一)和李裕波(左二)在查房

男子腹痛难忍 原是“盲肠炎”发作

李德钢主任(左)在为患者做ETA手术(医院供图)

■本报记者黄翠巧 通讯员陆彬彬

说起阑尾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术切除。目前,阑尾炎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保守治疗、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及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自然腔道手术日渐成熟,阑尾切除手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手术(以下简称ETA)。在广西,率先开展这项技术的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至今已有10余例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在该科通过ETA手术获得康复。随访至今,这些患者未出现并发症,腹部几乎未留下手术疤痕。

腹痛难忍原是患上“盲肠炎”

2019年2月中旬,46岁的上林人陈先生出现右下腹疼痛,自行服药后,症状稍有缓解,但仍有隐痛。第四天,腹痛难忍的陈先生来到广中医就医,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建议入院治疗。入院次日,经进一步全面检查和完善的术前准备,胃肠肛门外科专家为他做了全麻下ETA手术,微创切除阑尾,术后给予抗感染及中医外治等对症治疗。陈先生顺利出院,4年多来未见有并发症。

主刀医生李德钢介绍,阑尾炎俗称“盲肠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阑尾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与过去的阑尾手术不同,陈先生做的手术是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手术(ETA)。这是一项接近无创的操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广中医是广西率先把这项技术应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医院。从2018年至今,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团队共为10余名阑尾炎患者做了ETA手术,这些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腹腔感染、粪漏等不良并发症。术后长期随访中,这些患者也未出现突发性腹痛、腹胀及排便排气困难的肠梗阻表现。

阑尾炎治疗有四种手术方式

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李裕波介绍,急性阑尾炎是导致外科急腹症最常见原因之一。按应用于临床时间的先后来看,阑尾炎手术治疗方法的演变大致可归纳为:从传统开放阑尾切除术,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再到现如今的内镜经盲肠阑尾切除术(ETA)。这些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

其中,传统开放术式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简单和复杂性阑尾炎都适用,但传统开放术式是在右下腹开刀切除,不仅损伤大、切口感染率高,还会留下一道或长或短的疤痕。相比之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要小很多。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和内镜经盲肠阑尾切除术目前主要适用于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虽然创伤小,是所有手术方式中唯一能保留阑尾的,但该手术方式存在X线辐射和复发的风险。

与这三项手术方式相比,内镜经盲肠阑尾切除术由于是经盲肠逆行阑尾切除,减少腹壁切口,避免了出现切口感染或腹壁切口疝等风险,即在手术中患者腹部无切口,术后不会留下疤痕。因此,自该项技术应用于阑尾炎治疗以来,深受患者欢迎。但ETA也有缺憾,如治疗时间较长、其他脏器受损的处理上较困难,以及主要适用于非复杂性阑尾炎。

为临床验证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

据了解,ETA最开始用于治疗回盲部腺瘤,以及阑尾内口息肉或腺瘤及肿瘤。临床观测提示,ETA的适应证并不局限于单纯性阑尾炎的治疗。由于ETA操作困难,对患者及操作要求较为苛刻,目前仍无法大规模开展。

由于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数据证实ETA在治疗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和优越性,为了评估ETA治疗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今年3月,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团队专门针对1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完成了报告撰写。他们均是2018—2021年间在该院诊断为阑尾炎并接受ETA治疗的患者。

从这份长达4000多字的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到:通过ETA手术治疗后,患者白细胞、CRP(主要体现炎症反应程度)及临床症状都能好转,且预后良好,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出血、腹腔感染、阑尾内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长期随访中,患者均未出现突发性腹痛、腹胀及排便排气困难等肠梗阻表现。

“由此可见,ETA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具有一定优势及安全的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方法,尤其是对要求不留疤的患者来说,更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李德钢表示。

ETA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ETA手术要求较高,肥胖、腹腔粘连等因素均可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团队在开展ETA时,严格排除具有类似影响因素的患者,通过严格的术前选择,将适宜行ETA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将腹腔感染重、潜在存在严重肠粘连等患者排除在外,同时术前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将肠道炎症风险控制到最低。

28岁的林女士是来宾市一家医院的一名护士,两年前患了阑尾炎,当地医生建议做腹腔镜手术切除阑尾。“腔镜操作再怎么微创,肚皮上也会有3个小孔,内镜下经盲肠操作就不会有孔,一点疤痕也没有。”跟许多爱美人士一样,她也很担心手术治疗可能会让自己光滑的肚皮“毁容”。

