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南京大学:培养智能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02 02: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开设通识核心课程 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南京大学:培养智能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

南京大学:培养智能时代的高素质劳动者

图为学生参访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关实验室。南京大学供图

【向未来育人才①】

◎本报记者 金 凤

编者按 我国正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而人才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应如何科学设置院系、创新课程体系,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据此,本报推出“向未来育人才”特别策划,报道高校顺应产业发展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培养未来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Sora的出现让人们惊讶于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同时也引发了无限遐想:人工智能,这个人类文明的产物,将带领人类走向何处?

从2024年9月起,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每位大一新生都将与人工智能“短兵相接”,去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近日,南大宣布,将在2024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本科新生正式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并同步推出系列人工智能素养课程和前沿拓展课程。这一做法开创了全国高校的先河。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又将如何为其提供支撑?

从三个维度开展教育教学

“南大启动建设‘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以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和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为基础,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与伦理三个维度开展教育教学。”南大本科生院院长王骏介绍,课程体系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及将其与其他专业学科深度融合的能力,更注重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在应用中创新创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智能社会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王骏说的“应对未来”,从南大近年来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布局中可见一斑。

2018年,南大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发布了全国首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年,南大在苏州校区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能力。

“在更广范围内开展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培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认为,面对人工智能丰富的跨学科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力图用一门课程来达成所有通识教育目标较为困难。而通过多门选修课程的简单组合,也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具备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基本要求的同时,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逐步提升学生的素养和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

大学的课程体系将如何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王骏表示:“未来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拓展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扩大人工智能教育的受众,促进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的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培养更多新时代劳动者。”

提升对人工智能的全面认知

自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来,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建成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2年,南大人工智能学院的首届72名本科生和33名硕士生已经顺利毕业。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智能硬件与新器件、智能应用建模、神经科学导论……翻看他们的课程表,一系列专业课程令人目不暇接。

那么,即将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有何区别?

谭铁牛表示,人工智能通识素养不同于人工智能专业要求。通识素养是作为智能时代的劳动者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涉及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如何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如何运用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工作等。而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更多偏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创造,涉及更为精深的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培养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明者。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密切相关的。

“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需要接受相应的通识教育来提升对人工智能的全面认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深度参与、推动人工智能的学习和研究,也能引导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来推动时代进步。”谭铁牛说。

课程体系面向全校新生开设。这意味着包括文科生在内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前沿技术。如何更好满足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谭铁牛表示,人工智能已无处不在,即使在人文社科领域也有了很多成功的应用。智能化时代,每个人都应掌握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学校会兼顾学生的背景和兴趣,以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人工智能专家。

王骏介绍,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不是一门程序设计加强课。学校会通过课程设计和人工智能工具的赋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南大希望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考虑到实际存在的差异,学校也会通过先修营等多种方式为相应的同学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

多方合作探索课程开发

在南大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中,学生是否有机会使用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实践?

王骏表示,实践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在各个层次的课程中都会有相应的实践内容,包括运用大模型的实践,但不限于此。

“我们希望在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认识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运用新型工具改进他们的学习。学校目前已经与相关机构、企业进行接洽,希望探索出能更好地适配课程需要、提升学生能力的内容与技术,让实践内容成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王骏说。

通识课程的开设,可以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来深度参与、推动人工智能的学习和研究。担纲这些课程的教师们又该如何遴选?

