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课程奔赴新就业 人工智能成新生必修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27 01:20:00 来源:北京商报

6月26日,“北邮今年新生必修人工智能通识课”登上北京同城微博热搜。截至目前,该话题阅读量达105.7万。今年以来,多个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有关分析指出,人工智能纳入越来越多高校的通识课程体系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是市场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为了让新的教育与新的就业市场更好地结合,除了加强与企业合作、产学融合外,还要强调AI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注重转变应试思维,培养出创新思维。

新课程奔赴新就业 人工智能成新生必修

多所高校上线人工智能通识课

据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陈伟介绍,学校根据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2024级本科新生将全部实施全新重构的培养方案,每个专业都将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培养,所有专业都会有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这种通识必修课程。同时,还要求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课程群,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际上,目前已有多个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最早在今年2月27日,南京大学宣布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在全国高校中开了先例。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王骏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课程将作为必修要求,在2024年秋季学期针对全体新生正式推出。将建设“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以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为基础,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与伦理三个维度开展教育教学,并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南京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晓琪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虽然没能体验到新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但在就读出版专业期间,所在的信息管理学院也设有“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相关项目。并且,南京大学出版社与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研究所也合作开展了语义出版相关项目,旨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尖端技术结合起来。

此外,南开大学日前还携手华为公司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据该计划首批发布的“AI教育教学篇”,包括三大任务,即构建立体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搭建全方位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据悉,南开大学已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发了人工智能基座平台和38门高水平示范课程。同时,目前打造的130余门人工智能课程,实现从“通识基础”到“专业进阶”再到“多元拓展”的渐进式培养模式。

是市场需要也是时代需要

“人工智能纳入越来越多高校的通识课程体系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是市场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数势云创科技有限公司AI负责人李飞对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指出,当前,就业市场对人工智能的人才是非常渴望的。除了AI技术与多个学科领域都有交集外,伴随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许多传统职业可能会发生变化或消失,AI相关的技能将变得更加重要。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掌握AI技术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教育的改革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据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24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人工智能工程师冲上春节后第三周招聘月薪榜单第一名,平均招聘薪酬24127元/月,比第二名芯片工程师平均每月高了1292元。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工程师招聘薪酬能冲上“榜一”,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而人工智能工程师正是这个时代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晓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春招,班级中个别本科就学习了计算机、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同学优先去了薪水更高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很多工作没有写明必须要有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储备,但有一定比没有更好找工作,也更容易拿到高薪,是有隐形的筛选在的”。

另外,李飞指出,目前就业市场上对应聘者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能力,通常会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工程化能力,尤其是AI Infra的能力,并同时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有深入理解;二是算法知识,算法工程师成为人工智能行业最热招岗位,表明市场对算法设计和开发能力的需求很大;三是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也是关键,包括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数据可视化等技能;四是领域知识,除了技术知识,企业还希望应聘者对特定行业或领域有深入理解,能够将AI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育如何与就业更好结合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全国3000多所高校中占比仍然较低。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从大环境的发展来看,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确实迫在眉睫。但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为了让新的教育与新的就业市场更好地结合,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人才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实训机会等。

“一方面要和企业合作,产学融合,面向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要从用的角度出发,检验教学成果不要用考试,而是要用AI实践,实践可以是编程语言,也可以是具体AI的数量应用。”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说。

