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讲好面向大学生的人工智能“第一课”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1-17 05: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北京邮电大学——

讲好面向大学生的人工智能“第一课”

本报记者 闫伊乔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第 06 版)

“新的大模型不断涌现,课程内容如何持续更新?”“《人工智能导论——文科版》最近上线,教材如何使用?”……1月8日,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一线教师讨论热烈。

2024年秋季学期以来,北邮人工智能课程团队精心制作的教材、课件、慕课视频等资源,广泛应用到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通识基础、算法原理等板块。北京市大一新生同上人工智能“第一课”,北邮出品成为教学“母版”。

当前,人工智能已是世界各国的科研热点与竞争高地,正深刻推动教育变革创新。2020年开始,北邮在人工智能学院开设通识课。这5年,课程已从一门课发展到一批课,覆盖群体从一个学院扩展到整个学校再到市属高校,在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一门前瞻性的通识课

点开链接,上传音频、照片,在老师指导下,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张祺立制作出与自己样貌、声音都很相像的“数字人”。“人工智能导论课为我打开了了解前沿科技的大门。”张祺立说。

2024年9月,北邮首次面向全校各专业3930名大一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企业代表、专家走进校园,让张祺立这样的文科生也有机会系统学习人工智能。

5年前,北邮人工智能学院为该院大一新生开设必修课——人工智能导论,前瞻性地开启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探索实践。

“人工智能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郭军看来,将这门课纳入本科新生必修课程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围绕教什么、怎么教,5年来,人工智能导论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迭代——

教学手段,从编写教材、丛书,录制慕课,到举办论坛、训练营、研讨班,线上线下全覆盖;

课程内容,侧重科普深度学习、大模型、机器人等应用,优化传统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篇幅……

课堂上,如何结合实践讲好这门课?“讨论代替灌输,理论融入案例。”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李思说。

“请大家拿出手机,看看下载的应用程序,哪些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场景?”课堂上,李思引导学生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切入,激发学习兴趣。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续梅表示,学校将持续发力,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强化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从长远看为学生今后成长、职业规划、创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一批服务全市学生的好课

“再来一条”“这个部分换案例”,摄像机前,郭亨表情自然。走进北邮创新楼,人工智能学院特聘研究员郭亨正在录课。

2024年5月,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工作启动。北京市教委统筹,北邮牵头,相关高校共同参与。

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是通识课的4个部分。然而,高校类型丰富,学生专业背景多元,教学内容如何精准对接学习需求?

“‘接单’以后,我们在课程慕课部分精心设计了3个通用版本,创作了20讲视频。”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办公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说。

“深度学习与大模型”“AI前沿应用”“人工智能的社会角色”……打开资源包,一系列课程映入眼帘。“每一讲都要讲3遍,通过各个学校教务部门收集反馈。”郭亨举例,有艺体类学校提出,增加人工智能用于音乐制作、比赛判罚的案例;有管理学科教师希望,“多讲讲商务、金融领域AI应用,学生很感兴趣。”

“每个模块侧重讲什么,是有整体设计的。但并不是照搬,要结合学校不同情况分层设计。”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卞佳丽说,一些学校反馈,引入北邮课程,让教师及时掌握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素材和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质量。

“上课前,我把艺体版视频反复学了几遍。这种针对性的系统梳理,解决了很多教学疑惑。”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师徐沁雪说,北邮课程团队在开课前到多所高校试讲,邀请学生“打分”,收集“难不难”“符不符合学生需求”等反馈。

一项面向社会的教学探索

去年暑假,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北邮大一新生还接到一项任务:入学前,线上观看“AI在大前”课程。

“当具身智能日渐成熟,原先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也许会变为现实。”教学视频中,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陈光展示了科幻电影的机器人片段,将“具身智能”概念娓娓道来。

10节课,历数各类应用场景,解读背后数学函数……大一学生万昳萱一天就刷完了全部视频,“深入浅出的讲解揭开了AI的神秘面纱,生动的形式让我对前沿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知识导入、兴趣培养、学段衔接是我们的授课定位。”陈光介绍,这门面向青少年的AI科普课上线后,受到社会各界喜爱,一些中小学校也向北邮发出邀请。

“如果机器人不知‘轻重’,大家会和它握手吗?”在北邮附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体验北邮团队带来的触觉传感器。“我以后也想研究人工智能。”学生张宇桐说,一堂课下来,大家收获满满。