“教授通识课程的教师通常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对人工智能的深入理解。我们鼓励全校文理工医各个学科的老师广泛参与,而不限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等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同时不设年龄、资历和职称限制,更关注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以及应用人工智能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的能力。”王骏告诉记者,目前,谭铁牛、南大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都主动申请为学生们上通识课。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渗透进入千行百业,每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千差万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也各有特色。如何在通识课程中培养学生在细分行业的应用眼光和能力?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是推动人工智能专业与其他专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举措。我们希望在各个学科领域培养懂人工智能、可以和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士对话的拔尖创新人才。”王骏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统筹推进劳动力素质提升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机会,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过度外流的压力。(作者为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行知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25-09-24 07:39:00
...新工艺、新设备,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壮大新型劳动者队伍。校企合作摸清用人需求,提高人才与岗位适配度如今,一到施肥洒药环节,附近的农民们总是邀请李昊恺来帮忙,但在去年7月
2024-04-07 07:29:00
...集成行业,虽然设备会更新换代,但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劳动者的技能可以稳定延续。一家新能源企业的人事部经理认为,在工厂生产线积累的认知和技术能力是一生就业的基石,有了几年扎实的基
2024-06-17 04:55:00
...有明确要求,但平均每2个高技能岗位仅有1名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尤为紧缺。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的人才缺口更为突出。据工信部等三部门
2025-07-08 07:51:00
新课程奔赴新就业 人工智能成新生必修
...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最早在今年2月27日,南京大学宣布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在全国高校中开了先例。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王骏在此前
2024-06-27 01:20:00
中国新华教育盘中最低价触及0.51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集团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通过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希望工程、灾区重建、学费减免以及贫困学生资助等实际行动
2025-04-01 17:01:00
...却行云流水。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工作场景,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独特风采——当传统工业文明与数字技术相遇,正迸发出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在机器人林立的现代化车间,雍宁指着自动线介绍:
2025-05-01 07:24:00
青春作伴好还乡,扬子晚报“新农人”主题融媒体行动正式启动
...电商实践基地。主题分享——听新农人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新时代青年是新型劳动者队伍中最为基础性、战略性、先锋性的
2024-07-15 15:42:00
山旅会议结硕果 黔西南政校合作助发展
...人才(项目)29个,黔西南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曲靖市技师学院现场签订政校合作协议。17日,黔
2023-09-18 18:4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大河网讯 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汲取奋进力量,郑州八中2028届致远一班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走进河南省军区郑州市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革命英雄事迹展陈馆
2025-11-13 09:23:00
“大手牵小手”支教志愿行—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绘就乡村振兴教育新图景
大河网讯 近年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张衡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育人理念,以“服务乡村教育、传承非遗文化”为使命
2025-11-13 10:55:00
当非遗剪纸遇上消防科普:传统文化为公共安全注入新活力
大河网讯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以艺传情、共学消防”主题活动在河南省科技馆展开。活动巧妙融合剪纸非遗艺术与消防安全知识
2025-11-13 10:55:00
专业赋能民生服务落地“有温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之前总担心二手房交易有风险,今天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在洪山区关山街龙安社区的政策咨询会现场
2025-11-13 12:12:00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在2025年山东省“省长杯”中创佳绩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志辉 实习编辑 单煜媛)近日,从2025年山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赛场传来捷报,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男子足球队凭借出色表现
2025-11-13 15:55:00
河南开放大学启动河南省高素质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
大河网讯 11月4日,由河南开放大学主办的2025年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班”在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开班
2025-11-13 17:03:00
河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盘根讲授《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精神 奋笔书写“十五五”青春答卷》专题党课
大河网讯11月4日下午,河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盘根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奋笔书写‘十五五’青春答卷”为主题
2025-11-13 17:03:00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在河南省第二十届学生武术比赛中斩获7项荣誉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省第二十届学生武术比赛在洛阳落幕。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取得了太极器械第一名、初级长拳三路第二名等7项荣誉
2025-11-13 17:03:00
财经首战世赛摘铜,郑州这所职院如何“破茧成蝶”?
大河网讯当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传来捷报,由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工商与财会学院师生组成的参赛团队,在财经赛道荣获铜奖的消息瞬间引发关注
2025-11-13 17:0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快乐成长”文艺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
大河网讯 11月11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团队走进原阳县路寨乡王村中心小学和陡门乡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快乐成长”文艺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共4场
2025-11-13 17:03:00
大河网讯 近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指导、河南开放大学牵头制订的河南省地方标准《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制作规范》,经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标准号
2025-11-13 17:0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创新创业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启动
大河网讯 11月11日上午,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创新创业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启动仪式在学校综合楼顺利举行
2025-11-13 17:03:00
黄河科技学院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点赞!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
2025-11-13 10:56:00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雷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旨在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11-13 07:56:00
“人才池”对接“练兵场” 校局共筑现代公安铁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韩永周)11月6日,湖北警官学院与十堰市公安局举行“合作共建交流周”启动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25-11-12 1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