李飞补充道,高校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确保教师团队具备最新的AI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提供必要的技术工具和资源,如数据集、开源软件和硬件资源以及在教学中强调AI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要把和人类价值观进行对齐这一理念贯彻到底。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除了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高校开始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课程,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整体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市场问题。“如果学生上这门课程还是为了挣学分或者通过考试,还是无法培养出一个真正高素质的人才。更多的是要转变应试思维,培养出创新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据王骏此前介绍,南京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素养不同于人工智能专业要求。通识素养是作为智能时代的劳动者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而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更多偏重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创造,涉及更为精深的数学、信息学、计算机等知识和技能。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如何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09: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北京邮电大学——讲好面向大学生的人工智能“第一课”本报记者 闫伊乔《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7日第 06 版)“新的大模型不断涌现,课程内容如何持续更
2025-01-17 05:48:00
...2月27日,南京大学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人工智能课程将于今年9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此举为全国高校首创。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
2024-02-28 05:21:00
80门选修,钢琴游泳是必修 读这所小学就不用上培训班了
...学校AI大楼将启动装修,预计9月能投入使用。届时将开设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项目等课程。 本学期学校开启了鹿城、龙湾、瓯海、乐清、洞头等区域每周校车送生回家服务
2024-03-24 14:07:00
浙江: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
浙江: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 【浙江: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财联社3月16日电,从今日召开的2023浙江数字教育大会上获悉,人工智能将成为中
2023-03-16 18:53:00
浙江: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
...从今天(3月16日)召开的2023浙江数字教育大会上获悉,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中小学科学、数学等学科,都将大篇幅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目前,信息技术已成
2023-03-16 18:05:00
北邮2024年本科新生全员学AI
...动AI赋能人才培养,今年招生入学的本科新生将全部接受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所有专业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个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
2024-05-26 00:17:00
...键要素的系统变革,练好职业教育的“内功”,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本科教育质量。“截至目前,全国职业本科院校总数已增至87所。”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表示,职业本科学
2025-07-22 21:27:00
浙江高校“人人学AI”,未来什么样的人才受欢迎?
...讯 “明年,全体本科生将会像学习语文、数学一样学习人工智能。”11月初,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举办了首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班。据悉,到明年春季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
2024-11-08 18:59:00
南京大学首创“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布置会,会上发布了2024年9月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官方称这是全国高校首创,在高校中首开先河。据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
2024-02-28 10:1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 合肥磐石机器人乐队亮相开幕式
大皖新闻讯 8月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
2025-08-15 08:16:00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机器人足球表演太欢乐
大皖新闻讯 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中德机器人战队展开足球5V5对抗,一群呆萌又努力的人形机器人球员贡献了无数欢乐瞬间
2025-08-15 08:17:00
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王笑 烟台报道近日,烟台联通与智腾棋院联合打造的“智慧棋院”香逸中央校区于暑期正式启用并开展活动
2025-08-15 08:39:00
AI驱动引爆游戏产业新动能 股掌柜解析投资逻辑
第2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将于8月1日至8月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启。作为全球数字娱乐产业极具影响力的盛会
2025-08-15 08:52:00
用数据找准心动频率,珍爱APP让合适的人更快遇见你
“没想到,那个随手点开的语音聊天,竟然成了我爱情的起点。”谈起与男友的相识,陈琳(化名)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
2025-08-15 08:57:00
AI大模型应用的浪潮已深度渗透到各领域,营销行业已成为这场智能化变革的前沿阵地。在这场变革中,AI不仅重塑着用户洞察、内容创作
2025-08-15 09:12:00
专属流量送不停,58同城“818超惠焕新季”千万曝光助力商家获客增单
盛夏时节,伴随着毕业季大批学子离校、房屋换租热潮来袭,以及高温天气下家电高负荷运转,搬家、家电维修、保洁清洗等多个生活服务需求同步升温
2025-08-15 10:07:00
“快改快赚”: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海友酒店跑出加速度
在中国酒店市场迈入“存量竞争”时代,连锁品牌比拼的早已不只是规模,更是“模型能力”——谁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资产改造,谁能用更低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
2025-08-15 10:07:00
以心为舵,助力美好生活!灵动生活集团的心理服务进阶之路
在当下社会,心理健康议题愈发凸显,从8岁自闭症男童参加“独立营”遇难事件引发的对特殊群体心理关怀的重视,到全球首例神经美学实验装置发布体现出对心理与环境关系的深入探索
2025-08-15 10:28:00
70%市场占有率的背后:菏泽一家气动企业的智造转型实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 通讯员 崔如坤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门窗设备行业,百帝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帝气动")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其气动元件产品在该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突破70%
2025-08-15 10:48:00
供热技术深交流 菏泽民生热力集团培训获赞“接地气、有实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在菏泽民生热力集团8月12日至13日举办的专题培训中,来自多家知名企业的专家带来了丰富实用的技术知识
2025-08-15 11:22:00
新发现餐饮方正:多平台竞争让商家拿回话语权,好味道被“看见”
在餐饮业持续承压、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一场由多平台良性竞争引发的外卖生态变革,正悄然为连锁品牌开辟出一条可持续、有温度
2025-08-15 11:23:00
□ 左 鲤近期,有每天报道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西街LABUBU涂鸦墙,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一时间成为“顶流”打卡新地标。与此同时
2025-08-15 11:26:00
□ 左 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对于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而言
2025-08-15 11:26:00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随着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酒店预订市场正经历一场由直播驱动的数字化变革。在传统酒店预订中
2025-08-15 11:26:00