“除了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直接引入中小学,我们还走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让各界人士走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杨洁介绍,目前,“AI在大前”课程影响力不断提升,已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得主动,关键靠人才支撑。教育必须主动求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表示,当前,高校深化改革人才培养要紧跟人工智能新进展、深应用,保持通识课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7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思政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
2023-07-21 14:34:00
山东大学立体式构建“人工智能+”育人体系
...19日晚,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医道大学堂里,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情景互动式”思政课正在进行。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山东大学更是立体式构建“
2024-11-19 14:53: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蹇亚娜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发生重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不可避免地受到教育大环境、社会新形势的影响。面对大学生行为特征、学
2023-10-20 04:52:00
第九届全球中国对话暨首届跨媒介智能传播国际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前沿发展及其对全球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前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上海市前副市长赵启正教授出
2024-11-30 18:42:00
用课程建设激活人工智能教育
...国教育报天津市围绕国家课标、学科融合、衔接培养研发人工智能课程——用课程建设激活人工智能教育天津市第一中学学生进行“乘胜追机”机器人拼装与设计。学校供图南开大学附属中学人工智
2024-06-22 09:16:00
南京大学:培养智能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开设通识核心课程 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南京大学:培养智能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图为学生参访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关实验室。南京大学供图【向未来育人才①】◎本报记者 金
2024-04-02 02:21:00
南京大学首创“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布置会,会上发布了2024年9月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官方称这是全国高校首创,在高校中首开先河。据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
2024-02-28 10:14:00
...的本科数字教育行动方案。这项改革举措,旨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探索具有济南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改革新方向
2024-07-30 18:01:00
...济贸易大学获悉,该校自2024级起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课程通过灵活定制课程模块,培养不同类别研究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财经类研究生的学科交
2024-05-08 18:0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专注“冷阴极”X射线源技术研发,「新鸿电子」获数亿元战略融资|36氪首发
36氪获悉,从事X射线技术研发及成像应用的新鸿电子近期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中核基金领投,中国视谷基金、荷塘创投
2025-09-08 08:12:00
京东举办钛厨具行业峰会 未来三年投入超50亿采购资金加速品类升级
如今,追求健康生活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普遍共识,这一需求推动着厨具的升级迭代。9月8日,“中国厨房 自有‘钛’度”2025京东钛厨具行业峰会在京举办
2025-09-08 19:58:00
王座赛事杭州站圆满落幕 台球产业生态链迎来升级热潮
9月6日,为期四天的王座赛事第一站在杭州希尔顿酒店圆满落幕,这项集竞技、产品、文化于一体的台球盛宴,不仅为观众呈现了精彩赛事
2025-09-08 13:37:00
强生眼力健与光正眼科举行合作集团揭牌仪式,共创“价值医疗”新范式
重塑白内障患者诊疗流程,推动精准屈光诊疗方案惠及患者【2025年9月5日,杭州】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这一行业盛会上
2025-09-08 13:39:00
强生眼力健携手何氏眼科,共筑中国眼健康创新生态
以“医教研”一体化,加速全球前沿技术转化【2025年9月6日,杭州】为加速共筑中国眼健康创新生态,强生旗下的眼健康业务强生眼力健
2025-09-08 13:39:00
以“数字中台+智贸生态”赋能广州万亿级市场 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5年广州(秋季)白云里国际美妆节白云电商高峰论坛于9月5日在白云里国际美妆中心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广州市白云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朱东炫
2025-09-08 13:39:00
印象草原:一场关于“自我设计”的时尚革命蓄势登场
当服装跳出市场同质化“单品”的定义,成为承载个性的专属“战袍”,一场关于“自我设计”的时尚革命正蓄势登场。2025年9月9日
2025-09-08 13:39:00
强生眼力健与香港希玛眼科携手共建创新技术合作集团,引领屈光白内障及老视诊疗新篇章
【2025年9月6日,杭州】 近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期间,强生眼力健与香港希玛医疗集团(以下简称“希玛医疗”
2025-09-08 13:40:00
强生眼力健携手爱尔眼科,共筑精准屈光诊疗全国标准化体系
以技术驱动,定义高品质眼科服务规模化落地新范本【2025年9月5日,杭州】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期间
2025-09-08 13:41:00
首个电商蟹卡兑换系统上线:五年投入两千万元研发 无法履约最高赔10万元
蟹卡标注着长期有效,兑换时商家却玩起了失联。每逢中秋节前,不少消费者因蟹卡无法兑换而踩雷。今年大闸蟹消费季,京东超市宣布为消费者提供百分百可兑换服务
2025-09-08 13:48:00
小米回应车主提车发现是测试车:静电贴痕迹,湿毛巾就能擦掉
近日,有小米YU7车主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或后挡风玻璃上存在“测试车”静电贴残留痕迹。9月7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回应称
2025-09-08 11:54:00
贵州大数据集团中标国内首个“云胶片”项目
在贵州,一朵惠及全民的“医疗云”正腾空而起。9月4日,国内首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省级带量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正式出炉
2025-09-08 11:5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通讯员宁穗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既需要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也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近日,记者从南京市税务局获悉
2025-09-08 07:42:00
产业发展“最佳助攻”,如此赋能!
9月2日,位于苏美达伊顿纪德仓储分拨中心厂区,申通快递员工直接将打包好的校服扫码揽收、装箱、发出,迅速、高效地将包裹送至客户手中
2025-09-08 07: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在南京,软件产业创新活力奔涌。南京市千行万业鸿蒙原生应用正式开启,南京开鸿城市产业园在建邺区启动建设
2025-09-08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