几经打听之下,得知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的ETA是自然腔道手术,不会留下疤痕,林女士当即转院前来求诊。在求诊途中,林女士心里仍忐忑不安,生怕自己不具备ETA适应证。接诊后,专家团队为林女士作了进一步检查,很幸运,她虽然有腹腔粘连,但程度较轻,尚可通过ETA手术治疗。很快,该科专家团队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入院次日就完成了ETA手术治疗。术后至今,林女士身体康复良好,担心留疤的问题并未发生。

一旦确诊阑尾炎应及早治疗

近5年来,在广中医胃肠肛门外科,许多阑尾炎患者慕名前来就诊,然而,因受适应证的影响,不少患者只能选择其他手术治疗。胃肠肛门外科专家提醒,阑尾炎的发病症状大多跟肠胃疾病相似,很多人容易将两者混淆,从而延误病情。因此,当出现以下三大症状时,要警惕阑尾炎的可能。

首先是腹痛。典型的阑尾炎症状,是先发作并与上腹部形成一种阵发性的隐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并局限而呈持续性。

其次是胃肠道的症状,比如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这些症状是因毒素刺激肠道所引起。

最后是全身的症状。患者早期或有乏力感,病情加重后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发热、畏寒等症状,当阑尾发生穿孔时可出现高热。如果炎症再继续扩散,可能会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发生感染性休克。一旦确诊阑尾炎,如无手术禁忌,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阑尾炎和普通肚子疼有什么区别?别只凭感觉,这些知识很有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了解普通肚子疼和阑尾炎,甚至出现混淆的情况。有些人明明是阑尾炎,可是却误以为是普通肚子疼,结果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阑
2024-11-14 09:32:00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割掉反而更好?看完涨知识了
...漫长的时间里,还极有可能发炎。相信很多人都得过急性阑尾炎,那种疼痛刻骨铭心,你可能在任何时刻用手捂着肚子,甚至不敢走路,好不容易赶到医院,为了解决这个祸患,最终还得挨上一刀,
2023-12-16 13:42:00
经常频繁腹痛,日常应该如何调理呢?一起学习下
...系统的脏器均在这个部位,所以右下腹部疼痛,可以考虑阑尾炎、结肠疾病、卵巢疾病等等。⑧下腹:下腹部位胀气包括子宫,膀胱以及直肠下,腹部疼痛也是要注意子宫膀胱肠道,比如说盆腔炎或
2023-08-01 23:37: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
一、阑尾炎概念阑尾炎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阑尾出现炎性改变,以病程长短的不同分类,又可以细分为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其中,急性阑尾炎发生率较高,临床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还
2023-12-09 05:48:00
肠道息肉会引起腹泻吗?这些情况必须做肠镜!
...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暖心小贴士:①冬季腹泻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2024-01-15 10:20:00
51岁男子反复下腹痛不见好 结果是这个慢性病 阑尾炎不用割 内镜下“洗洗”就可见效
阑尾炎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典型的体征是右下腹麦氏点(阑尾区)的压痛,大多不难诊断。慢性阑尾炎常常引
2025-03-01 06:40:00
男子吃西瓜不吐籽引发阑尾炎,医生“冲洗”出数十颗西瓜籽
...吞下。没想到右下腹开始疼痛,持续了一周后,男子确诊阑尾炎,经影像检查发现阑尾有异物,经过中山六院内镜外科主任郭学峰团队内镜手术诊治,男子在没有切除阑尾的前提下,顺利冲出了数十
2024-04-11 10:00:00
男演员自曝暴瘦原因,吴彦祖也曾饱受折磨,差点没命!这病人人可能遇上
...当被问到怎么瘦下来的时候,彭昱畅回答,因为之前急性阑尾炎,做完手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突然暴瘦。据悉,彭昱畅在《我们一起摇太阳》里饰演一个身患重症的年轻人,因为阑尾炎的暴瘦一定程
2024-09-03 13:54:00
阑尾炎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方法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阑尾炎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方法陆华勇阑尾炎是一种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大多数患者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是,有时诊断较为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有严重并发
2023-10-07 01:2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